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携手,东亚共荣

把心事写在水上,让心碎无痕。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今天接洽了日本使馆的技术参赞。

他们是来帮助一个日本巨无霸公司寻找一种21世纪稀缺资源的。辗转通过与他们合作的本地人,找到我们求助,不过我们显然不是他们的正确目标,其实他真正要找的,是这里的华人商会。

在非洲的资源战争已经持续了很久了。自柏林会议之始,整个非洲除了埃塞俄比亚都被瓜分殆尽。西方的企业和军事政治联合体在新老帝国主义殖民者的强有力支持下,抢占军事要地,划分领地,极富战略眼光地对势力范围内的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并对领地内的富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

随着二战之后新老帝国主义军事力量的衰微,非洲诸国相继获得独立,欧美列强对原势力范围内的资源的直接控制已不可能,于是采取了利用资本和信息控制资源的新方式。资源企业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依据母国在殖民时代获得的资源信息,依靠原势力范围内不成熟的政治体制,组建官商买办企业,优先抢占富饶的资源产区。西方企业在这一百年的资源战争中,稳占上风。

东亚三国中,中国最先在非洲争取势力范围。中国自解放战争之后,努力争取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并争取进入联合国。在这种情况下,鉴于非洲国家的政治不成熟性,中国开展了免费援助和无偿贷款的外交,换取在政治上得到非洲诸国的口头支持。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和贷款,是不附带其它政治条件和经济要求的,也对非洲富饶的资源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兴趣。是以,中国进入非洲虽然最早,但是在资源战争中毫无作为。

韩国在非洲的争夺战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方式。韩国综合实力薄弱,在二战后的大多数时间不能保持强有力的独立外交,军事和政治上大多是作为美国附庸的形式出现。是以,韩国在非洲的存在,是以援建学校和传教的方式。这种存在,随着1998年到2008年的多次经济危机的到来,韩国自顾不暇,实力不断衰退,直至今日,几乎失去了影响和作为。

日本早期曾在非洲有所作为,在刚果也建立了一些项目,甚至建立了较大的资源企业,为刚果政府建筑大坝,大桥。日本的特点是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但政治和军事影响性弱小,这使得他的非洲雄心,缺乏强有力的政府后盾。美国虽然是日本的军事外交盟友,但在经济上一直把日本当作对手来防范,日本企业也很难独自在非洲拿到较好而又较容易开采的资源。上个世纪末,日本的资源企业由于发生大规模事故,被迫撤退,而随着广场协议后日本的长期衰退的到来,日本在刚果的影响逐渐地消失了。

时至今日,随着中国经济体的高速发展,资源短缺日益严重,中国也开展了争夺非洲资源的行动。在此之前,由于利益的驱动,大批的民间资本早已先期到达非洲,抢占资源。由于中国加入资源战争较晚,国有企业运转不灵,民间资本又得不到强有力的外交和经济支持,又遭到西方背景的团体的钳制,中国在刚果的资源战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只能夺得一些残羹冷饭。中国得到的资源区,大多是未经勘探验证的理论含矿区和富有资源但技术难度大开采成本较高的地区。

至于日本,由于本身在非洲影响不是很大,缺乏强大政治军事实力的支持,又遭到西方暗中的阻挠,一直也是举步维艰,找不到门路,处境远比中国艰难。

中国和日本和一衣带水的邻邦。历史上,每当中国强大的时候,日本就被迫收缩自己的战略,对大陆采取防御态势;而中国衰弱的时候,日本就会采取进攻大陆的策略。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和日本的世界观仅限于东亚一隅之地。蛋糕只有一块,一方分的多,另一方就剩的少。中国强则日本弱,日本强则中国弱。中日之间的和平只能依靠强权压制和地理阻隔才能实现。

而今,世界是全球的世界。中日之间的争夺,不必再局限于东亚一隅。而且,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浅浅的东海不再成为天堑;中国和日本,也不再是一方具有彻底压倒另一方的态势。东亚进入两强并立,枪口抵在互相眉心上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中日两国如若再追求建立在一方压倒另一方基础上的和平,则无异于痴人说梦。枪口一致对外,目标放得更远,才是中日之间的正确抉择。

在非洲资源争夺战中,中日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两国都面临着富饶产区已被老牌列强抢占的现实,两国都面临着西方的压制和阻挠,两国都有着各自的先天短缺和先天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中国的国家实力,人力资本和在非洲的传统影响结合日本的雄厚技术和经济实力,双方放弃历史积怨,携手合作,共同开发非洲的资源,则不失为双赢之举。中国更可以利用非洲的资源分配,换取日本在中日其它争端上的让步。

愿中日能借资源战争的契机,携手合作,则东亚和平共荣,指日可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