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 2010年4月23日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历史,人生天天新开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员,导演还是观众?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高盛首席执行官声称:美国证交会对高盛的指控将“伤害美国”


【纽约消息】据报道,美国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芬将于27日前往国会参议院作证。这预计将是布兰克芬首次就高盛欺诈案发表公开评论。

美联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布兰克芬将面对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并回答问题。这一委员会正调查大型金融机构在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中扮演的角色。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高盛前,布兰克芬已同意接受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问询。鉴于诉讼已发生,布兰克芬预计将回答有关欺诈指控的问题。

机构风险分析公司常务董事克里斯托弗惠伦认为,布兰克芬愿意在如此公开的场合回答问题,显示高盛试图变被动为主动。

“高盛无处可躲。如果我为布兰克芬提供咨询,将告诉他站出来讲话,”惠伦说,“证券欺诈指控难以证实,尤其是民事诉讼。所以我认为高盛在法庭上有一半胜算。”

报道说,高盛案关键被告、现年31岁的高盛副总裁法布里斯图尔届时同样将现身听证会接受问询。

高盛发言人和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拒绝评论上述消息。

【时事点评】如果您一直阅读《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那么,许多年来,相信您对我们对“美国高盛公司”的“特殊定位”将会印象深刻:

●奥巴马政府此次拿高盛说事儿,的确不简单!

事实上,在相关讨论中,我们一向认为美国政府其实有两个财政部,除了“美国财政部”之外,不论是从其人员背景、还是所扮演的角色来看,美国高盛公司都可以称得上是“美国第二财政部”。


由此可见,奥巴马政府此次拿高盛说事儿,的确不简单!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来阅读几则相关新闻。


美国中东特使访以 以色列总理提出巴以边界新方案


【综合消息】据英国媒体援引以色列《国土报》消息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23日与美国中东特使米切尔会谈之前,已向对方提出了有关巴勒斯坦未来建国与以色列边界划分的新草案。

此前,以色列曾提出过类似方案,但遭到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的反对。《国土报》称,内塔尼亚胡想用新的方案使对方回到谈判桌前。

该报道称,目前巴以双方的领导人都没有对此发表评论。据悉,美国特使米切尔将分别与两人会面,为重启和谈做出新一轮努力。

据报道,内塔尼亚胡目前正在寻求与美国方面达成一个协议,他希望用固定巴勒斯坦未来国界的办法来推迟有关犹太人定居点问题的讨论,以此避免以色列受到“侵扰”。

内塔尼亚胡还呼吁美国能够对叙利亚和伊朗采取更加强硬的政策,以减少以色列对两国威胁的担心。

美商务部初裁对从中国进口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税

【华盛顿消息】据报道,美国商务部22日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征收32.39%至98.37%的反倾销税。

美国商务部当天发表声明说,2009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价值约1.82亿美元。美国商务部已于2月24日初裁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征收11.06%至12.97%的反补贴税。

无缝钢管用于自来水、石化、石油产品以及天然气等工业用输送管道系统。根据目前的日程,美国商务部将于今年9月就针对中国产无缝钢管的反倾销案做出终裁决定。按照美国贸易救济案处理程序,在美国商务部做出终裁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也要做出终裁决定,之后,美国商务部才会发布反倾销令。

这是本周美国涉及中国的又一起贸易救济案。美国商务部21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铝型材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纠纷显著增加。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数量之多引发全球关注。对于美方的贸易保护主义举动,中方多次进行交涉,并要求美方恪守双方达成的共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希腊已正式向欧盟及IMF提出援助请求

【雅典消息】据报道,希腊财政部23日表示,希腊财长帕帕康斯坦季努已于当天正式向欧盟递交启动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救援机制申请。

据悉,帕帕康斯坦季努分别向欧盟委员会、欧元区成员国以及欧洲中央银行递交信函,正式申请启动救援机制。

【时事点评】我们先来关注这几段文字,原文分别是:

第一段: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23日与美国中东特使米切尔会谈之前,已向对方提出了有关巴勒斯坦未来建国与以色列边界划分的新草案。

第二段:此前,以色列曾提出过类似方案,但遭到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的反对。《国土报》称,内塔尼亚胡想用新的方案使对方回到谈判桌前。

第三段:该报道称,目前巴以双方的领导人都没有对此发表评论。据悉,美国特使米切尔将分别与两人会面,为重启和谈做出新一轮努力。

第四段:据报道,内塔尼亚胡目前正在寻求与美国方面达成一个协议,他希望用固定巴勒斯坦未来国界的办法来推迟有关犹太人定居点问题的讨论,以此避免以色列受到“侵扰”。

●“美以”意图暴露得最为清晰的一次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四段文字所表达的信息,在字面上看似非常凌乱,但就意图而言却异常清晰,可以说是自“美以领导人在公开层面互殴”、导致 “美以关系”陷入所谓“历史冰点”以来,“美以”意图暴露得最为清晰的一次。

