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赶考

这两种社会你更喜欢哪一个: 一个社会由自私而宽容的自由交换者组成, 另一个由相互帮助的斗士组成. 如果你认为利他主义和宽容更有价值, 那么它们都不完美. 在Choi 和 Bowles用计算机模拟的世界里, 宽容且利他的社会是少见的 (1). 相反, 利他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上个月回国的时候去拜访了曾经工作过的医院。 交谈中,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的医生早些时候去参加了公务员的考试, 后被录用到什么机关作了个小的职员。 据说他是个很有前途的医生, 院长也劝说他留下。 虽然工资要减少许多, 他还是去从政了。 这几天, 又看到新一轮”进京赶考”的报道, 百万人去竞争一万多个公务员的职位, 国人从政的热度可见一斑。 中国人进京赶考应该是有很久历史了, 从隋朝开始科举制度, 到清朝末年已有一千三百年的时间了, 这一制度不曾使中国进步富强。 在它被废除了一百年后, 这又一轮的科举是否能给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呢?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科举制度是不得以而产生的, 它是社会信任的缺失的权且之计。 在一个诚实和信任的社会里, 举荐应该是最快捷, 最经济地得到人才的方法。 比如我有一个同事告诉我, 他招博士后向来是靠他以前在意大利的同僚推荐, 免去了不少打广告, 面试, 挑选的费用和麻烦, 而且推荐来的人都是很好的。 中国古代的举荐应当的很盛行的, 尧舜帝王让贤应是很好的例子。 写到这里, 从网上查得曹丕逼汉献帝让位后, 曾以己度人怀疑尧舜的诚意。 有个中了>之毒的人读到这里猛然大悟了, 相信传说的美德之后有那么一出丑戏。 而我愿意把尧舜之事作为我们美德的根源。 到了战国, 也还有毛遂自荐而建功。 汉代雇用官员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察举”, 即由人(多为现任官员) 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 东汉末年, 政治腐败,权贵豪门请托舞弊,曾经造成严重的举荐不实, 考核逐渐变成正规的考试。 到了唐朝举荐已不在需要, 自己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科举成了新官的主要来源。 当今科举的新生是不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呢? 各位看官可以自己去判断。 下面来看科举的利害。

科举制度一方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相对的稳定。 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里, 科举给了下层人一个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 特别是给了那些有能力的人一个求官的方法。 在明清时代, 科举成功的人即使不作官, 其社会地位也有很大的提高。 聪明的人的地位提高了, 去劳心制人, 他们不会去闹事了。 下层的人不满, 去闹事也成不了大气候。 改朝换代的大时节总要制人的人去呼风唤雨。

另一方面, 科举给中国带来的是高度的腐败和持续较高的社会张力。 这是因为科举选出的人是聪明人而不一定是能作好官的人。 作一个好官或者清官不能笨, 但是肯定不需要绝顶地聪明。 作一个好官绝对需要的是好的品德。 而一个人的品德是考试无论如何也测不出来的。 相对而言, 诚实的举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较好的品性, 但不一定是最聪明的。 这样一来, 科举产生的是品德上良莠不齐的聪明人, 聪明而品性不好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官, 可想而知。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盼清官而不得的原因。 上层的聪明人以各种隐晦手段愚弄百姓, 从中渔利。 而下层的人愚昧无知, 反抗无力。 这导致有些朝代虽然可以相对稳定, 持续数百年, 但期间的大小动乱不断。

从以上可以看出, 考试不是选拔公务员的好办法。 相反, 在当代这一作法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不利。 其中之一就是政府在与其他各行各业竞争人才, 更多的聪明人成了离开了科研, 教育, 企业。 而这些行业需要很多的人才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当然考试只是保证了政府得到了聪明人, 不科举也不能阻止聪明人从政。 关键是政府与太多的利益结合在了一起。 这正如肉臭了怎么能阻止苍蝇来呢? 说到这些可能离这个题目远了些。 总之, 现代科举只是历史的重现, 似乎不能给中国带来太多的进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