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今日意如何 — 和父亲谈诗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还是在父亲的病榻旁,架起一张睡椅,父子俩并排躺着,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亲近。

又开始了诗的神聊。

文革后期流传陈毅的七绝《梅岭三章》,其中第一首: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一九三四年,红军主力被迫长征,而陈毅因伤重,留在赣南的丛林里打游击。国民党百万大军压境,围追堵截,一小股“残匪”过着一种朝不保夕的流寇生活。以至于有了这一组梅岭三章。诗中表现出慷慨赴死的决心,为陈毅后来的败部复活奠定了精神基础。

这首诗最有气魄的是第一句“断头今日意如何?“,父亲撑起病体,开始激昂起来。

恍惚中,仿佛又看到父亲在昏暗的小屋里踱着方步,忽长忽短的身影在昏黄的十五支光灯泡下晃来晃去,嘶哑的声音一遍一遍在烟雾缭绕的空气里盘旋:“我们已到了十八层地狱,还有十九层吗?”

正是父亲这种超乎常人的勇气,激励着我们全家相濡以沫,度过了文革中那些风雨如晦的日子里。

如果用两个字来描述父亲的一生,那就是:

无惧!

近代的断头诗很多。夏明翰的那首简单,直白: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我一个,
自有后来人。

夏是中共早期领导人,此诗是他临刑前所作。写完,掷笔!气壮山河。

他的人格, 义薄云天,没得话说。他的主义, 见仁见智。又是另一话题。

回想起来,当年的那些英雄烈士,大多言行一致,视死如归。

比较特别的是汪精卫其人。他在年轻时有一首断头诗,也是掷地有声:

慷慨过燕市,
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当年的汪精卫也是一时英雄:谋刺皇帝老子摄政王载沣,失败, 旋即被捕, 等待赴死。此诗在死牢中完成,气势了得, 文采了得。

后来,汪又沦为汉奸, 中华民族的罪人。其中原委很难单纯用贪生怕死来定论。

《梅岭三章》的第二首也很精彩 :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诗中回顾了北伐,南昌起义以来的戎马生涯, 再一次剖白了自己的报国壮志。后面两句,既是勉励又象遗嘱。

陈毅写罢《梅岭三章》,藏于衣底, 继续节节奔命。

中国人把自己的母亲称为“家慈”,把父亲称为“家严”,恰如其分地表述了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总是威严的,深思熟虑的样子。虽然我和父亲有一些相似的爱好,但像这样无拘无束地谈诗论文,平生中还是绝无仅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