读史札记:选定隔代接班人的思考

现在观察一下,这些被选定为隔代接班的人物,正式执政后的表现。司马遹,未能执政,无法评论。分析周文王、明宣宗和清乾隆皇帝的是非功过,应该能够得出功大于过的结论。所以历史上被选定隔代接班的,任务都完成得不错,基本是被历史认可的。

    周文王是最没有争议的,开创了周代八百年基业,被奉为封建时代十全十美的圣人。他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使其领地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曾经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今安阳市汤阴北),《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被纣王囚禁期间在狱中还写了《周易》一书,并发明“文王八卦”,流传于世。据说后来纣王杀了作为人质押在朝歌(今河南淇县)的姬昌大儿子伯邑考,做成肉饼,送到姬昌那里,看他吃下,才释放他回去。可见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逆境中他仍能忍辱负重,积极进取。回到岐山后,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后来在宝鸡蟠溪钓鱼台聘姜尚为军师,积极准备取殷商而代之。去世后,次子姬发带着他的神主牌,自岐山起兵率军攻伐殷商,就是想借用他的名义可以号召更多诸侯加盟反商。

朱瞻基即位后就是明宣宗,宣德皇帝,在明代十六帝中大概是口碑最好的一个,他和他父亲当政的仁宣之治,是明朝的黄金时代。能力也行,刚即位朱高煦就发动叛乱,企图效法朱棣夺取帝位。靖难中在东昌战死的大将张玉的儿子英国公张辅奏曰:“高煦向来色厉内荏,臣愿带兵二万,擒来献俘阙下。”朱瞻基说:“你的本领足以擒贼,但是我刚即位,不亲自去,不足以荡平叛乱。”于是离开京师御驾亲征。而且朱瞻基的见识显然高出从征的臣下,他否定了臣下或认为朱高煦会南下南京,或占领济南对抗王师的分析,而是迅速挥师直捣朱高煦的巢穴乐安城,迫使朱高煦投降。兵书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朱瞻基做到了这一点。他不是没有问题,比如设置特务机构东厂,喜爱蟋蟀有玩物丧志的嫌疑等等,但在所有的皇帝中,说他是一个明君则大致没有问题。

弘历登基后就是大家熟悉的清高宗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如果不是因为不愿意超过祖父而内禅给儿子,还会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自称十全老人,自诩十大武功,自我感觉好极了。在他当政期间,确实是清朝的国力达到顶峰,中国疆土也达到最大的时期,但他同时又是造成清朝走向衰落的君主,因此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就是对他的文治主要业绩:编撰四库全书,历来意见分歧也很大。不管怎麼说,对他总体评价还是正面的居多,至少在乾隆四十年以前应该说还没有犯太严重的错误。乾隆五十九年(1793),经他亲自审订,清朝政府正式颁布了著名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在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并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章程中设立了金本巴瓶掣签制度,规定了达赖喇嘛、班禅以及其他大活佛转世的程序。自此以后,达赖、班禅的转世必须以清朝颁发的金本巴瓶抽签决定,并由驻藏大臣主持坐床典礼,达赖喇嘛和班禅只有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才能确定自己的身份与在宗教、政治上的权威和地位。章程二十九条的颁行,大大加强了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的管理,密切了祖国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稳定了西藏的政局。他又几次敉平并最终解决疆独分子的叛乱,推行大规模的屯田,并对新疆地区进行版图测绘,确定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可以说功在千秋。就政绩来说,在中国历史上近二百个皇帝中,大概能够排在前十位。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到选定隔代接班人的做法基本是成功的,所以会一再出现类似的历史事件。这种做法之所以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作出选择的都是一些富有经验的执政者,本身都有着非常良好的政绩。好的执政者好就好在知人善任,他们看中的人一般不会有很大的偏差,特别在选择接班人这样关系到政权兴亡的问题上,更不会出错。

古公亶父在担任周族人的首领时,率领族人由豳(今陕西彬县东北)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彬县北)。周原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土肥地美,适于农耕与狩猎,岐山系天然屏障。经占卜后大吉,就决定在此定居。从此姬姓的部落就自称为周人---生活在周原上的人。周族在古公亶父的领导下,疏沟整地,划分邑落,开发沃野,造房建屋。并营建城郭,设宗庙,立太社。构建中央机关,设官分职,官职庶务,改变了过去游牧民族的习俗,发展农业生产,使周逐步强盛起来。豳和其它地方的自由民,视古公为仁人,扶老携幼纷纷皆来归附。因地处周原,初具国家雏形。定国号为“周”。古公亶父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的爱戴。周灭商朝後,认为“王气”始於古公亶父,故追尊为太王。古公亶父是周王朝的奠基人。是一位远见卓识,英明果敢的伟大的改革家、军事家、政治家,缔造者之先驱。使周兴盛的一位重要人物,是历史上的著名贤王。

朱棣以靖难从侄子手中夺得皇位,对建文时逆命诸臣,残酷屠杀,大肆株连,在位期间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是个暴君。但是即位后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组织学者编撰长达3.7亿字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更令他闻名世界的是派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又是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

爱新觉罗.玄烨在位时期,智擒鳌拜,剿撤三藩,南收台湾,北拒沙俄,订“尼布楚条约”,西征蒙古、新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薄赋轻税,好学敏求,勤于政事,雄才大略,崇尚节约。在位六十一年,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最长的皇帝,由于他的文治武功,中国的多民族统一的局面得到巩固发展,开创中国历史上又一黄金时代,是一位英明的好皇帝。所以虽然不是开国立朝的君主,死后庙号被追崇为圣祖,在历代皇朝中仅他和明成祖两例 (明成祖原来的庙号是太宗,死后过了一百多年,嘉靖年间才改的,朱厚熜最爱鼓捣这种事情,应该不作数)。晚年有点怠倦,吏治开始腐败。有机会探讨康熙年间吏治是如何逐渐走向腐败,以史为鉴,应该是件有意义的工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