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澳网决赛,虽然没有了纳道,但瑞士的费德勒和英国的穆瑞之间的“斗争”,却随着两人之间的心理“疙瘩”而日益白热化。所以决赛又成了一场受所有球迷倍加关注的生死较量。
在决赛之前最引人注意的,除了费德勒一如既往的优雅杀手姿态以外,身负一国之重任的穆瑞的“疯狂”,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在半决赛时的一张大嘴,似乎要代表曾经差点“吞下”整个地球的日不落帝国。当时我真的觉得穆瑞的嘴张得变形了,毫无美感,还有点杞人忧天地担心他自己以后如何面对自己的“失态”。半决赛后考内尔含蓄地问穆瑞对那一“特殊的瞬间”感想如何,穆瑞大概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有点不好意思地提到自己的“嘴太大”。哈,还有点潇洒!我有点出乎意料地想到。
这边费德勒也毫不“口软”:花样滑冰一般“溜”过了第23次不被中断的半决赛之后,便挖苦穆瑞道:心理负担太重,“可怜的人(穆瑞)要一次又一次地承受压力,为一个15万年都没有赢过大满贯的国家而奋斗。。。”想必此时坐在电视机旁的穆瑞真是不知道该紧闭双唇咬牙切齿,还是奋起再度张开那张大嘴。。。
不过,无论如何,我知道穆瑞在这样的压力下是很难打出自己的实际水平的。而今天最后的决赛,也证明了我的预感:穆瑞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拍又一拍地打费德勒的反手,费德勒不慌不忙地一拍又一拍地反手回击,打得穆瑞不但计划不成功,自己反而阵脚混乱,正手连连失误,很快就让费德勒两局在握。第三局穆瑞稍有回天之势,一度5:2领先,但无赖费德勒的经验和稳定的心理,很快又变成了6:6的平局,最后抢7决胜负,穆瑞有好几次盘点,但费德勒的超稳定情绪让穆瑞的无数次机会付水东流,最后在12:11时,费德勒终于敲定自己的赛点,以3:0的结局,把无数次想要抬头的大英帝国再度赶回到已经做了“150000”的白日梦中。
领奖台上,穆瑞几乎是泣不成声,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去年的今日,费德勒败在自己的克星纳道手下,也是无法保持自己的“优雅”。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能是条汉子的人都知道,如果是真的本事不够,打不赢对手是决不会哭泣,只会狠下决心苦练“杀敌本领”,等待东山再起之日,但这澳网公开赛连续两年洒落英雄泪,原因只有一个:败家其实是被自己打败。去年费德勒对纳道,我个人以为就是费被自己的心理障碍所败:决不能输,一定要打败自己唯一的克星来保住自己“天王”的名誉,结果反而更紧张,无法施展自己的真实水平。今天的穆瑞,也是出于同一个原因。其实凭穆瑞的真实水平,在大赛中(在小赛事上穆瑞对费德勒是赢多输少)虽然对费德勒有困难,但不至于如此悬殊。之所以溃败至此,完全是心理压力:放不下那个不列颠的包袱!
泣不成声地穆瑞,在表示了自己辜负了祖国的期望的失望心情后,说了一句让人无比尊敬的一句话:“我能向罗杰(费德勒)一样的哭泣,但惭愧的却是我不能向他一样地打球。”我想这句话,足以让费德勒对他“刮目相看”,也能消解两人之间的长期的心理“疙瘩”。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穆瑞能像费德勒当初一样,从这个惨败中认识到,只有彻底抛开“输赢”的心理重负,才能发挥自己的真实才能。
当然,也许即使发挥了自己的真实水平,穆瑞也很有可能仍然输给费德勒。但那是在人才与天才之间的区别,那样的失败,是不会有任何悔恨的失败。
费德勒的出现,是网球高手们的不幸,但却是网球运动的大幸:它让人认识到,有一种人,就是与众不同,无论你怎样不服,他们仍然超出于你能想象出的水平。
费德勒还会多次夺冠,与其暗自哀叹其一统天下的状态,还不如让我们继续欣赏他的存在,因为他的存在把网球提升到竞技和以艺术皆备的出神入化的境界。这,者难道不是球网迷们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