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美“政治捧杀”促使前苏联解体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前车之鉴:美“政治捧杀”促使前苏联解体
2010年01月   来源:广州日报

原戈尔巴乔夫总统办公厅主任博尔金回忆说,戈尔巴乔夫经常在他的办公室里“大声朗读国外对他在世界上的伟大改革的评价,这种东西有时他会读上几个小时,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过去了,而急待处理的大量文件他却还没有看。”

    1990年1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戈尔巴乔夫成为“十年风云人物”。 图片来源:新华网

    “戈尔巴乔夫经常在他的办公室里大声朗读国外对他在世界上的伟大改革的评价,这种东西有时他会读上几个小时,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过去了,而急待处理的大量文件他却还没有看。”

    ——原戈尔巴乔夫总统办公厅主任博尔金

    与对中日的经济捧杀不同的是,美国曾对前苏联实施过政治“捧杀”策略。上世纪80 年代后期,前苏联国内实行政治改革,掀起了否定前苏联历史的舆论狂潮。当时美国认为,苏联的“新革命”不可逆转且大有希望,西方应该鼓励苏联的变革进程,影响苏联朝有利于西方的方向发展。据此,美国逐步确定了“捧杀”的策略。

  用诺贝尔奖、《时代》“风云人物”“捧杀”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作为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首当其冲地成为美国实施“捧杀” 策略中的主要对象之一。1987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发表不久,西方在其媒体上给予大肆的鼓吹,并且借此机会给予其许多奖金、奖品、稿费,很快使其个人账户有了100多万美元。

    1988年6月里根访问苏联,他在对莫斯科大学师生的演讲中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苏联社会带来了自由的新风,这是“在苏联历史上最令人激动而有希望的时代之一”。1988年10月,戈尔巴乔夫应邀访问美国,美国政府给予了极高的礼遇。美国主流媒体对戈尔巴乔夫的访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连其夫人赖莎也成了天使般的美人。

    老布什政府上台后,依然对戈尔巴乔夫倾力吹捧,其中以国务卿贝克1989年9月在莫斯科的一席讲话最为典型。他说:“我在政治界不是新手,见识过很多。但是,从来没有见过一位政治家像您这样有如此的勇气和如此的胆略。我知道,您受到一定的限制,受到政治框框的约束。我知道,您如此勇敢做出的那些政治决策是多么困难地得到贯彻。我想告诉您,布什总统也持有这样的看法。”

    1990年,西方又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戈尔巴乔夫。美国《时代周刊》在1990年1月1日更把戈尔巴乔夫评为“十年风云人物”。戈尔巴乔夫在西方享有“伟大改革家”的“美誉”。甚至西方大街的商业广告也开始捧起戈尔巴乔夫: “请选购我们的牛仔布料吧!它像戈尔巴乔夫一样坚固、可靠! ”

    这些对于戈尔巴乔夫十分见效。原戈尔巴乔夫总统办公厅主任博尔金回忆说,戈尔巴乔夫经常在他的办公室里“大声朗读国外对他在世界上的伟大改革的评价,这种东西有时他会读上几个小时,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过去了,而急待处理的大量文件他却还没有看。”

    最终,前苏联解体,美国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