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写道,‘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这说明秦始皇的遗体已经腐烂了。”其实,这里所说之“臭”并非秦始皇遗体之腐臭。
前文已经介绍了秦汉时期尸体的防腐技术,应该说,是毋庸置疑的。有的学者还说,马王堆出土的辛追的尸体,既不同于干尸,又不同于冰尸,是一种湿润的尸体,在长沙马王堆这样一个温热带地区,经过了2000多年,竟然像刚死去几个月的一样,确实是个奇迹。辛追的关节能够活动,肌肉具有弹性,这是现代防腐技术也难以企及的保存程度。
辛追都能保存两千多年而不腐,秦王朝至尊者始皇帝更能动用全国当时所能提供的一切防腐技术来保护遗体,使其不会腐烂发臭。
同时,还可以从秦始皇身边的高官思想、始皇帝的“遗嘱”,以及当年的墓葬制度三个方面来作进一步推论:
其一,从秦王朝高官的思想来看,不会让始皇帝遗体腐败发臭。春秋战国以来至秦汉一直盛行厚葬之风,其表现为“事死如生,死亡如存,仁智备也”(《中庸》),“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也就是说,死与生同等重要,慎重处理并办好丧事是孝的体现。在此问题上,李斯的老师荀子讲最为明白:“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他又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逆之心也。”(《荀子•礼论》)也就是说,“礼”道理在于讲究养生送死。既然生死同等重要,那么“厚其生而薄其死”的做法就是一种对于死去的亲长和君王的背逆,真正的忠、孝,无论其在世之时,如何地忠孝,如果不能体面隆重办好丧事,那就不算善始善终,更不算忠孝。这些保护遗体的厚葬观念必然影响秦人,特别是深受老师荀子思想影响的李斯,必然会奉行荀子 “棺椁必重”的主张。荀子曾不厌其烦地重复古之礼制:“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多重”的意义就在于对遗体的保护。老师如此强调,难道学生李斯会充耳不闻吗?在此厚葬思想下,难道会眼巴巴看着秦始皇遗体腐烂发臭吗?
秦始皇
其二,从始皇帝的遗嘱来看,不允许让始皇帝自己的遗体腐烂发臭。秦始皇“恶言死”,群臣在他面前“莫敢言死事”,待到病重之时,给公子扶苏玺书:“与丧会咸阳而葬。” 这七个字,表明秦始皇是极为注重自己的丧事,即“视死如生”,这里显然有保护遗体的含义。这是秦始皇弥留之际所留下的唯一遗嘱,要扶苏速回咸阳办理他的丧事,遗嘱中的“葬”,显然是“厚葬”,而不是“薄葬”。此“厚葬”,就是要保护好遗体,身边的赵高、李斯等人当然是明白的。还有一个日日夜夜、年年岁岁实施的“一号工程”——骊山墓,其实,也可视为始皇帝不成文的“遗嘱”,即死后葬于骊山。此墓筑了三十八年,营建时间所以那么长久,其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固若金汤”,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始皇帝的遗体。从筑墓史实推测,尸体防腐技术也是早有预设和充分准备的。当始皇病重至病逝,高官们的心态是恐惧的。司马迁在《史记》说了他们忧心忡忡的心态,当时“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保护好遗体,应是防“变”的有力措施。也就是把遗体完好地运到咸阳,以免被诸公子或天下人抓住把柄。所以,他们一面尽管忧心忡忡,但没有由此而乱了手脚,他们明白此时此刻是不允许有任何闪失的,一则不发丧,二则要让遗体保护完好。所以在不断地采用措施,加强防范,以便得以永远保存始皇帝的遗体。
其三,从当时的墓葬制度看,也完全有可能不让始皇帝遗体腐烂发臭。古代贵族讲求棺椁的制造,要求采用具有芳香防虫功效的樟、松、柏、桐等材质。古人认为“金玉生寒”,以金玉殓葬可使遗体不坏,《汉书?杨王孙传》中有“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的说法,于是出现了“玉衣”、“玉棺”。徐州狮子山楚王刘戊墓的漆棺镶有菱形、三角等图案的玉板,是至今能见到的玉棺遗迹;西汉贵族还盛行玉衣殓葬,天子用“金缕玉衣”,诸侯士大夫依次用“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丧葬制度很重视深埋,深埋可以基本上甚至完全避免大气空间不利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棺椁、殉葬品、尸体的影响。而且在椁围填充与保护棺椁、随葬品、尸体直接有关的木炭及草药。《吕氏春秋》也记载了这一事实:“家弥富,葬弥厚,……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文献记载如此,古今发掘启示亦如此。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椁外填充物对保存棺椁及维持棺内恒温、恒湿等有着明显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时即使处在忙于篡位的紧张状况中,秦始皇身边的人也不会放弃对始皇帝遗体的保护,更不会让秦始皇遗体腐烂发臭。
那么司马迁在《史记》所说用鲍鱼“以乱其臭”,其“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什么臭味?又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呢?