●尽管这四段信息绕来绕去的,但要点其实就是两个

我们认为,尽管这四段信息绕来绕去的,但要点其实就是两个,一个是“以色列是否停建定居点”,二个则是“巴以什么条件下才可以恢复和谈”。

●上述两个要点又可归结为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上述两个要点又可归结为一个问题,即:巴勒斯坦、或者以色列是否愿意以“以色列停建定居点”为条件恢复巴以和谈;

●上述问题其实又可“分解”为“两个选择项”

如果考虑到欧盟的“地中海计划”与美国的“大中东计划”之各自战略需求,那么,上述问题其实又可“分解”为“两个选择项”:欧盟与美国是愿意将“以色列停建定居点、恢复巴以和谈”作为彼此间进行中东与南亚利益交换的条件?还是愿意将“恢复巴以和谈、实现巴勒斯坦建国”作为彼此间进行中东与南亚利益交换的条件?

●再谈“美以”之间的“双簧”及“各自打算”

事实上,在之前的点评中,针对“美以关系”所谓跌到了冰点的说法,东方评论员已经多次强调如下观点:

第一,在“美以关系几乎不保”、“媒体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暗示奥巴马是以色列最大灾难(内塔尼亚胡公开否认)”的背后,奥巴马与内塔尼亚胡“演”的是一场对手戏,他们面对“阿拉伯观众”,唱的是一段“受到以色列公开羞辱的美国正在为中东和平“沤心沥血”、而承受美国极大压力的以色列现政府则正在为其核心利益而誓死抵抗”的“双簧”。

第二,值得强调的是,迫使“美以以某种让步”实现中东和平、本身就是欧盟“讨好”阿拉伯观众、为自己招兵买马、实质性展开地中海计划的战略手段,而这也是要想得到欧盟的南亚配合,“大中东计划”就得向“地中海计划”兑现“中东和平进程”的原因的所在。

第三,我们认为,在本质而言,对“欧美”双方都一样,中东是否和平、能否实现和平,是一点儿都不重要,在地中海计划与大中东计划已经相撞(夹在叙利亚与以色列之间的黎巴嫩,就是“撞击的中点”)、欧元与美元已然接火(从迪拜世界倒债、至希腊危机的整个过程)的关键时候,重要的是能抓住地理上“既属地中海、又属大中东”、手中掌握有庞大主权资金、且在石油结算货币上拥有重要发言权的阿拉伯人的人心。、

第四,我们还认为,尽管“美以”一同表演着“双方领导人”几近互殴的“双簧”,但对表演双方而言,由于处境的巨大不同,内心也有着不同的打算:

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打算是:假如“受辱的自己”如此这般地“沤心沥血”也不能“感动”台下的“阿拉伯观众”以及“以色列社会”,令“巴以和谈”在“以色列最终同意暂停定居点计划(注:这是这起双簧中的关键脚本)”就可以恢复、甚至达成阶段性成果的话,那么,一旦形势所迫(来自欧盟、阿盟的压力),即便是以色列的核心利益,也“不是不可以”拿来“讨好”阿拉伯观众的。

而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打算则是,假如“誓死抵抗美国压力”的自己,也不能“欺骗”台下的“阿拉伯观众”与“以色列社会”,而令“巴以和谈”在“以色列最终同意暂停定居点计划(注:这是这起双簧中的关键脚本)”的条件下就可以恢复、甚至达成阶段性成果的话,那么,一旦形势所迫(当美国最终决定牺牲以色列核心利益以讨好阿拉伯人的时候),即便是“美以关系”,也“不是不可以”拿去“典当”以“另谋出路”的。

●最关键的是,欧、美、以色列都想忽悠“阿拉伯人”

因此,在“美以上演双簧”与“欧美皆在争取人心”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出,它们除了要忽悠各自国内的政治势力(在强烈抵抗之后才能期望得到理解)、彼此也都在忽悠对方之外(在强硬抗争之后才能期望对方让步),最关键的是它们都想忽悠“阿拉伯人(不是巴勒斯坦人,请大家注意体味)”:显然,只有将“美以”、“欧美”之间的这场戏演得像真的,才能期望“阿拉伯人”接受欧盟、美国、以色列人都愿意支付的条件,期望阿拉伯人.能接受“以色列停建定居点、恢复巴以和平,在此基础上,以色列再归还部分领土,从而立刻实现巴勒斯坦建国”之“化繁为简的中东和平”。至于什么难民回归、宗教圣地分割等其它麻烦问题,在实现巴勒斯坦建国之前,就不要再提了!

