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讯】军用运输机是用于空运兵员、武器装备,并能空投伞兵和军事装备的飞机。军用运输机具有能在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和在比较简易的机场上起降的能力,部分还装有用于自卫的武器和电子干扰设备,这些都是军用运输机和民用运输机的区别。
一、A400M的失败之处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底,由空客公司研制的,目前世界上最新型战术运输机A400M首次试飞,A400M由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七国斥资200亿欧元历时六年终于完成首飞。然而时隔一个月,空客公司却在近日突然宣布正在考虑放弃生产A400M。
【背景资料:空客A400M军用运输机项目是迄今为止欧洲最大的军事项目,项目启动六年来,欧洲七国累积投资已经超过200亿欧元,原计划首批生产180 架,A400M机长43.8米,机宽42.8米、机高14.6米、载重量37吨,最大起飞重量141吨,最大飞行距离93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 0.728赫。按计划,量产的A400M最快将于今年服役,刚刚完成首飞的显示表明,A400M最早也要到2013年才能开始交付使用。那么作为目前上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运输机,A400M又面临夭折的命运呢?有评论指出,A400M原本是欧洲国家准备用来替代现役美制的C130运输机,然而已经花费的 200亿欧元,则够购买500架C130运输机,尽管A400M比C130先进很多,然而对于目前仍未摆脱经济危机影响的欧洲国家来说,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军费支出。
此外,作为美国的盟友,即使A400M项目马上终止,欧洲国家仍然可以继续向美国购买大型运输机。】
尽管如此,此次A400M的下马所引发的轰动效应却要远远大于一个月前首飞时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使得人们对A400M的未来扼腕叹息呢?
与现役军用运输机相比,A400M有著航程远、续航速度快、载重量大等优点,A400M机身采用多种复合材料,大幅降低了飞机的重量,用有不低于三万小时的服役寿命,同时它的机身设计为方形的横截面形状,可以获得最大的货舱空间利用率,货舱容积达到356立方米,比C130货舱容积还要高出两倍,仅凭的机身顶部,也更加有利于大型武器装备的装卸。A400M装有高度自动化的自主性货舱操作系统,与货舱内装卸系统相结合,还完全无机场保障设备前提下,一名护理员就能高效完成所有货物的装卸,而无须地面人员协助。
作为军用运输机,A400M还有著优异的战场生存性能,机身重要装备都装有装甲防护装置,采用多轮式起落架,两排主起落架左右共12个轮子,这个使著它能够在简易跑道上起降,机翼下方装有五个起落架,便于安装电子弹设备,提升飞机的生存性能。
与现役运输机不同,A400M需要简单的外场工具,两小时内就能变身空中加油机,它的飞行速度覆盖每小时240公里到0.728赫,因此,可以为从直升机到战斗机的多个机种实施空中加油。
正是因为A400M有这么多的特点和优点,才使得它的突然下马,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然而目前在欧洲各国还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刚刚完成首飞的A400M可谓生不逢时,A400M的未来究竟会是怎样,现在还都是一个末知数。
二、中国运输机的曲折发展道路
那中国的运输机,特别是军用运输机发展情况如何呢?应该说,同其它运输机一样,中国军用运输机的发展,也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在说过了A400M之后,来回顾一下中国军用运输机所走过的岁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军事空运任务都是通过借用或临时改装的轰炸机和民用运输机来完成的,但它们往往不能适应军事空运的实际要求。一战之后,德国容克公司首先于1919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属军用运输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用运输机在运送兵员、物资和空投伞兵、装备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后,空军面对的是美国这个强大的对手,于是战斗机的需求被排到第一位。航空工业也将力量集中到战斗机的研制和制造方面。
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并不具备生产大型飞机的条件,同时空军对于大型运输机的需求也并不迫切。于是双方选择了比较容易制造的机型进行研制,这就是运五。作为运输机运五确实太小了,有效载重只有1.5吨。只能运十几个人,运力还比不上一辆卡车,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工农业生产全面高涨,整个国民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提出必须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
特别是迅速改变航空运输事业的落后状态。1965年5月红都飞机公司开始研制我国第一代中型螺旋桨旅客机,该机以苏联伊尔14M为原形放大设计,命名为运六。在投入一千万研制经费和两年时间后,国家决定放弃研制运六。1966年4月,西安飞机公司开始研制运七型运输机,就在运七飞机展开设计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于是运七的主要任务开始变著扑朔迷离。
经过四次反复后,运七又回到了起点,老老实实从标准性开始,所谓标准性就是既可以运货,通过改装又可以运人。即使这样,运七也经过八年停滞期才得以走向正规。就在运七飞机研制限于停顿的时候,空军对运输机提出的新的要求,运输机要大、载人多,用短跑道或者垂直起飞,1969年初,西安飞机厂开始设计新的运输机。历时两年多完成了设计,又用了两年完成零部件制造和装配。1974年底试飞成功,此时的西安飞机公司跑道上停留著两种自行研制的大中型运输机,却都无法完成定型。
运七和运八的研制都遇到了问题,运七的发动机功率偏低,运八则在等待国产附件的到来。
就在运八首飞机后不久,西飞将0203号原型机散装件及其运八飞机全部技术资料、部分专用工艺装备转交汉中基地,由当时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继续试制。汉中基地也因此由汉中歼击机基地变为汉中大型运输机基地。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运七和运八才进入小批量试生产阶段,我国航空工业初步掌握了大中型窝桨运输机的设计制造,从外形上看运七运八都采用了平直上单翼、梯形尾翼,机体均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同时掌握了大型飞机大型软油箱,整体壁板的化学洗切加工及喷板形成,合金板件热变成型、数控加工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制造大型飞机的关键技术。
而他们制造者也意识到不能只用一条腿走路,必须研发更多的型号才能满足各方越来越多的需求。
被称为「英俊少年」的运七飞机是新中国第一个正式投入运营的国产运输飞机,它填补了我国在中短程运输机方面的空白,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为民航和军事运输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这之后,运七和运八这两种飞机的命运会是怎样?之后又发生了哪里些故事?
