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不可使盡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凡事不要過絕, 絕了別人同時也絕了自己。 

給人後路, 同時也是給自己。


 
宋朝的法演禪師有回說戒說: 
勢不可使盡,使盡則禍必至;

福不可受盡,受盡則緣必孤;

話不可說盡,說盡則人必易(易,生變也)

規矩不可行盡,行盡則人必繁。

這就是在警示我們,凡事皆不可太過極端、絕斷,當留點空間給自己或別人 

勢不可使盡

有人認為權力在握,吆三喝四,是人生最得意的事。更有些

人,更是乘勢而起,爭一時的龍鳳。而不知道,勢力一用盡災禍到來時,正如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後悔都來不及了。 

當勾踐剛剛滅吳稱霸時,其手下最大之功臣范蠡被封上將軍。然范蠡深知「大

名之下難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故功成時立即隱退,就和他的徒弟乘舟

而去,從此就不回來了。後來改名為陶朱公,以後因經商而致富。

范蠡曾派遣人寫信給文種,勸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越王為

人長頸鳥啄,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卻不願聽從,不久

果被勾踐賜劍而死。 

福不可受盡

有的人認為擁有了錢財,人生就很幸福。但是金錢若使用不當,往往是罪惡的來源。 

而今日社會上更有許多不知慈悲助人,只知守住金錢,他們雖然富甲一方,但

是因為不會使用金錢,「金錢」只會徒然增加他們的煩惱與業障而已!更有人

行樂及時,「有福不享人笑痴」。

但是他們不知道,福如果享盡,就算是天人,也會有「五衰相」的現象;更何

況我們這些博地凡夫,業深福薄,失人身易,得人身難。縱情財色名食睡,恐

怕易墮入地獄。 
  

話不可說盡

凡事要留個餘地,愈是憤怒的時候,愈是要克制自己,不輕易口出惡言,傷人傷己。佛經上說:「瞋火能燒功德林」

一時的怒氣,無心的言語,往往會毀掉多年辛苦培養的友誼與功德。 待人謙遜

包容,不驕矜,不恃寵,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要常常反省檢討自己的缺失,而不斤斤計較別人的過錯。寧可他人負我,我決不負他人,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能夠以如此寬容,體諒的心來對待社會生活的一切,擺在眼前的必定是一條坦蕩的大道。 

規矩不可行盡

但是有的人,發號施令,自以為威儀具足,唯我獨尊。卻不知道,好的翁姑,也不能不「不痴不聾」;調和君臣的宰相,更不能不「肚大撐船」。明察秋毫,戒律森嚴,往往刻薄寡恩,要明白,就算是佛戒也有開解。 
  
商鞅協助秦孝公變法,在極短的時間內,使質樸落後的秦國,變成威震天下的

強權,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少見的異數;但是,商鞅本人也為這個成功付出慘重

的代價。 
  
商鞅突破傳統,推行新政,卻遭到極大的阻力。原來秦國政府一向是雷聲大雨

點小,凡事因循苟且,未能得到人民的信任。 
  
為了改變人民的觀念,樹立政府的威信,商鞅派人在都城的南門,豎立一根三

丈高的木柱,並貼出布告說明:「搬木柱到北門的人,賞黃金十斤。」誰也不

敢相信天下會有這麼好的差事,沒有人肯去試。 
  
商鞅把獎金提高到黃金五十斤,但是人民仍然懷疑,不敢去搬。 
  
過了幾天,才有一個人半信半疑地來試,當他把柱子搬到北門時,立刻得到五

十斤黃金。 
  
這個消息立刻傳遍全國,老百姓才肯相信政府是言出必行的。以後商鞅所頒佈

的法令,人民都不敢怠慢,新法也跟著順利推展開來,這就是有名的「徙木示

信」的故事。 
  
老百姓都能服從法令了,可是許多權貴依然我行我素。 
  
有一回太子犯了法,太子自以為王位繼承人,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商鞅卻主張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如今太子犯了過錯,是他的老師管教不嚴,應該由

老師負責。於是太傅公子虔,太師公孫賈都遭到處罰,從此以後,就連貴族也
不敢隨便犯法了。 
  
此時的商鞅權傾朝野,功高望重,但是在志得意滿的時候,暗中忌恨他的人也

愈來愈多了。 
  
秦孝公去世,曾經遭商鞅懲罰的太子即位,就是秦惠文王。太傅公子虔大權在

握,為了報復當年受刑的恥辱,於是聯合其他怨恨商鞅的貴族,共同控告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