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管窥佛:千丈悬崖能撒手,不知谁是个中人(2)
第三个问题是佛教的五毒心。
佛教的五毒心是什么?
甲说:“吃、喝、嫖、赌、抽?”
不对。
乙说:“坑、蒙、拐、骗、偷?”
也不对。
丙说:“奸、懒、谗、滑、坏?”
更不对。
还有人说:“一定是阴、损、毒、辣、油!”
仍不对。
丁说:“那肯定是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了!”
恭喜你,还是答错了。
正确答案是:“贪、嗔、痴、慢、疑。”
贪。贪者趋其利,愚者不避死。贪有多种,一般人主要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对于修行者来说执着或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称之为贪。
在现代社会,后两贪基本不用太多考虑了,因为温饱问题解决了,“贪食”简直太没档次了,而我们的“娑婆世界”中有那么多诱惑,谁还有工夫去“贪睡”啊?就剩前三贪了。在世俗生活中,人们就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将贪欲很好地利用起来做生意,就应运而生了财物贿赂、性贿赂、名声贿赂。
前两中贿赂方式比较常见,名声贿赂相对少见些,但也却有其用。当年的厦门远华案,赖昌星一伙想拉拢海关一副关长,但该副关长并不贪图财色,无从下手。经过详细考察论证,赖昌星一伙发现这位副关长还是有贪心的:他贪名。于是频频请热爱书法艺术的该副关长题字,并广为宣传,给他在书法界扬名立腕,慢慢地这位副关长就上钩了。现在赖昌星还赖在加拿大希望继续过快活日子,而这位副关长,不知道在监狱里是否还有心情练习书法。
所以说:“有求皆苦,无欲则刚。”这句话不光指修行的境界,对世俗的我们来说,也应该是经常敲响的警钟。
嗔。简单讲,就是生气、郁闷、不快活。嗔与贪的关系就像电影《大话西游》里的紫霞和青霞,非此即彼:贪是为了追求快乐的境界而产生的念头;嗔是追求快乐追不到而产生的念头。
痴。不明事物的因果关系,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妄加判断,称为痴,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表现。比如现在正当红的某网络名人,长的样子像恐龙和猪的混合体,整个一猪身龙面像,自己非说像杨贵妃,还频频出来露脸、作秀。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可经常出来恶心人就是你的不对了。这就应该属于痴的范畴。
慢。看不起别人称为慢,是一种虚荣的心理,与痴相对应,痴是认为自己行、自己对,慢是认为别人不行、不如自己。
疑。就是无端的怀疑和否定,对于佛法相关内容有怀疑或迷惑也是疑。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毒心”,在此不多解释了。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木鱼。
木鱼曾经是佛教专用乐器,后来民间也有使用。和尚诵经的时候会用敲击木鱼的方式来掌握诵经节奏,这是一种木鱼,还有挂起来再寺庙斋堂外的木鱼,一敲这个木鱼,和尚就可以开饭了。如果你去寺庙看见挂起来的木鱼,可千万别当称腊鱼给吃了。
木鱼是怎么来的呢?《晋书 张华传》记载,吴郡临平岸塌方,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张华取四川桐材雕成鱼形击鼓,石鼓果然大鸣,声闻数里。这是木鱼的雏形。但张华并不是佛教徒,木鱼被佛教拿来用,主要基于其象征意义。
主流观点认为,由于鱼是不闭眼睛(当然,死鱼除外),所以把木头雕成鱼形进行敲击,用来警醒修行者的懈怠之心,集中精力念经,不要闭眼入睡。“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自警是和尚们之所以敲木鱼的宗教内涵。
后来也有改鱼为龙的,寓意鲤鱼跃龙门,表示从凡夫俗子也能成佛之意。另外,还包含这修习佛法的人会无牵无挂、像鱼儿水中游一样自由自在这么一层象征意义。这都可以看成自警之意的延伸。
关于木鱼的起源还是有一些传说的。《增修教苑清规》根据《婆沙论》说了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僧人生前不守规矩、不听老师劝导,死后托生为鱼身,背上长一棵树,水中风涛冲击,经常出血,十分苦痛。他师父渡海,碰见这条鱼,鱼对他老师说:“你不好好教导我,致现在我变成鱼了,我要报复你!”他师父问:“这个胖头鱼,你谁呀你?我认识你吗?”鱼说:“我就是你徒弟某某某啊。”他老师让他忏悔,又给做了个道场。睡觉时梦见鱼说:“我已脱鱼身,现在托生在寺庙前面,‘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那就是我。”师父果然看见一棵树,就把树刻成鱼形,悬挂警众。
还有人引用玄奘《指归曲》中的内容,说木鱼是这样发明的:
