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生涯〈2〉

提升自己的灵性。 生命不在那么浓稠,那么灰暗。 轻快,透明,充满喜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年轻真好,遇到再难的事都能高高兴兴活下去,半饥半饱日子也让我们这些正在发育的身体渐渐的强健来。远离课堂远离知识,只留下一个本能,怎样把三餐饭吃好,村子里的狗老百姓的鸡,都成为男孩子们追猎的对象。每隔一阵总有那么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知青点热气腾腾的灶上炖着美味的猎物,大家吃的好开心,很无耻也很无奈。

    知青组里活得最滋润的算是亦兰了,这个女孩家境不错父亲是个文化人,给女儿起了这样一个雅致的名字。亦兰长的好,留海整齐地挂在光洁的额头上,皮肤细致的发着光泽,她细细地说着话,口里轻轻地哼着歌,少女的媚态十足。读书时她的成绩很差,因为班主任是她父亲的朋友,一切帮助和教育都在办公室里单独过招。亦兰坦然的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训斥那些比她好得多的同学。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短暂的中学生活划上一个句号,大家又回到同一个起点。

    亦兰毫不费力的就和村子里年纪相近的女孩们打得火热,在乡下象我们这样的年龄女孩子都已有了婆家。按照山里人的规矩,快出嫁的妹子们在娘家总要过一段倍受宠爱的日子,太冷太热不必出工,太脏太累的活也不让她们做,谁知道出嫁之后等待着她们的是什么呢。亦兰理所当然的加入了她们的行列,那一阵子她真的很漂亮,从箱子里掏出一件件绿色的衣服,绿格子,绿点子,绿碎花不停的替换,每一天都让别人感受到她青春葱绿的生机。她象一片绿叶在知青点里飘进飘出,手里常常拿着一些村民送给她的食物,有时是一捧香脆的山芋格子,有时是一碗放了鸡蛋的炒米茶。

    这枝燃烧的绿百合招来了男孩子的目光,组里有个叫本的男生,长得高大清秀却有一副女孩般的心肠。本的父亲是国民党的中层军官,解放前夕没有来得急撤到台湾,被当做战犯关进了监狱。本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没有正式的工作,靠拉板车赚一点微薄的收入,将儿子茹苦含辛的扶养成人。从小缺少父爱,社会歧视的目光,使本的个性格外的胆小压抑。
 
    有一天轮到亦兰做饭,她挑着水桶到村子外边的水池边取水,回来时要经过祠堂大门口近一尺高的门槛,她摇摇晃晃地跨过门坎,一条腿没有跟上,连人带桶摔在了地上,桶里的水泼了一地。本刚好从边上经过,他扶起了亦兰,看到她涨红的脸,柳叶般的双眼里泪水打着转,本默默的挑起水桶去了井边,从那天以后,轮到亦兰挑水的时候,都由本来完成。刚开始的时候还不太好意思,高大的本挑着那副应该在亦兰肩上的担子,自嘲地唱着“学习雷峰好耪样”大步的出了门。轮到本做饭的日子,亦兰也会理所当然的出现在灶台边上,他们的心思大家都看在了眼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