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密西西比河
——毛泽东晚年曾经对来访的美国友人说:“如果有机会,我很想到密西西比河去游泳。”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大河,跟长江一样,它的全部流域也是位于一个国家之中,属于地缘封闭型的河流。但是它的流向,是自北而南,而非自西而东。然而这种走
向,其实也没有让它将美国切割为东西两块,就像长江曾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一样。水流跟文化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一条河流的流向,注定了它以及生于斯长
于斯的人民命运。一切似乎都是天意安排。
1682年,法国人拉.索乐(La Salle)沿着密西西比河南下,找到了河流的出口处,即两年多前受到“卡崔娜”致命摧残的新奥尔良。此后的150年左右,密西西比河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在农牧业还占据着主导经济地位的时候,这条河流给农场主和半吊子的商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梦想。
美国南北战争中,密西西比河下游便有四个州(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阿肯色,田纳西)加
入南部的美利坚诸州联盟。南北战争,其实就是农牧产业与近代工业的对决,黑奴制度只不过是双方摊牌时的一个筹码而已。这一点,在一百年后席卷南部的黑人人
权运动中,可以得到证明。在利益至上的美国决策层中,黑人永远只能是任人拱动的小卒子。南北战争,南联邦战败,自此密西西比河也就失去了地缘优势。这意味
着,此后这条漫长的河流,在美国经济的发展中,只配充当三流的角色。
1865年之后,以芝加哥为源头,作为现代工业基础的铁轨,在美国中南西部铺天盖地伸展开来。密西西比河作为航运业中心的地位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这个打击是如此的惨酷,以至于至今沿河下游一带的经济,仍然一厥不振,成为美国最贫穷的地方。
密西西比河是一条静谧,温和而美丽的河流。在可查证的历史上,它只在1927年发过一次大洪水,吞没了沿岸一些农场与建筑物。此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大水灾。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联邦军队在沿河建设了30多个水坝,闸口,将遄流化为了平稳的河道。这是一项很好的工程。管理者从中获益不用说了,而装载数量极大的平底船更可以在河中畅行,把美国中部丰饶的农业成果,输送到四面八方。
密西西比河不发大洪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估计是与地理位置分不开的。从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平原延伸南下,直到新奥尔良的入海口大三角洲,是个扇形的大平原。请注意我提到的“扇形”两字,这里扇子的两缘,东是阿巴拉契亚山脉,西是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的主峰大雾山(smoke mountain)海拔只有2000多米,西部落基山脉的主峰埃尔伯特山,海拔也就4300多米。它们与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脉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即便与尼罗河的发端米通巴山脉相比,也差了一截。而亚马孙河的源流安第斯山脉,更是巍然挺拔于西南半球,让北美所有山峰都矮了一大截。 地势的相对低平,减轻了河流的总体负担,降雨量的稀少,又使河流不必接纳过量的水份,这样河流的流动便平缓了。
密西西比河支流很多。最著名的便数密苏里河。但这些支流也都水性温和,它们静静地消逝在密西西比河宽阔的河床间。
密西西比河曾经是条蕴育着活泼生命力的河流。河流与人文的情结密不可分。尼罗河是如此,长江黄河更是如此。相比之下,密西西比河与亚马孙河少了很多人文的负
重。密西西比河并不是美国的母亲河。说到美国的母亲河,可能东北部的圣劳伦斯河更有资格配得上这称号,因为现在美国的水运有五成以上,都要通过这条河流。
上个世纪中叶前,如今仅是肯塔基州沿河岸边一荒凉小镇的凯罗(Cairo),
却是当年与北方的芝加哥匹敌的南方货运中心。世事苍茫,如今的凯罗就像一位枯瘦的老头,默默地蹲在河边,看着静静的河流,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往南流
淌。密西西比河似乎更有正宗的美国味道。在它短暂的文化历史中,密西西比河充满了诗意。马克.吐温,海明威,福克纳等顶级作家,都在这里酝酿了灵感的光
色。
本世纪的黑人诗人,作家休斯(Langston.Hugees),更是将这里做为创作的源泉。但是他的感召力影响的负面,也与密西西比河的衰落休戚相关。在白人眼中,黑人在20世纪60年代涌入密西西比河域,是那里的一个噩梦。从这点来看,我想,密西西比河是浑浊的。贫穷就像一股怒潮,可以吞没一切。它的威力,甚至胜过了洪水!
在密西西比河沿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摩门教(Mormons)在伊利诺伊斯州临河城镇瑙佛(Nauvoo)短暂的兴衰史。1839 ,摩门教创始人约瑟夫.史密斯开始在这里布道。教义是辨证的,使者们总是以最有说服力的语词说服信者。我不太清楚摩门教的教义,不过这似乎无关紧要。由于史密斯与其信徒的努力,这一带很快就诞生了数十万的教徒,仅民兵就有4000人,相当于当时美国军队的一半。然后,接下去就是正统力量对异教徒的大屠杀了。史密斯本人被击毙,手下门徒杀的杀,逃的逃。但是摩门教,却顽强地流传了下来。 这可能正是美国文化形成的一个主要特色:
一方面是血雨腥风,一方面是在既得利益上的让步与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