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恩浩大,国主护持

佛恩浩大,国主护持

继唐代八位皇帝六次迎请供养佛指舍利之后,已中断了一千多年的迎佛指盛况,又将在2009年5月9日,展现在世人面前。

回顾佛教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展都有国主的推动和支持,这既是佛陀真实功德的感召,也是作为每位佛教徒当念之国土恩。

当年因为印度阿育王对佛教的支持,大规模地供养沙门,最有影响。阿育王宣传佛教的最得力的方式是广建佛塔,他把佛骨分成八万四千份,分送到世界各地为之建起同样数目的佛塔。

北魏时,上自皇帝下至贵戚大臣、州郡牧守都倾心崇佛,大做“功德”之事。法门寺所安奉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受到元魏王朝的高度重视。元魏二年北魏皇胄岐守拓跋育“初启塔基,肇申供养”,开王朝供养法门寺佛指舍利以弘扬佛法之先河,法门寺名声大振,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300年间,李唐皇室与佛祖道统及佛舍利密不可分,法门寺以安奉举世仅存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而由小乘步入大乘直到唐密曼荼罗,总摄大小乘和显密教而成为全国朝佛的总道场。实际上,在这一次次展开由皇室领导的全国朝佛活动中,已经使佛指舍利从佛教中走了出来,成为中华民族融合、凝聚的象征。


回溯历史,佛教每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国主的支持,而每当佛教广泛弘扬,也会给国家带来政通人和,给人们送去心灵和谐和吉祥安乐。曾经阿育王传法的一个最大特点是跨国性,近几年,佛指舍利被迎请到泰国、台湾、香港、韩国,等国家及地区,佛陀把传法交给僧众,护法交给国主,就像唐朝的大护法就是皇帝,就如玄奘大师与唐朝皇帝,六祖大师与武则天。

据有限的考古资料分析,佛骨中有19块被送往中国,至晚在元魏时期,即大魏二年(公元558年)法门寺就已建塔成寺。一千多年前,八帝六迎的供养舍利之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岐州刺史张德亮奏请开启法门寺塔,供养真身舍利,唐太宗敕许之,自此开了唐代诸帝礼佛之先河。之后经历唐高宗、武则天、唐肃宗、唐德宗、唐宪宗、唐懿宗、唐僖宗等历代皇帝每隔三十年即倾城之人力和财力迎接奉请舍利,最终由唐僖宗将佛指舍利连同两千多件宫廷珍宝一同封入地宫。

物换星移,一千多年过去了,当佛指舍利再次出土时,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舍利为何物,不明就里地问:什么是舍利?佛为什么要留舍利?

关于舍利的由来,法师说:舍利是梵文,意为骨身,或灵骨,或谓坚固子。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结晶体,它作为佛教的圣物而受到尊崇。

释迦牟尼佛圆寂荼毗后,当时印度境内有八国国王分得了佛陀的舍利,并建塔供养。一百六十年之后,统一印度的阿育王,又将舍利分藏于众多的佛塔内分布各地。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那佛陀为什么留舍利?佛经上说:一切佛始发心,皆有四类:一云未度令度;而众生界未尽,我愿亦未尽。故于真如界中大悲心内,现起化身,广度众生。虽示灭度,而留舍利,流布世间,令瞻奉供养,发心生善。故云愿力故犹在。悲心尚熏也。如《涅经》云:“以胜金刚定,自碎金刚身,不舍于大悲,舍利犹分布。”

  此次,陕西佛教“圣地”法门寺专门为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修建的合十舍利塔,将于5月9日举行“佛教圣地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

这次活动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法门寺的贤空法师介绍说:“此次法会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交流协会,陕西省佛教协会共同举办,政府在财力、人力、车力各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比如在环境整治方面,宝鸡市政府投资50万进行景区的绿化和卫生。参与安奉大典的海内外诸多嘉宾都是政府出面邀请的,现场将有六千多位警卫保护舍利安全和维持法会秩序。”听了法师的介绍,我深深感到一件事情的成办需要众缘和合,心中感恩政府的支持。

此次的承办单位由陕西当地政府及寺院承担,包括:陕西省宗教事务局,宝鸡市人民政府,扶风县人民政府,陕西省佛教协会,法门寺及法门寺博物馆等。而其他当地寺院如大明寺也积极配合。

在今天的彩排中有幸采访到界如法师,他是卧龙寺的前住持,今年82岁,在两位法师的搀扶下,他爬上了合十舍利塔的最顶层,向下瞭望整个佛光大道,1987年佛指舍利出土时,他在法门寺,回忆起佛指舍利刚出土时满天放光的瑞祥,他说:“佛教是深刻的、哲学的,不是迷信,参拜佛指对出家人来说,是要安心修行念佛,走佛的道路,弘扬佛法度众生,修行能解脱一切烦恼,对一般人来说,透由佛指舍利来了解佛陀的伟大,佛陀教法的慈悲与智慧——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人人都做好事,社会就能团结和谐,国家就能安定富强。”


佛陀曾告诫弟子:“以王因缘,国土安乐,人民炽盛,是故一切出家之人慕乐此国。”要求出家人爱国报国。秉承佛陀教诲,中国佛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始终知恩报恩,为众生、为祖国竭尽所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