现代战争中,争夺制空权是战争双方最为看重的,在过去的思维里,人们以为主宰蓝天的是那些性能先进的各型战斗机。近年来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都说明空中运输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空军乃至整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的关键所在。
空中运输能力是现代战争成败的关键,而运输机就是空运能力的具体实施者。
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为战、为国、为人民的号召,国家开始建设大三线的部署,航空工业部在建设贵州航空工业基地的同时,从1964年开始汉中航空工业基地规划和筹建,后来即成为运八系列飞机研制和生产基地。运八飞机从1969年初开始研制,01号原形机于1974年12月10日完成总装,12月 15日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运八原形机一开始就严格按照军用运输机要求来研制的。具有战术运输机的各种特点,能够在草地、雪地和沙绿地等简易跑道安全起降。可靠性高,机长34.02米,翼展38米,最大起飞重量61吨,最大着落重量58吨,空机重量35.488吨。
运八飞机在装备部队之后,随著各种特种任务的需求,又开始研发它的后机机种,出现很多改进、改型。
中航工业陕飞设计研究院院长彭飞:随著国内一些机载设备还有一些配套的工艺的成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走向运八的改型。我们现在基本上形成两大系列、三类平台的系列化发展,运输机我们总共发展了三个系列,最初运八原形机、还有后来运八70飞机、还有现在新型的运输机。
运八研制之初用途是作为军用运输机,但是它诞生之后起一直在民用的发展道路,经过不断的改进改型运八的生命力依然很强大,运八F是民用改型中最重要的一个系列。
中航工业陕飞董事长总经理李广兴:运八F这个型号是当时向中东运货样,就是做商贸的用的。中东需要给养,当时进行第一次改装,改成民机,我们叫运八F100,真正进入民用领域。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军事运输机技术在大踏步前进,诞生了一大批高性能的军用运输机。C5、C130是其中很典型的例子,这些飞机能够快速地将大量武装部队送到战区,真正做到全球部署、全球到达。目前的战争日益演变为后勤战,军事运达能力成为决定战争成败、决定性的因素。
海外战争、科索沃战争,美国就动用了大量的运输力量,自身力量不到整个运输力量一半还不到。运输力量是现在空军所必备的一个项目。
作为一款中型运输机,运八飞机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但是经过它逐步的改进、改型,现在的运八飞机已经可以在中国战略运输力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中航工业陕飞董事长总经理李广兴:国际上通用来看的话,一般大型一架匹配四到五架型飞机,目前我们国家最大的飞机就是运八飞机。
我国的航空运输能力并不强大,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与我国军事实力相对称的军用运输机,运八飞机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但是经过逐步的改进改型,作为一款经典的中型运输机,它必将在未来中国战略运输力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中航工业陕飞董事长总经理李广兴:运八的生命力体现在哪里里呢?运八就是因为不断改进、改型获得生命。实际上就是运八多个型号改进当中,对现在先进的航空理论跟航空技术,在不断改进当中逐步运用进去。我觉得运八飞机现在看的话,只要坚持不断改进改型,仍然有它的生命力。
2009年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以运八为载机空警200的亮相,预示著国产中型运输机迎来了新的朝阳。
作为我国运输机的一对好兄弟,运七和运八都已经走过了超过40年的道路。时至今日,这些被称为飞行的「骡马」仍在任劳任怨的完成著自己的使命。
三、中国军用大飞机研制需突破三大瓶颈
中国空中战略力量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中国航空工业必须提供适用且好用的大飞机。这也促使国家在军用大飞机的研制方面要跟上需求,填补空白,中国航空工业能否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成为关注焦点。
空军指挥学院陈洪教授:我们国家在航空工业方面投入是非常大的,多年来我们国家生产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航空器,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力逐渐强盛了,我们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交通工具的要求就更强了。我还有一个感觉,就是合资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大国,真正要使自己的国家成为自主强盛的就必须自主的研发、生产自己的项目,那么大飞机的研发生产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大飞机按照大小和用途分呢,可以分为远程的和中近程的,所谓远程一般都是航程在六千公里以上,中近程一般都是在六千公里以内,如果从军事上分,就可以把他们归纳为战略的运输机或者战役战术的运输机。如果按动力装置划分,我们还可以把这些大飞机划分为螺旋桨式和喷气式大飞机,我认为在中近程大飞机生产当中,使用螺旋桨可能比较经济、比较安全、比较合算,而远程的或者叫战略性大型飞机,大多数使用的是喷气式的发动机。
在载重量方面也有一些区分,大飞机的载重量要求是比较高的,中型以下这个大飞机它的载重量大概在5吨到40吨,那么大型的或者叫战略性大型的运输机它的载重量可以达到40吨到150吨,目前世界各国有一些大飞机,很多都是在军事领域当中使用。
比如说美国的C5A和C5B,它的载重量就可以达到131吨,C17它的载重量可以达到77吨,而美国人自己装备的C130,所谓大力士运输机,充其量也就是战术型的运输机,它的载重量只在18吨。俄罗斯在航空工业方面也有很多建树。
比如说俄罗斯人现在使用的伊尔76有军用的也有民用的,它的载重量可以达到50吨,应该说非常大了。从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发展,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趋势,就是其实俄罗斯人现在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它的航空工业、它的发动机生产、它的大飞机研发能力远远超过了一些西方国家,比如俄罗斯人很早之前就生产过一种大型的运输机,叫做安-225,这种飞机是生产过两架,它能够搭载重量有多少呢?它的最大载重量可以达到250吨,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600 吨,只不过它是为了当时在机背上拖运俄罗斯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只是专用一种运输机。那么250吨重量相当于什么呢?
