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多么安宁的下午!初冬的下午,一个适合带着小狗晒太阳,与情人在树林里约会,夹着烟卷眯缝着眼睛在暖融融的太阳底下眺望远山的下午。那些没有心思的流云随风飘荡,天光淡淡的,而大地静默。

就是这样一个下午,我听到跟办公室隔着一段走廊的大厅里传来一个女人唦哑低弱的声音。那个声音在安静催眠的下午间歇传入耳膜,象是一个人在同另一个人秘密私语。事实上,说话的人声带有毛病,发不出更响亮清脆的声音。那种声音象是在一张沙纸上轻轻摩擦之后扑扑啦啦落下来的细末,带给人某种不悦的感觉。它让我想起已经离职多年的J 小姐。

J 小姐的声音正相反,她说话的声音尖利急促,透露着很深的不安全感。这个斯坦福的毕业生,因为健康问题变成了一个半职的心理病人社会辅导员在希望康复中心工作。她跟谁都合不来,经常为一点小事心生烦恼。我进康复中心上班的第一天,一个人在M 先生的办公室里翻阅各种合同书,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在见到J 小姐之前先听到了她的声音。

那是11月份的一个阴天,感觉有点冷,M 先生的办公室很大,采光不够好,有点阴郁的味道。一种陌生感袭击着我,我心里惦记着刚被送进幼儿园的孩子。一个三岁的孩子,正在一群陌生的孩子中间哭着要回家,忍受人生最初次的分离之痛。J 小姐在附近某个房间的电话上跟一个心理医生交谈着某个病人的情况。她的声音很大,象刺一样穿过走廊的拐角扎过来,让我突然感到胃痛。我对照财务报告翻看了几本合同书上与我工作相关的几页纸,然后决定离开办公室出去吃午饭。

我孤独一人坐在一家小餐馆的角落,变成了衣衫楚楚来吃午饭的各类职员中的一个。工作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一只饭碗吗?我曾经以为工作首先是为了兴趣,其次才是为了钱。但是美国生活改变了这个想法。我在第一份工作中遇到的L 小姐,K 先生,以及后来遇到的各种不同的人,都以有声或无声的语言告诉我,美国没有事业只有职业,你认清并接受了这一点,以后就不会有太多烦恼打扰你。事业是一个神圣的词,也是一个浮肿的词。在社会主义国家,每个普通人都会宣称自己在忙事业,虽然他忙的只不过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当一个神圣的词突然转变成一个滑稽可笑的词,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先否定自己,然后才能肯定自己。生存第一,其次才是兴趣。只有幸运的人才有可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谋生。如果说有什么人的工作可以称得上事业,或许只有牧师所做的才可以称得上事业,因为他要改造的是人的灵魂。

J 小姐花样年华进入斯坦福读书的时候,一定以为等待自己的是玫瑰一样芬芳的未来。但是不知道生活在哪一步出了差错,她变成了一个心理病人的社工人员。在此之前,她还做过书店管理员。她的不安全感来自过去的一系列经历吗?

人生是场荒诞的宴席,一个人真正的生活激情不是来自爱情,也不是来自工作,而是来自不想被平庸生活埋葬的强烈愿望。工作供养我们,使我们得以在其他方面从容寻找生活的精神能量。仅此而已!如果谁真的热爱自己的工作,他热爱的其实正是自己的兴趣。工作并不带来人生的意义,虽然工作的成果使人类获益。以工作为人生意义而活着的人,可能从来没有享受到真正的生活,从来没有体会过生活里最甜美的内核。那些为了工作的伟大意义而跟自己所爱的人分居两地的人,当他们有一天也长眠地下的时候,他们的人生或许比我们更加空虚。

如此看来,如果不是为了兴趣,做什么样的工作也就变得并不特别重要。我要是不坐在M 先生分配给我的办公室里帮他记账调整资金,而是在另一个办公室里捧着茶杯为人喉舌地编发谎言,写我并不想写并不认同的文章,我难道会感到更幸福一点吗?不,一点也不会!与之相比,我倒更情愿给人诚实地记录数字。我们常常被最初的梦想所迷惑,是因为我们当时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或者,我们的梦想太一厢情愿,根本就实现不了。

一个人变得成熟或者世故的过程,需要的只是些高高低低的声音。我们随时都在倾听别人的声音,聆听每件事每段经历在我们心灵造成的回响。这些嘈杂含混恼人的声音!所谓沉沦,就是被这些高高低低不同分贝的声音所彻底淹没。

