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远 方

作者:左娅
                 我们来自何方,我们的路把我们引向何方”,“你们为什么活,你们为什么苦”?这是奥地利作曲家马勒每次提笔创作时反问自己的问题。当我们人类在一个平静的时刻考问自己灵魂故乡在什么地方,已经有很多人做出了明确而又模糊的回答,那便是:在远方。于是,那些一贯寂寞而又真诚的人,不顾迢迢千里的辛苦甚至是饥饿,从生活的村庄或都市开始出发,跋山涉水,踏上去远方的路程,来到了举目无亲,四野茫茫的远方,这时才发现,当他自己已踏入这号称为远方时,远方仍然遥遥不见踪迹……。
                 我们的灵魂呢?也只有在这不尽的颠簸之中备受煎熬和苦难,在一个又一个的过程当中去幡然醒悟,远方于我们的意义正在于此。灵魂的故乡,也就在于出现在前面地坪线上的一个又一个村庄之前的绿色朦胧而又清晰的树梢上。这时,浪迹和漂泊的痛苦都明显地折磨着心灵,让原本脆弱敏感的心更加脆弱和多愁善感,毫无疑问,拷问自己的问题在此就变得有些游离于主题,而换成活着的意义终究是什么?这个问题让我,很多个和我一样的人困惑茫然。2009年5月西南的某个城市,天气和南方相比虽然不是很热,但高强度的日照笼罩着你,紫外线辅射在皮肤上,灼伤痕迹依稀可见。星期天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即便是晚上我也不想出门,一个人守着电脑旁,此时悠扬的小提琴乐曲在空旷的房间回荡,外面散步人群和孩子们戏游的嘈杂声不时隔窗传了进来。此时,我在想活着的意义,一切往事逐渐会离我们而去,那些往事的意义也逐渐于我们淡漠起来,对我们重要的是今天此时开始的一分一秒,也就是说我们在经历了许许多多人生事件后,我们不能再去浮躁和不踏实,要学会有信心的忍耐,承受等待!这样的话可能会对我们中年以上的人更能接近和明白,但确实在人们经历了沧桑后才能够理解生命真实的意义之所在。
                窗外的汽笛声和孩子们的嬉戏声渐渐离我远去,房间渐渐安静下来,可是我依然没有睡意,也不再理会这世界的纷乱,此时让我想起 03年6月在青岛的一个夏日的午后,我和杂志社于娟走在一条古老的街道上,这是德国人在时用碎石铺成的街道,道路狭窄弯弯曲曲,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阳光穿过树叶透过树干映在马路上的斑斑驳驳的图案清晰可见,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走在这条街上心里会有一种惬意,这是我非常喜欢的感觉。我和于娟边走边聊,于娟是江西省一个市县电视台的播音员,离婚后只身一人来到青岛,把刚上学的女儿留给了母亲。走着走着,忽然我们同时停住了脚步,都被不远处传来的一个小女孩的歌声所震惊。记得95我在台里工作时,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和节目组的同事接待了一位参家表演比赛的小女孩,当时小女孩唱的就是此时听到的这首歌,歌声如此忧伤,名字叫《去远方》。
                       美丽的秋千 还在校园里摇荡
                       我要告别家乡 跟妈妈去远方
                       听说那里的课堂 都在帐篷里 
                       听说那里的荒沙 寸草也不长 。。。。。。。
                  多年以后,这个女孩子的歌声一直在我的心里回荡,03年我从台里出来后,无端的把“远方“这个词和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个词曾无数次的在脑海里徘徊思讨,甚至想到它对我意味着什么?            
