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年度人物“中国工人”获季军

观潮起潮落洒脱,看云卷云舒怡然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时代》年度人物“中国工人”获季军

美国《时代》周刊2009 年度人物出炉了。“中国工人”作为唯一一个群体荣幸地坐上了第三把交椅,获得季军。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则当选为该杂志2009 年年度人物。

《时代》称,正是中国工人的辛勤劳动,使得中国经济顺利地实现了“保八”,从而带领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一年前,很多人认为在2009 年实现“保八”是白日做梦,但中国实现了。今年,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这也有力刺激了他国经济。”

《时代》评论说,“此功归谁?首先归功于千千万万背井离乡,在中国繁荣的沿海城市辛勤工作的工人群体。在深圳一家工厂,我们看到那些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人:中国普通的男人和女人们,他们过去的奋斗,今天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尽管《时代》周刊只是在深圳的几家工厂随机地挑选了几位打工仔,但他们确实代表了那个群体的生活现状和想法。最近一期《时代》还较详细地介绍了其中的几位。

 

邓涛(deng Tao):21 岁,来自湖南常德

邓涛在家乡常德度过了十八年,他说:“在一个地方呆了这么久,我真的想走出去了”。于是,他和朋友一起来到了深圳。“我觉得蛮好玩的,”他说,“可能是因为经济危机的缘故吧,许多人已经离开了工厂。我们产品的销售不太好,所以我们的工资很低。”

 

李春英 Li Chunying):34 岁,来自湖南邵阳

李春英十六岁就开始在一家玩具厂工作。她现在在一家LED 制造厂作流水线经理。她最期盼的事就是能够休息一天,那样她就可以和朋友一块去购物,或是去湖南风味的餐馆吃饭了。她说:“你问我什么时候最快乐?我不知道。我在这里度过了这么多快乐的时光。”但是她还是很想念家乡。若是她能够在那里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她愿意和先生还有两个女儿回到家乡去。

 

邱晓媛(Qiu Xiaoyuan):26岁,来自广东梅州

邱晓媛六岁时父亲亡故,她和小弟都是由叔父带大的。“叔父还要养活他自己一家人,那时我们的生活真的很穷。”她说。十六岁那年,她离开家乡梅州去了深圳。现在她已经是一位经理,可是她并没有打算在工厂长期干下去。她的先生也是一个民工,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和爷爷奶奶住在江西。邱晓媛最大的希望就是积攒足够的钱,开一家自己的小店,全家能够住在一起。她说:“你总不能在工厂干一辈子吧?”

 

曹彬(Cao Bin):20 岁,来自四川成都

与大多数民工不同,曹彬喜欢离开家乡到外面闯荡,他并不想家。两年前他离开家乡成都,至今尚未回去过。在中国成都是最宜人的城市之一,然而曹彬却认为:“那个城市太过懒惰,我想去一个生活节奏快的地方。”深圳正是他要寻找的地方。自1980年至2006年,深圳经济以平均27%的年增长率在增长。

 

彭春霞(Peng Chunxia):21岁,来自湖南邵阳

象数千万的其他年轻的中国姑娘一样,彭春霞从内地来到深圳的工厂打工。尽管那些比她先来十多年的同伴们给她讲述着遭遇和不幸的经历,而她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愉悦。彭春霞十七岁随姐姐来到深圳。她说:“我住的那个城市,很多人都出来找工作。我年轻而且觉得到这里很好玩。”她每周工作六天,只有星期天才能休息。这比起早期民工的艰苦已经好很多了。“我感到很累,不过还好了,至少总算有份工作可做。”

读过《时代》报道的这一群活生生的打工仔的故事,不能不令人感慨。国内媒体也纷纷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中国工人在美国可以获得年度人物称号,在中国本土却不能,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讽刺。看看2009 CCTV 经济年度人物名单,不是老总,就是董事长,要么就是CEO,清一色的精英领军人物。这说明了什么呢?有记者撰文说:“我们已进入一个崇拜金钱,老板,富人的时代,因此尽管中国工人在美国人看来对世界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我们的许多媒体并不这么认为,很多人把功劳全都归于老板,富人和精英一族。”

也有人认为《时代》评选“中国工人”为年度人物实属“居心叵测”,为什么当选年度人物的不是美国工人?这个问题使许多专家语塞。或许美国人是在暗示,无论如何,中国仍旧是世界工厂,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是廉价劳动力的作用。让“中国工人”与驻阿富汗美军司令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奥运金牌得主乌塞恩博尔特,还有美国众议院发言人南希佩洛西坐在一条板凳上,实在是不怎么舒服。为什么非让普通工人做绿叶,来陪衬这些鲜花?莫非是《时代》为刺激它在中国销量的一大举措?

笔者认为,不管这些中国工人是否被评上什么年度人物,他们在中国经济发展以及腾飞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是谁都抹杀不了的,也不应该被埋没和遗忘。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中国工人”作为年度人物的真实动机我们无从猜测,但是,《时代》此举确实是一次追寻价值观的回归,它使人们再一次想起了中国工人的力量。正如2006年度《时代》授予“网民”为年度人物一样,《时代》总是力图引导人们去关注那些重要但还尚未受到足够重视的群体,以及这样的群体对社会的影响。

2009 12 28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