玄奘从印度回来,风尘仆仆的样子,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往长安走。有一长者丧妻,有儿仅三岁,后妈讨厌这个小孩,趁长者不在家,从楼上将小孩扔于水中。长者悲哀,摆了斋饭请客,正好遇到玄奘,便迎请入座。玄奘并不吃斋饭,说:“我走了好几钱里路,累死了,想吃点好的,你给我整点鱼肉吃吧,红鳟啊石斑什么的都行。”在座的人都很惊讶,私下议论说这和尚要杀生,整个一花和尚啊!长者要出去买鱼,估计也不大情愿。玄奘嘱咐说:“我要吃大鱼,别拿小的来打发我。”长者还真是一厚道人,果然出去弄回条大鱼,往菜板上一扔正要杀鱼,竟听见他儿子在鱼肚子里哭,赶紧弄出来,毫发无损。长者乐得屁颠屁颠的。玄奘说:“这小孩上辈子不杀生,故今虽被鱼吞,不死。”长者问如何报鱼思,玄奘说:“木雕鱼形,悬之佛寺,斋时击之,可以报鱼德。”
还有一个不知出于何处的传说,与《西游记》中的情景很相似,不知道谁模仿谁:
说琅琅鹅够,有一位和尚去印度取经,遇到洪水无法渡河。正发愁时,一条大鱼游过来说:“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我修行多年,今日您遇难我相助,您帮我问问佛祖我何时才能变为菩萨。”和尚满口答应。过了些年,和尚带着许多经书返回。归途又遇到洪水,正在发愁,大鱼又非常及时地出现了。大鱼游到河中心问道:“你帮我问了吗?”和尚说:“对不起,我忘了问。”大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抖鱼身,连人带书都给掀到河里去了。和尚被人救起,可经书却被洪水冲走了。和尚回到寺里后,非常生气,就仿做一个鱼头雕像,用木锤狠狠地敲鱼头。奇迹出现了:他每敲一下鱼头,鱼就张一次嘴,还吐出一个字来。和尚大喜,于是有空时就敲,没几年功夫,被水冲走的经书内容从木鱼的嘴里全部得到了。
上面三则只是传说,娱乐娱乐完了,不足为据。
还有人说敲木鱼原本不是用以警醒自己的,而是用来警醒鱼的。
鱼还要和尚来警醒吗?这事说起来也够话长的了,多长呢?大概七千年前吧,够长的吧?
首先还得说一个成语:“蓬莱仙境”,出自《列子 汤问》。
《汤问》里讲了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说渤海之东,有五座仙山,分别叫蓬莱、方壶、瀛洲、岱舆和员峤,都是神仙的根据地,山上的环境那叫一个美呀,简直美掉渣了。但是因为施工队偷工减料,仙山的地基打得不好,所以五座山经常在海上飘移,严重影响了神仙们的工作和学习等日常生活。于是玉皇大帝派人弄了十五只巨鳌来做地基,每三只固定一座山,总算把山给稳定住了。可惜好景不长,龙伯国的巨人路过,在这里垂钓,钓走了六只巨鳌,把岱舆和员峤两座山的地基给毁了,这两昨山就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慢慢沉入海底。两座山上的神仙一看老巢都被人给端了,赶紧去玉皇大帝那里告状。玉皇大帝虽然很生气,但六只巨鳌已经叫龙伯国的巨人给煮熟吃了,而且没有备用的巨鳌了,只好把龙伯国的人身材给缩小了,省着他们吃惯了嘴、跑惯了腿,还惦记着剩下的九只巨鳌。
后来用“蓬莱仙境”来比喻景色美好的地方。
美丽的传说吸引了无数人到海边来寻找神山,自秦汉以来,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名士都想寻觅仙踪。与列子同一个时代的庄子,在其著作也说过任公子“蹲乎会稽,投竿东海”钓鳌的寓言。《千字文》中的“均巧任钓”一句就说到了这位任公子,我们在后面相关部分会认识一下这位放长线钓大鱼的高手。
据说人们为了惩戒鳌鱼的失职,就用木鱼象征鳌鱼,并请和尚朝朝暮暮地敲打它,使它时刻保持警惕,防止被钓。这就是和尚敲木鱼的原始象征意义。
《汤问》中的神话故事,实际上背后是七千年前我国东部沿海发生的一次海水侵蚀陆地现象。考古资料表明,七千年前,我国东部沿海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侵,使浙东平原成了浅海,太湖以东尽成泽国,杭州市区变成个海湾。对于这种自然现象,当时的人无法解释,只好用想象去描述,用神话来记载。到战国的时候,经过列御寇先生的综合提炼和再创作,就产生了前面的故事。
将神话和现实对应起来,当时所说的渤海比现在渤海范围要大得多,包括我国东部所有海域,而蓬莱等没有沉没的三座仙山,实际上就是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沉到海里的两座,实际上就是现在的舟山群岛和嵊泗列岛。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还有说仙山对应的地点是在山东沿海的。
不管是警醒和尚还是警醒鱼,从前面的各种说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木鱼是中国佛教的特产,印度本土佛教应该没有木鱼的。
这个结论对吗?
不一定对。也有证据表明木鱼来自印度,虽然其证明效力不高,但也代表了一种说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中记载说,有一白衣问天竺长老:僧舍皆悬木鱼,为什么?答曰:用以警众。白衣又问:“为什么必须刻鱼,刻个阿猫阿狗多好看啊?”长老不能答。
天竺长老也够笨的,既然木鱼来自印度,他应该知道原由的,即使不知道也可以随便编一个,反正也没人知道。这是我们现代这些俗人不厚道的想法,出家人是不打诓语的,而儒家也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诚信问题上,现代人的水准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