●“阿拉伯人”在外部支持下拒绝“被忽悠”

可问题在于,因为“阿拉伯人”在“其它势力中心(包括土耳其、伊朗等‘地方王’)”的支持下拒绝“被忽悠”,因此,这反过来又表现为“在如何实现巴以和平的问题上,美以之间、特别是欧美之间、阿拉伯与欧盟之间并没有最后谈妥”。

因此,在“阿拉伯人”的坚持下,即必须争取到阿拉伯人心,又必须实现中东和平(为地中海计划铺路)的欧盟,也就必须选择将“恢复巴以和谈、并按阿拉伯人的基本要求来实现巴勒斯坦建国”作为欧美彼此间进行中东与南亚利益交换的条件。

●黎巴嫩、真主党再次成为大国在“巴以问题”上角力的“外焦点”

显然,这又表现为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等沉静了好几年的“政治名词”,近日再次成为大国在“巴以问题”上角力的“外焦点”---众所周知,要求回归故里的巴勒斯坦难民、除了分散居住在众多阿拉伯国家,还相当部分就集中居住在黎巴嫩。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既然“阿拉伯人”拒绝“被忽悠”,而“有心停建定居点”的以色列,不久前曾经在这个问题上公开“羞辱”了美国副总统,时值美国中东问题特使访以,以色列又再次强硬强调“绝不停建定居点”(意在强调自己绝不会在难民回归、宗教圣地等更加核心的问题上让步),那么,除非被以色列总理称之为“以色列利益最大障碍”的奥巴马果真有本事逼迫以色列做出“较停建定居点更大的实质性让步”,否则,旨在争取阿拉伯人心的欧盟、与有心袒护以色列的美国之间,在“如何实现中东和平的问题上”就很难谈妥,欧美之间的中东与南亚利益交换也就很难进行。而后者恰恰是“美国南亚政策”所急需的。

更加关键的是,只要“阿拉伯人”总体拒绝被“欧美及以色列”所忽悠,那么,在中东方向,近来风头日盛的土耳其、叙利亚、埃及、沙特阿拉伯等“地方王”就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其中,由于土耳其、叙利亚更是与伊朗有心组建一个区域政治、经济合作组织,再加上“外部势力中心”的战略策应,这样一来,美国想压迫土耳其、叙利亚与伊朗拉开距离、在中东方向最大限度孤立伊朗的战略意图就很难找到着力点。

●如果华盛顿想避免这种局面,手边就有两个选择


值得强调的是,如果华盛顿想避免这种局面,手边就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就是:既然“受辱的自己”如此这般地“沤心沥血”也不能“感动”台下的“阿拉伯观众”以及“以色列社会”,也不能令“巴以和谈”在“以色列最终同意暂停定居点计划”的基础上得以恢复、甚至达成阶段性成果,那么,就不妨改变“戏路”,强压以色列做出“较停建定居点更大的实质性让步”。


前面说了,这原本就是与以色列玩双簧的奥巴马政府之“另外打算”。

●美国也可能改变“戏路”,选择在“巴以问题”之“外”、直接向欧盟进行战略妥协

第二个选择就是:由于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也有份“另外打算”,因此,如果不能强压以色列做出“较停建定居点更大的实质性让步”,或者,华盛顿觉得强压会造成“有另外打算的以色列”将“美以关系”拿去“典当”以“另谋出路(向中欧俄将获得更大话语权的、有中东国家参与的‘中东多边安全框架’寻求安全保护)”的严重后果为美国所不能承受,也可能改变“戏路”,选择在“巴以问题”之“外”、直接向欧盟进行战略妥协。

●不论是欧盟最想得到的、还是欧盟最想削除的、都能在“高盛”这两个字上找到切入点

显然,就目前而言,欧盟最想得到的就是金融话语权、最想消除的就是希腊危机。

绝非巧合的是,不论是欧盟最想得到的、还是欧盟最想削除的、都能在“高盛”这两个字上找到切入点。

毫无疑问,美国总统当然是美国统治阶层的“利益代表”。然而,东方评论员想强调的是,当今真正统治美国的是华尔街,而高盛又的确是华尔街的典型代表。

●奥巴马此番被迫拿高盛说事儿的实质是

因此,在我们看来,奥巴马政府此次拿高盛说事儿,起码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一,在核峰会上一无所获之后(注:以色列总理甚至不敢与会核峰会、担心遭到‘非美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群殴’),美国政府不得不拿高盛公司说事儿,说明奥巴马遇到了“不拿高盛说事就过不去”的“大麻烦”。