有的文章这样写道:五十岁的秦始皇死在了沙丘野外,丞相李斯秘不发丧,怕的是天下大乱,尸首就放在皇上坐的凉车里。这凉车尽管是冬暖夏凉,可那时相当酷暑,离京城两千里路的路程,昼夜兼程,也遏制不住始皇帝的身体腐烂的自然规律,车过处,自然弥漫起阵阵腐败臭气。这却是令人狐疑的气味。于是,丞相等人急令采购来一石鲍鱼,混淆其味。
这种说法至少有三处与事实有出入:
其一,秦始皇不是死于沙丘野外,而是沙丘平台。此平台为行宫。唐代张守节在《正义》有按:“始皇崩在沙丘之宫。” 离长安两千余里,为帝王之行宫。其设备不错。那种以“沙丘”为荒郊野外的望文生义说法,是不合事实的。
其二,并非将秦始皇的尸首直接放在辒凉车里。司马迁在《史记》里的用词是非常严谨的,他明白指出:“棺载辒凉车中。”这里特别提到“棺”,即秦始皇遗体经防腐处理后才放进具有防腐作用的棺材里,再搬上辒凉车。
其三,《史记•秦始皇本纪》只是说“上辒车臭”,没有讲始皇帝的遗体腐烂发臭,更没有说弥漫起阵阵腐败臭气。说“弥漫起阵阵腐败臭气”,是文学笔法。
关于“臭”,《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棺载辒凉车中,……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这一段记载中,司马迁没有说秦始皇遗体腐烂所发生的臭味,只是说辒凉车臭,这里究竟为何臭!根据前文所言,只是说“会暑”。由此产生一种说法,估计封闭起来,五六个人又上上下下,所造成的空气污秽。这种可能并不能排斥。
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棺中防腐剂,经路途的颠簸有所泄漏而散发出的一种异味。对此,可以从马王堆尸体防腐的措施进行推论。
辛追尸体的关节能够活动,肌肉具有弹性,这是现代防腐药水也难以获得的保存程度。科学家的目光一直聚集在浸泡尸体的液体里,早在棺木打开之初,人们就发现尸体浸泡在散发异味的茶色液体中。尽管许多的疑点也困扰着科学家们。但是,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认为,棺材中的液体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尸体的腐败,是尸体千年不腐的重要原因。认为 ,辛追被保存于福尔马林、酒精等化学药水里,这些药水在医学上被称为固定剂,有着消毒、灭菌的作用,合理的配制可以使蛋白质失去活性,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这些防腐剂或香或臭都是一种异味。这种异味确实是刺激难闻的。司马迁用“棺载”两字,说明秦始皇的遗体进了棺材之后才上辒凉车的,这里自然让人推测,进棺材之前,已经作了洁身处理,并作防腐处理之后再进了棺材,此防腐剂也许是福尔马林之类的防腐剂,经路途的颠簸有所泄漏而散发出的一种刺激臭味。所以说,此臭味,并非遗体腐烂之臭味,而是防腐剂的异味。正是为了掩盖或是冲淡防腐剂之异味,要来了一石“鲍鱼”,是“秘不发丧”之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