没有火力而又暖洋洋的冬日斜阳多么让人沉醉,生活如此沉静,大地如此辽远,如果仔细聆听,你会听到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飘雪的声音,花开的声音,落日的声音,。人所创造的一切最终都会消失,但是,所有自然的回声却将永存。

娅米 发表评论于
一果儿:随心所欲地写是一种愿望,能实现多少还不知道。我们都藏在文字的硬壳里。
一果儿 发表评论于
这篇很有趣。我读了好多遍。每次的感觉都有点不同。
最初觉得每段都是好的,放在一起就有点乱。再读时,怎么觉出不同味道来,文字是我们的,意思象是翻译过来的意思似的。
娅米的文字,文气是一流的。你说现在是随心所欲写自己喜欢写的,若是有一天你想为创作而写的时候,我看见了一个原子弹。

娅米 发表评论于
豆腐庄趣评续:

群众普遍反映说:
没有说清楚,换一种表达:

浮生的幸福论,让我想起人生导师李燕杰(他起初是北师大的讲师,现在应该在中央了吧)。李燕杰是活跃在八十年代中国青年报的现象,我们这些老人,特别是上过清华的,记忆如新。所以在文学城的豆腐庄今年此日遇到这个讨论,真的很感慨。都说流年似水,其实不然。

流年似我们小区游泳池的水,流出去又会传回来。这种感觉如果不是幸福,我拿我的右手跟你打赌。

娅米回复:
这回说的比较清楚了。李燕杰,都快被忘掉的名字了。大概八十年代的人才能体会你用右手打赌的这种幸福感。

豆腐酒 说:
我还是认为米掌柜要写巨著,因为巨著一开始都是这么漫不经心东拉西扯的。“在伯爵那间充满了烟草味的书房里,他们正在谈论即将到来的战争,谈征兵...子爵是一个漂亮的年轻人...”

如果是讨论幸福,那就更象是巨著。

娅米回复:
哈哈,小酒同学大概也想捧杀我。
娅米 发表评论于
豆腐庄同学趣评转录。谢谢各位!

凯文西说:
这里再叫声好,写的相当有水平!

过耳风说:
老实说,这一篇的文字很流畅,感情起伏太大了,俺看了几遍都没能跟上
说J小姐说得好好的,一下子发了一通关于事业和兴趣的感慨,这个过度比较突然,我老人家有点高原晕眩,呵呵
好像也不是不能发感慨,我觉得你的感慨的出发点高了些,J小姐昙花一现,没有能够给你的感慨带来强大的说服能力,你前面那些安静的叙述,全部是侧面观察,非常好,第一遍读到“我孤独一人坐在一家小饭馆”那段,我必须出去透口气,因为文章到那里都有一种沉默的张力,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是后面几段全部成了正面的批评和分析,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我喜欢这样的句子:“那些没有心思的流云随风飘荡,天光淡淡的,而大地静默“
”天光淡淡的,而大地静默“这两句话之间的韵律我认为是最上乘的手法

娅米回复:
凯文西: 谢谢鼓励! 也看到了你楼下的话。文字欺骗人啊,这是又一例证。我是个出远门就会丢的人,哪有什么丰富阅历。只是到美国以后经历变化心理挣扎比较多而已。

过耳: 我知道如果我要是写小说的话,我的老毛病就又犯了。这些“围城”里的感慨,你当杂感来读吧。我没想写J 小姐,我想说的是声音,J 小姐生活的起始(斯坦福)和终结(康复中心)带给我这些杂感。不过,你看小说的眼光相当犀利,你提出来的问题和你在上一篇里提出来的批评,对我来说都很珍贵。如果以后有能力写小说,你这些意见都是非常好的借鉴。

补充,我根据过耳的批评再读这篇文章,明白了问题在哪里。进餐馆之前的写法,完全象是写小说,所以后面的议论显得不和谐。这也是我的一个毛病。看来还是要“亮私不怕丑”,要不怕把文章亮出来让大家砸。

浮生欢娱 说:
不知道别人从娅米这两篇文字里读出什么,我自己读出了两个字:认命。从最初的不太情愿,到准备快乐地认命,作者为这种认命提出了一些‘认命也完全应该乐观’ 的依据,那就是:所有的声音,高调的也好,微弱的也罢,最终都必然消失。既然如此,何必在意经历的是这个命运还是那个命运?然而作者终究还是有那么一点不甘,不然就没有这些文字的流泻了。