而奥巴马此番被迫拿高盛说事儿的实质是:被迫拿出“足够诚意”去与欧盟“讨价还价”、去与“北方阵营”、甚至“南方阵营”的主要国家“讨论”国际金融监管权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想强调一点,即:华盛顿这次拿“高盛”而不是拿“别的什么公司”说事儿,就是在强调“有足够的诚意”。有必要指出的是,“这种强调”已经有了“被迫强调”的性质。

●极其典型的“胡萝卜加大棒”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美国政府“只拿高盛说事儿”,又说明在国际金融监管权“让渡问题”的“相关讨论”上,它只是半心半意。

在我们看来,奥巴马在核峰会失败之后“才”拿高盛说事儿,且“仅”拿高盛说事儿,只不过“美国南亚战略”摆出了一副“有足够的诚意对欧进一步妥协”的姿势。对“欧盟的南亚政策”而言,这当然算得上是根胡萝卜,站在“美国南亚战略”的角度上,如此行事着眼于“利、诱”

然而,美国向欧盟伸出这颗胡萝卜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请大家注意,就在美国拿高盛说事儿的同时,刚刚因欧盟达成救援协议而喘了一口气的希腊危机又“准时地”紧张起来:一边是希腊工会又要组织民众上街游行,另一边则是美国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惠誉国际再次调降了希腊的信用等级。

毫无疑问,这可是一只实实在在的大棒子!站在“美国南亚战略”的角度上,如此行事则着眼于“威、逼”

因此,综合起来看,奥巴马在核峰会失败之后“才”拿高盛说事儿,且“仅”拿高盛说事儿,只不过“美国南亚战略”以“准备对欧进一步妥协”为手段,继续“威、逼、利、诱”欧盟与美国联手,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中国的“最新策略”而已。

显然,这种“最新策略”有着极其典型的“胡萝卜加大棒”特征!

●“真正控制着华尔街的”还另有其人

第三,前面说了,当今真正统治美国的是华尔街,而高盛又的确是华尔街的典型代表。但是,东方评论员还想强调的是,高盛虽然是华尔街的典型代表,但“真正控制着华尔街的”还另有其人,那就是在历次经济危机中、持续担当美国央行的角色时间长达150年的摩根财团。

●之前的一组观点与一组判断

事实上,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就曾经给出一组观点,即:

由于奥巴马在核峰会上几无所获,因此,”美国南亚战略“想通过这个侧面(以核威慑屈服伊朗国家意志,解构伊核之中欧俄战略协调)打破“连环劫(相关内容见之前讨论纪要)”的企图在一开始就受到狙击,如此一来,忠实地执行着美国即定全球战略“、特别是“小布什南亚战略”的奥巴马政府,大体上有三个选择:

其一,是下决心“整治”华尔街,下决心“让渡”部分国际金融话语权,以换取“中欧”对“美国解决金融危机一蓝子方案”的有效配合,防止美国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其二,继续对“欧盟南亚政策”进行“威、逼、利、诱”,如果欧盟继续不配合美国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中国,就下决心经济、或者金融攻击欧盟,即便中国(人民币)将因此而“渔翁得利”!

其三,继续对“中国的全球战略”进行“威、逼、利、诱”,如果中国继续不放弃“扶弱(欧元)锄强(美元)”的策略,就下决心“独自”经济、或者金融攻击中国,即便欧盟(欧元)将因此而“渔翁得利”!

另外,针对上述三个选择,我们也一并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即:

就目前而言,我们认为:

首先,美国选择其一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意味着“美元本位制”自动交权,因此,即便是奥巴马政府做出了“这种姿态”,也是“战略欺骗”的可能性较大,为的是尽可能地“投放变量”,尽可能地“收集参数”。

其次,我们判断,华盛顿下一步动作,仍然凭借其“美元本位制”的金融霸权、“石油美元结算制”的优势,在第二与第三之间频繁进行战略测试,为“最终选择攻击方向”尽可能地收集参数。

●拿高盛说事儿,只不过“美国南亚战略”的一种“战略欺骗”而已

在“第一”与“第二”的基础上,结合上面的“这组观点”、以及我们的判断,再加上“美以双簧”的不如意,我们不难看出这样几点:

首先,奥巴马在核峰会失败之后“才”拿高盛说事儿,且“仅”拿高盛说事儿,只不过“美国南亚战略”的一种“战略欺骗”而已----以“准备对欧进一步妥协”为手段,继续“威、逼、利、诱”欧盟与美国联手,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中国的“战略欺骗”而已。