                 芳草萋萋,蝴蝶翩舞,微风在阳光下如同荡着轻轻涟漪的长河,一个小女孩模糊稚嫩的声音就在此时,把忧伤别离的情绪的信息又一次传递到了我的耳旁,我诧异了!仿佛看到了骨肉离别的巨大痛苦和哭泣,甚至联想起了自己此时在远方,远离故乡亲人而几乎落泪。我不愿意在这一刻成为懦弱的人,还是不去想自己的一切,实际在我的内心一直游离人生许多时光后,这让我对一切更加散散慢慢和情绪化,那一串串的生命之苦都隐在我眼晴里旋转还没有掉下来的泪珠里,让我无数次颤抖。儿时你盼望着自己快些长大,成熟又意味着读尽世间春秋变迁后的麻木,我对自己说让我们都像小女孩一样充满童真,甚至忧伤,但不能成熟。我把这感觉和于娟说了,她说是的,让我们以平等的精神一同朝远方流浪。
                 小女孩的歌声仍在继续,越过了千山万水般在空中飘荡,我就是那样的心潮起伏,静静的凝听着,并以此忧伤的歌声来感动着现在我,并把忧伤带到了西南我居住的某城市,带回今后漫长人生岁月的时间里。果然,我们在那听完了这首歌好一段时间相互缄默,时光静静的在流动,街路上的太阳,我不想说是太阳,是夕阳的光芒均匀的洒在我们两个人身上,使得周围灰沉沉的中间成为一片金黄色光线的焦点。我们除了感叹人生变化莫测外,难道还不能够引起我们对爱情的热情和忠诚,对事业成功的坚信以及对世间发生的任何事物的理解,一个人如果活着就要懂得活着的意义,并热爱生命,努力使生命开放出灿烂的花朵。
                 转眼,和于娟分手快五年,去年电话告诉我她的小说发表了,名子叫《离婚没有理由》。记得刚到杂志社时,总编让我们自己报版面,我们两不约而同都报了文化版,经济类杂志文化版只是调节版面,于娟让给了我,当时她写的专访还有些浮在表面,她曾多次找我探讨。她的变化真大,据说离开杂志社她没有再工作,在杂志社时有个做海员的小伙子常来找他,于娟说那个小伙子只是人品好,其它并不如意,可能为了创作于娟和他走到了一起。我们到过她家,她晚上写东西,上午从不起床,那个叫丸子的男朋友把饭做好端到床边,这可能是她成功的最大原因。
                  而后我来到电视台在时政要闻做责编,这项工作任重道远,每天月亮送我回家。一年后我来到杭州,在长城影视公司,老板为了省钱所有事情我一个人做,新片上市包装、选剧本、写前期等等,无奈我又一次逃走。来到了外企环球文化传媒,这次不想给自己套枷锁,老板看完简历后让我做节目总监,我说只管节目其它不管,后来我的工作还是那么重。做制片时睡梦里画面还在眼前流动。这时我非常羡慕于娟,她比我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我不行,这又怪谁那?可能我不是于娟,我永远都是我自己,所以只能再次去远方。我一直恍若梦境般地相信,远方于我只是一个亲切的概念,可以去也可以回来,回到让我们哀愁和劳累的漫漫无期的生活当中里。 
                  细细想来,一个人和一个人能有机会单独相处,能够交流内心最为关心的东西,并产生共鸣,就应该感谢上帝,在茫茫的人海能有机会与他人相识,我想一定是上帝创造的机会,那时我就说哪儿就是我现在居住的西南城市的远方,西南城市又是我故乡长春的远方,只有到了远方,人的心灵才能相对的轻松和潇洒起来,灵魂之舞才能长袖卷风,行云流水。但我们人类灵魂的远方,不能不遗憾的说,那是个不可知的神秘去处,宁静冰冷,没有灼热的太阳,只有旷野孤寂的风声和茫茫的白雪无边无际——也许这就是在我们经历了浮躁和急功近利之后必须修炼心灵的去处!可是当我们真的下定决心去了,接受了思想的洗礼,还能和去时一样从容的回来吗?所以说远方在不客观的变幻着,构成不同人生不同经历的最后的思想圣地。
                亦正如爱情,当一个人备受生活的颠簸流离和折磨,他向往有一个人和他谈话,以解除他物质饱和之外的精神匮乏,并使其精神抖擞的去工作,他开始寻找那些周围是不可能有的,那只有去远方,当他历尽艰辛看见他爱得人出现时,他兴奋狂热,觉得远方成了世外桃源,可是不久这个人便从远方回到他的生活里,这时的他不得不再一次向远方流浪。精神的远方是无止境的,他在这当中得到了什么呢?说穿了,远方不过是一个诱惑,或者说是一种鼓励,让你在生命长途跋涉中永不倒下,去完成一个能激动你自己的生命完整过程。
                 这就是远方和生命意义之所在。
                 阳光仍在均匀地和慢慢时光一块从我们身边流淌着,使我们静静的谛听这来自天空和自己心灵的声音,感受着。让我们再次来聆听小女孩唱的《去远方》吧。歌声就再一次充满了人类忧伤情绪地飞扬起来。可是,我此时分明听到了那个拷问自己灵魂问题的答案,原来竟是这样的明瞭。我相信,只要整个人类不失去对远方的信念和追求,坚定地沿着理想的道路走下去,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在远方的时空下, 再次的完成自我的再塑,并使之成为煌。
               夜慢慢的过去,路灯在朦胧的时空中开始明亮起来,人声鼎沸永远伴着城市的喧嚣,这就是生命里的一种亲切,我们真的没有理由不去认真的生活,生活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事情,尽管它充满艰辛……
               小女孩《去远方》的歌声在飘扬。 09年6月21日于云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