J小姐的生活调整,也许符合了萨特说过的,如果人们无法改变命运,至少可以调整通向终点的过程,让自己活得快活些。以J小姐的健康原因考量,改变事业轨迹或许就是非常明智的决定。她如果意识到这点,可以活得很轻松。

这让我想起文学作品中一个非常积极的认命形象(或者可说是对生活妥协的一种智慧),即《京华烟云》里的姚木兰。那是多么冰雪聪明、性情温润的一个女子!她为了尽孝和成全父母的意思,没嫁给自己最初心仪的恋人。可是她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而且在这种安排里她运用了自己的智慧,重新激发了丈夫的生活激情,自己则也过着一份满足的大家闺秀的日子。

正如浪漫感多半产生在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事业心和崇高感也只能孕育在不为钱财和五斗米折腰之际。

常常想,幸福的本质其实就是平庸,一成不变的衣食无忧,和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在和平年代,大约只有不法分子才有真正刺激的感觉。

然而,假如天性自有情趣,日复一日的平庸日子也无法淹没一个人的激情。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于无声处听惊雷。。。呵呵,群掌柜又要说我年级辅导员了。 :)

娅米的散文有一种迅速吸引人的特质。如果有些情绪挥洒得再含蓄些,可能会读起来更有韵味。

娅米回复:
特别喜欢看你们的评论和感想。尤其是看到不同的人在同一篇文字里读出不同的意思,觉得非常有意思。比如“ 认命”这种感觉。我写的时候完全没想到过这个意思,但是浮生说出来以后,我再看好像确有这个意思。每个人的理解都跟自己个人的经验相关,因而看到的“重点 ”就不一样。这种读写之间的直接交流对写的人是很有启发作用的。同时我又想到,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时候真的理解了作者的原意,有多少时候曲解了作者,又有多少时候扩充了作者。谢谢浮生跟我交流你的看法!

另外,浮生关于幸福本质的看法,我第一遍看了认同,再看怀疑,第三遍看就发现你下定义的时候丢掉了一个很重要的元素,那就是感觉。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主观的感觉。一成不变平淡的生活不代表幸福,你可以说一成不变平淡稳定而又感到满足的生活是幸福的。相反,不管是什么环境,只要那个感受中的人不感到满足,也是不幸福的。所以,我觉得幸福与外在条件的关系不大,与内在感觉的关系更大。我们都希望花常好月长圆,但是如果真的如此了,会不会又厌倦?没有对比的存在,哪里能有幸福感呢?

海上云说:
娅米的文字是一贯的沉静、深刻。

这篇用小说描了个凤头,用散文收了个豹尾。卡卡~~

非常认同下面的这段:

“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主观的感觉。一成不变平淡的生活不代表幸福,你可以说一成不变平淡稳定而又感到满足的生活是幸福的。相反,不管是什么环境,只要那个感受中的人不感到满足,也是不幸福的。所以,我觉得幸福与外在条件的关系不大,与内在感觉的关系更大。我们都希望花常好月长圆,但是如果真的如此了,会不会又厌倦? 没有对比的存在,哪里能有幸福感呢?”

现在俺就很幸福,卡卡!

彭发朦说:
娅米风格的信马由缰。

“那些没有心思的流云随风飘荡,天光淡淡的,而大地静默”感觉不错。俺比较手懒,能少写字就少写,可能会是这样:

没有心思的流云随风飘荡,天光淡淡,大地静默。。。

bambooseven 说:
"人生是场荒诞的宴席,一个人真正的生活激情不是来自爱情,也不是来自工作,而是来自不想被平庸生活埋葬的强烈愿望。"

不管是通过爱情,或者是工作,我们追求的不正是不被平庸所埋葬?人们总希望着能掌控什么,战胜什么,但是,人生是上帝的玩笑。所以,只要还没有放弃,没有妥协,就难免有痛苦,但是没有痛苦有怎能有快乐呢。。。


"生活如此沉静,大地如此辽远,如果仔细聆听,你会听到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飘雪的声音,花开的声音,落日的声音,… 。人所创造的一切最终都会消失,但是,所有自然的回声却将永存。"

美极了的语言。。。其实我是早上读的,一直在回味。娅米的文字是这样的。

其实你想说什么都不重要了,文字之美带我走过了你心灵的一线灵光。你的这篇文字让我想起顾长卫的电影。在妥协的过程里体会人生,体会美。是一种悲伤的,但归于平静的美。

沁霈说:
写得真好!

