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第二章 您看到了吗?(完)

微笑和情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我们前面提过易科曼博士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可以说是肢体语言学里的无价之宝。借助先进的设备,科学家可以证明脸部表情和情绪的关联,以及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易科曼博士和他在加州大学的研究伙伴,对脸部肌肉的研究,的确相当深入。他想证明一件事,在完美的世界里(虽然世界根本不可能完美),没有人喜欢以下两种脸:

郁郁寡欢

闷闷不乐

(附带一提:有时候,我们知道自己一脸不开心;但是也有不少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一张臭脸。)

任何人具有上述表情,都应该马上转换表情。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这样说吧,世人都有个共同的假设,脸是情绪的晴雨表,脸上的表情会跟着情绪变化而变化。根据这个假设,我们应该都是先有快乐或愤怒的情绪,跟着脸上才会有笑或是生气的表情。

不过现在我倒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各位,尤其是那些需要靠微笑工作的人:前台接待、侍应生、收银员……等等。(其实,有谁不靠微笑过日子呢?)

如果我们强迫脸上摆出笑容,那么我们的身心会开始努力工作,制造出会让大脑觉得开心的荷尔蒙,进而让情绪真的变好了。比如说某客服人员家里刚遭小偷,可是要上班啊,必须笑的阳光灿烂;此时这人的身体会开始说服心理状态,让大脑制造出可以提高情绪的荷尔蒙;渐渐的,她会真的远离不开心的情绪,微笑也不再是个面具,而是出于内心的笑。

很神奇吧!这个研究结论,颠覆了传统观点。现在我们知道一件事,情绪和表情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互为因果的两件事。

易科曼博士所研究的六大表情,主要是测试自主神经的变化,其中包括心跳、呼吸、体温以及其他生理功能。从观察生理功能开始,心跳加快和皮肤温度上升,通常是因为产生了负面的情绪。例如伤心、害怕或者恶心。可以让自主神经活动达到极致的情绪,你猜是什么?你一定猜到了,对,就是愤怒!所以中国人说的怒发冲冠、怒火冲天,也是有科学根据的哦!

实验证明,上述的生理状况改变,会因为被强迫出现微笑表情而消失。换言之,如何安抚一个怒气冲冲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叫这人勉强笑一笑。中国有句老话:一笑解千愁,就是这个意思。

政论记者大概永远都不会忘记阿拉斯泰尔·坎贝尔(Alastair Campbell),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办公室发言人,坎贝尔的标志是什么呢?就是他那张永远阴沉沉、气鼓鼓的脸!根据易科曼博士的理论,我们可以想见他的自主神经是多么的紧绷,才能一直保持这样的表情和情绪。

亲身体验:

即使你现在的心情真的很愉快,但是你可以假装生气愤怒的表情,然后看看自己是否心跳加快、浑身发热?而且开始觉得有压力感?试试看。

 

嘴唇

我们前面说过分辨真假微笑的两个重点,嘴唇的动作是其中之一。嘴唇附近肌肉非常多,这些肌肉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互相配合工作;因此,有些人笑的时候,两边嘴唇并不对称。你读小说的时候,常常看到作者这么形容一个人笑的很怪异,“他撇嘴一笑”,说的就是这种不对称的笑容。

不对称的笑容也不一定都是假笑,应该说多数时候是同时表现两种感受——欢愉和痛苦,苦笑吧,可以这么说。比如说上医院去看病,医生觉得你的心电图不太好,需要做更多的检查,然后安慰你,“放心吧,这些检查都是免费的。”那时候,你的笑容就是不对称的微笑。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几个常见的嘴唇的动作:

嘴唇的开合——

我们怎么分辨一个笑容是开放或封闭型的?看嘴唇的开合。开放性的笑容,嘴唇一定是张开的,你可以看到对方的牙齿;张开的越大,给人的感觉就越轻松。反过来说,如果嘴唇紧闭,即使是真笑,也会让人感觉某种压力的存在,通常还是负面的压力。

抿嘴——

很多人常有抿嘴的动作,最常出现在“想说什么话,却还没想好怎么说”的时候;而且通常想说的是反对意见。如果你看到对方这样的动作,那么想想这个动作的出现时间,找出对方不赞同的可能因素,然后尽可能把彼此的分歧减到最小。

咬嘴唇,这也是很常见的动作,我们会在第五课跟大家详细说明。

嘟嘴或撅嘴——

记得辣妹维多利亚吗?她嘟着小嘴的模样,非常可爱。这个动作可以代表非常多的意思:伤心、生气、厌恶,或者想象中的伤心生气等等。如果你看到这个撅嘴的动作,一般要综合其他的肢体语言,才能下定论。有的时候,这个动作只是在发嗲,或者只是一种流行,没有太多含义。

 

  这一章,应该是本书最长的一章节,因为我们用眼睛看到的东西太多,可是真正看进去脑子的东西则太少;学会看,看什么,善用我们伟大的眼睛,将会给我们生活带来美好的变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