我给大家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说一个空降兵他的体重加上他的装备武器弹药是80公斤,那么250吨的载重量说明安225飞机,它可以搭载3125名空降兵,这只是从数量上计算。我们说再大的飞机它也装不下三千多人,我们讲就是形象的比喻。说明俄罗斯人的航空工业技术是很发达的,他能够生产最大载重量,达到250吨这样的大型飞机,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我们国家过去也生产过一些小型的或者中型的运输机,比如说我们运七飞机,它的载重量可以达到五吨,我们的运八飞机载重量相对提高了,它可以达到20吨,巡航时间可以达到11个小时,巡航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660公里,但是我们国家那些生产运七、运八飞机,还不能远远满足我们国家现有的需要,比如俄罗斯的伊尔76飞机,这个飞机的载重量可以达到50 吨,这个50吨已经超出我们运八两倍多了。像搭载50吨以上的这种大飞机方向发展,向喷气式大飞机方向发展,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路线。
在发展大飞机过程当中,研发、生产有一些很重要的技术保障,而且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突破点,这些突破点作为我们的生产研发的单位来说,是很重要的。
首先当然是资金的保障,我们国家通过改革开放以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国家的财富,在世界金融危机条件下,我们仍然有著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强大的资金基础。那么这些资金我们是拿来买人家的飞机,比如买波音的飞机、买西方的一些大飞机,还是我们把它拿出一部分作为我们自己研发、生产,用这些资金来培育、培养我们自己的航空工业研发人员,我感觉后一条更好。
那么在技术保障方面,要突破的更多了,首先是材料技术,这个大飞机的生产和其它一些战斗机还不太一样,材料技术可能要求比较高,工艺水平要求也非常高,再有他的电子技术,尤其起落装置,或者起落技术。这里包括大飞机的起落架、包括大飞机起落架的轮胎,大家可以想一想,这架大飞机它的载重量要达到100多吨,如果算上飞机本身重量,全重达到200吨,那么他在起飞和着落过程当中它的起落架和起落架上的轮胎,所要受到的压力有多大。如果这个材料不好就会出现非常危险的事故,所以起落装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保障。
还有就是导航技术,我们国家有许许多多天气导航、地级的导航、空间的导航,这个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最关键的技术我个人认为就是动力技术,尤其是发动机,大飞机要能够安全地远航、大量搭载人员、物资、实时快速的机动、实时远程的空运和投放物资,那么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心脏系统就是发动机。生产发动机、生产大推力的发动机这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突破点,这个发动机的体积还不能太大,但是要求它的推力是非常大的,它要能够在巡航条件下,在最省油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远航。
要飞到八千公里、一万公里以外,所以对这个发动机的技术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也是我们在技术上要重点攻关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点。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我个人认为发展大飞机技术,对我们军队也是有非常好的作用。因为在大飞机生产、研发和使用过程当中,都会有一些军民共建、军民兼用的过程。即便这些大飞机它不参加军队的训练,在一些军事行动中它同样能够支持国家的军事行动。比如在1991年那场海湾战争中,当时美国人也用34架民航公司,为海湾战争输送美军和作战物资出动115架飞机,在整个美军空运行动当中,大型的战略运输机军用和民用的加起来有400多架,使用的非常得心应手。而这些军用、民用的大型运输机为战争行动提供十分有利的、最强大的技术保障,从这点上说,大飞机的发展对军队建设也是巨大鼓舞。
利用我们资金和那些兢兢业业航空工业科研人员,航空工业的工业生产单位,我们是能够在有限时间当中,为我们自己的国家生产出最有效、最实用、最好的大飞机。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