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强硬派:中国越来越不听话 应发动贸易战警告



据3月23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随着中美之间的相互指责连日来一步步升级,在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公开表示中国不会对美国可能的对华制裁行动“熟视无睹”后,中国决心在遭到制裁时进行报复的态度被认为一天比一天清晰。环球网上,签名反对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网民,22日已经超过2万人,多数网民支持中国政府坚持强硬立场。中国学者何伟文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美贸易战打响到底谁的损失更大,这很难比较,但可以肯定的是双输局面,美国输得肯定不比中国少。

在美国,舆论因汇率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实际上在发生分裂。逼人民币升值的目的被普遍视为有两个,一是增加美国的就业,二是减少美国的赤字。很多人认为人民币升值能解决这两个问题,但美国财政部前副部长弗兰克.纽曼和经济学家丹.纽曼通过一个例子说明的道理也被不少人接受:一部iPhone在商店里的实际售价接近300美元,新加坡制造了手机的中央处理器,美国则提供了触摸屏并保留了大部分利润。中国只负责最后一道组装工序,只给这部手机增加了4美元的附加值。如果对整部手机增加25%税收,导致手机涨价至400美元,那么消费者需求的减少会给美国企业造成比中国企业更大的损失。

一些学者透露,美国政界、智库界、学术界正悄然进行一场对华政策的大反思。尽管主流语径都承认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但对如何利用好对华关系为美国利益服务产生了巨大分歧。布什执政时期势力下降的对华强硬派开始复苏。他们认为,1972年以来美国一系列的对华政策是完全失败的。中国不可能像当初美国设计的那样经济发展后走上美国式的民主道路,非但不是这样,而且现在中国“越来越不听话”。美国要是继续这样下去,不可能实现奥巴马所说的“保持美国第一”的地位,迟早要被中国超过,还不如现在发动一场对华贸易战,毕竟现在美国还有实力和中国一拼。在这场贸易战中,美国可能会有损失,但中国损失更大,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知道美国的厉害。在强大的强硬派舆论优势面前,过去主张“接触中国”的一派显得沉默。因为在“美国优越论”的民族主义面前,再说中美友好、对华接触的话,可能被认为“政治不正确”。▲(●本报驻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特约记者 萧达 青木 孙秀萍 陶短房●本报记者 王跃西 魏莱 ● 汪析)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中国就“贸易战”奉劝美国 美若挑战必成大输家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称,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21日接受了该报采访,该报22日的独家报道标题就是:中国商务部长称若发生贸易战美国将是大输家。报道援引陈德铭的话说:“如果一些议员坚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政府不可能不作出反应。如果美国利用汇率开启一场新的贸易战,中国将受到损害,但美国人民和美国公司受到的伤害更大。”报道认为,“陈德铭的表态反映出中国领导层内部对美国试图施压中国人民币升值举动的恼怒”。

中国总理温家宝22日表示,他呼吁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要打贸易战、货币战”,因为这“于事无补,反而消耗力量”。在中美贸易关系高度紧张之际,路透社称温家宝的讲话“看上去意在给中美在汇率问题上的愤怒话语降温”。路透社称,北京昨天誓言,若美国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并施加贸易制裁,中国将报复。“这使围绕人民币汇率的争端愈加具有火药味”。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22日推波助澜。该报文章说,奥巴马花了一年时间彬彬有礼地劝说中国升值人民币,结果北京嗤之以鼻。奥巴马政府需要认识到,劝说中国成为公平贸易者的努力没有奏效。报道认为,在与中国的意志较量中美国仍握有王牌。奥巴马必须拿来用。4月15日财政部应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然后奥巴马应开始谈论对中国产品加征进口关税。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文章却不认为美国握有王牌。文章说,美国在中美贸易战中未必能取胜,即使能取胜,以目前两国经济交往程度之深,也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22日对《环球时报》说,如果中美发动贸易战,将是世界第一经济体和世界第三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这和当年日美之间的贸易战是不一样的,当时美国打日本,市场是单方面开放的,痛的是日本,美国没受到什么伤害。但现在中美是相互开放的市场,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战下来是双输的局面。(●本报驻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特约记者 萧达 青木 孙秀萍 陶短房●本报记者 王跃西 魏莱 ● 汪析)





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于北京时间 1999 年 5 月 8 日凌晨 遭北约轰炸后不到 12 个小时,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网站即遭到中国黑客的攻击。




2005年,达赖在窜访美国期间,曾与还是议员的奥巴马有过一面之交





太平洋上的美国航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