“如果仔细聆听,你会听到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飘雪的声音,花开的声音,落日的声音,… ”还有心的声音。

群众普遍反映说:
娅米和浮生上面关于幸福对话,令我感概。感概在这个园地里,这个讨论居然有必要。浮生,我虽然推荐你去做清华的年级辅导员,但我却知道你跟我认识所有年级辅导员都不同。他们说的那些,是说给学生(和上级)听的;他们自己私下不信自己在公共场合说的话。而你显然是认准了自己理论的人,表里如一,Bravo.

浮生欢娱 说:
世界观和幸福观牵涉到很多方面,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每个人的观点又不同。我相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认为,如果一个人有比较完善的精神世界追求,那么,就不存在真正的所谓平庸日子。也就是说,满足感不需要在任何和外界的比较下才能产生。

然而世俗所谓的理想生活,最后的目标的确是天长地久、一成不变的“幸福”,把这理解为一种平庸也未尝不可。而人之所以有这种平庸的感觉,我还是觉得有那种感觉的人心中缺乏内在精神完善的追求或足够的个人情趣。

娅米回复:
谢谢楼上各位阅读评论!在此不一一回复。

因为对浮生的幸福观有感想,再说两句。我觉得浮生只道出了幸福的一个方面,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我跟你的看法正相反,我觉得有两种人最容易感到幸福。一种是没有内在精神追求的人,吃饱喝足就满意,买件花衣裳就过年。另一种是达观参透的人,按过耳的话说就是终于跟自己握手言和的人。至于情趣,我觉得是跟幸福感不同的另一个问题。有没有情趣跟感不感到幸福没有直接关系。

彭发朦说:
关于幸福,掌柜们说得都有道理。俺总结一哈八。幸福是种动态感觉,和期望值有关。比如说,光棍觉得有老婆就幸福,有老婆的觉得有小蜜才幸福,有小蜜的觉得有好多小蜜才幸福,有好多小蜜的又觉得光棍可能才幸福。如此循环,周而复始,是为生活。。。。:)))

比喻可能不当,请多多包涵。。。

拈花微笑说:
"没有火力而又暖洋洋的冬日斜阳多么让人沉醉,生活如此沉静,大地如此辽远,如果仔细聆听,你会听到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飘雪的声音,花开的声音,落日的声音,… 。人所创造的一切最终都会消失,但是,所有自然的回声却将永存。"

最后这一段,写得很有回味

辣豆腐说:
喜欢这段思考:

“我孤独一人坐在一家小餐馆的角落,变成了衣衫楚楚来吃午饭的各类职员中的一个。工作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一只饭碗吗?我曾经以为工作首先是为了兴趣,其次才是为了钱。但是美国生活改变了这个想法。我在第一份工作中遇到的L 小姐,K 先生,以及后来遇到的各种不同的人,都以有声或无声的语言告诉我,美国没有事业只有职业,你认清并接受了这一点,以后就不会有太多烦恼打扰你。事业是一个神圣的词,也是一个浮肿的词。在社会主义国家,每个普通人都会宣称自己在忙事业,虽然他忙的只不过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当一个神圣的词突然转变成一个滑稽可笑的词,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先否定自己,然后才能肯定自己。生存第一,其次才是兴趣。只有幸运的人才有可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谋生。如果说有什么人的工作可以称得上事业,或许只有牧师所做的才可以称得上事业,因为他要改造的是人的灵魂。”

艺术家干的也称得上是事业,因为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表达自己,而不是要这个商业社会认可自己。

过耳风说:
俺也很奇怪同学们对幸福这个定义的讨论这么热烈
好像这里最幸福的当数海上跟浮生,其次是辣掌柜,拈花,竹子,小出,泌霈等等,娅米属于正在寻找幸福的同学,必须长篇大论地说服自己相当幸福,卡卡
彭同学可以看出比较不幸福,因为他还需要更多的小蜜...
群众似乎也不是特别幸福,因为他跟俺一样连讨论什么是幸福的勇气都没有

卡卡

娅米回复:
那谁,那谁,还有那谁谁谁,一并谢过,不一一回复浪费公共资源。

特别表扬一哈彭同学和过耳同学,总结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比我和浮生扯来扯去说不清楚明白多了。

本来好像没幸福什么事儿,结果却为幸福争了起来,我终于明白世界是怎么乱起来的啦。

幸福应该是象刚开了盖子的香槟酒,压不住的嗞嗞往外冒,要靠长篇大论说服论证得来的,估计也是伪幸福。 卡卡
娅米 发表评论于
bymyheart: 谢谢分享我这些杂感。
bymyheart 发表评论于
Somehow,someway your write always get my thought and hit my heart.please keep going......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