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了个新时髦,即海外华人常被国人冠以“老土”。想来滑稽,身在海外,想躲“洋”都难,却被称为“土”,用东北话说就是,这是哪说说的呢?
在国人眼中,何为“洋”,何为“土”?这实际是个动态的概念,还得看是哪个时段说的。
曾几何时,好象只有“土”,没有“洋”,因为国门关闭,“洋”是资产阶级的别称,躲之不及。不过这仍没挡住国人用“土”来“埋汰”人。那时的所谓“土”,是“不够城里”的意思吧,当然也要看是什么地方的人说了。比如直辖市,会有人甚至将小些城市来的人(还不是农民)也说成“土”,然后二级城市的人又会说更小的城市的人“土”,一级一级传。对上海人嘛,凡是上海以外的,都“土”。对北京人嘛,在这点上还比较克制,因为见得多些,有时明明看到个符合“土”的标准的,可是个大官,再怎么的,说“土”就不合适了。比较典型的,应该是个叫陈永贵的,那是个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土”得掉渣,扑了扑了脑袋直掉高粱花子的主,可人家是副总理。再“土”也是那么大个官。大官能“土”吗?这是个问题。
那时的“土”,还主要是指穿着,举止和说话的口音。
再后来,情况有点松动了,允许打扮了,“洋”也不再大逆不道了。于是在“土”的对面的“洋”又回来了。“洋”,是个好词,具体意思吧,应该是“土”的对立面。“土”了不好,“洋”了好。不过那时的“洋”,洋得简单,也不过是上海产的的确良衬衫,或是羊毛衫什么的。不过穿着上要稍有讲究,衬衫上面的第一个扣子是不能系的,衬衫要塞在裤子里。您要是衬衫放在裤子外面,而且从上到下一个不留的扣子全系上,那“土”你就没跑了。
那时的所谓“土”,最典型的描绘是:老冒进城,身穿条绒,头戴草帽,腰扎麻绳,看场球赛,不知输赢,买瓶气水,不知退瓶,什么什么的。看得出,那时判断“土”,“洋”的标准里已经加上了行为,赶得赶不上时髦。不过今天看来,编这段词的人,本身就够“土”的了。
反过来说“洋”,其实“洋”这个词,纠其本意,还是外国,特别是所谓的西洋(当然不能是非洲,拉丁美)的干活。“洋”的好,暗含着崇洋媚外,要不干嘛“洋”是夸人呢?所谓“洋”,无外是说穿着,举止什么的象老外,那玩意儿就好。不过那时的国人,对“洋”的理解顶多是一知半解,要么是老电影里看的,要么是老的印象,离自己最近的是记忆,是十里洋场的上海,要不怎么上海的的确良就是“洋”了呢?
再后来,国门渐开,不过最大的风是从南边吹过来的。一旦港台的东西流进来,上海的所谓“洋”就渐渐失宠了。这时的“洋”就是港派,从穿着打扮,到说话的腔调都在模仿。其实,时至今日,这种以港为“洋”的认识仍然相当的普遍。
港和“洋”挂上钩,纠其根本,还是因为国人认为香港和外国是通着的,没什么区别。港的,就是洋的,于是就“洋”了。
再有,对大部分国人来说,并没有机会见识真正的西洋,更多见到的,顶多是东洋,小东洋(韩国),加港台。为了理解“洋”,于是就只能自觉不自觉的将自己能接触的,加上时装杂志,时装发布会上看来的,再加上想象去演绎。演绎出的结果么?典型的,你就去看国内电影电视剧。那里的洋人也好,海外华侨,华人也好,从穿着打扮,到言谈举止,都是怪怪的,是你在海外绝对见不到也找不到的。但作为国人,能接受得了的,也就到这个程度了。
即便今天,国人出国,见老外的机会多了,可仍然有很多很多的人,对真正的洋视而不见。脑子里顽固坚持的“洋”,仍然是国内电影,电视剧里演绎出来的形象。所以你说你是海外回来的,但穿着打扮不是那个样子的,夸你的,就说你没忘本,损你的,你就是“土”了,因为你不符合国人想象中的“洋”。
所以,下次再被国人“恭维”为“土”,耸耸肩,让它过去,实在是没地儿打这个官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