●美国在第二与第三之间频繁进行战略测试,为“最终选择攻击方向”尽可能地收集参数

其次,在给希腊危机使坏的问题上,美国人的大体做法是:先通过美国评级公司连续调降希腊主权债务等级,从大幅拉高希腊政府筹资成本,逼迫希腊在债务的挤压下,被迫正式向欧盟及IMF提出援助请求,与此同时,美国评级公司穆迪、惠誉国际也再次“及时”调降希腊主权债务信用等级。

通过上述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记连环拳。

不仅如此,尽管美国始终不敢将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最新消息是,美国周四宣布再次推迟发布汇率操纵国名单),但是,核峰会之后,诸如“美商务部初裁对从中国进口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税”这类的小动作可谓是接二连三。

显然,这些是符合我们的判断的,即:在拿高盛说事儿、进行战略欺骗的基础上,华盛顿正凭借其“美元本位制”的金融霸权(这里突出地表现为美国评级公司为美国政策提供的贴身服务)、“石油美元结算制”的的优势,在第二与第三之间频繁进行战略测试,为“最终选择攻击方向”尽可能地收集参数、创造条件。

●奥巴马之所以要递上这根胡萝卜,有两个目的

在搞清楚上面这些之后,我们再回头去看“美国证交会状告高盛欺诈,指控他们误导投资者,而高盛公司则一脸无辜状”的画面,也就不难明白:这即有“挥泪斩马谡”的成分(在美国财政部与“美国第二财政部”的层面上),也有“演戏给人看”的成分(在美国政府与因金融危机、医疗改革案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走向割裂的美国社会层面上),还有“递上一根胡萝卜”的成分(在美国南亚政策与欧盟南亚政策的层面上)。

奥巴马之所以要递上这根胡萝卜,有两个目的:

其一,为的是继续对“欧盟南亚政策”进行“利、诱”,令欧盟配合美国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中国。

其二,为的是继续对“中国全球战略”进行“威、逼”,想迫使放弃“扶弱(欧元)锄强(美元)”的策略。

●华盛顿想“只”拿一个高盛说事儿,恐怕很难“蒙”住欧盟

而从美国对欧盟、俄罗斯“支付”了大量战略资源才换得的“美国版实质制裁伊朗案”终究即没有通过(因中国反对)、更没有“提前执行(因欧盟与俄罗斯不同意)”的情况来看,华盛顿想“只”拿一个高盛说事儿,恐怕很难“蒙”住欧盟,搞不好,还会像“美国版实质制裁伊朗案”一样,反被欧盟与俄罗斯所“蒙”,再一次“只付出、无回报”!

●俄罗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在这里补充一点,随着乌克兰与俄罗斯签定延长俄罗斯驻乌克兰黑海舰队租期的军事合同之后,美国向俄罗斯承诺的“乌克兰利益”基本交割完毕,但“美国版实质制裁伊朗案(实际是制裁中国案)”仍然没有拿到(没有拿到是正常的,因为中国不会同意),俄罗斯更是拒绝在联合国与伊核六方框架之外提前执行该制裁案(在乌克兰利益基本交割完毕之后,俄罗斯仍然拒绝提前执行,这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正是因为如此,乌克兰国内也就传出了反对派准备上街的消息、据说,亲美的乌克兰反对派这次准备上街的主要理由就是“反对延长俄罗斯军事基地的租期”。

不难看出,付出之后的美国人、正在公开地索要回报。由于时间的原因、俄罗斯并没有将“乌克兰交割”坐实,因此,我们也就注意到,俄罗斯方面对伊朗的态度较两天之前强硬得多,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显然,这就有点儿“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意思了,更何况还没有完全吃到嘴里、没有完全拿在手中!

●“整个讨论”将对中国构成巨大的战略压力

另外,站在欧盟(欧元)的角度看问题,有两个问题:

第一,美国终于将高盛公司抛出,这是令人鼓舞的(注:就是这个高盛,在制造希腊危机的整个过程中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但如果“最”能代表华尔街的摩根财团“不愿意参与这个讨论”,那么,欧(欧元)美(美元)之间的“战略互信”问题将无法建立!

第二,尽管有“第一问题”,但是,由于“整个讨论”将对中国构成巨大的战略压力,对欧盟向中国“索要”某些战略利益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欧盟(欧元)愿意“参与讨论”。

●再谈有“九尾猫”之称的雷曼兄弟公司的倒下

在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在美国次贷危机“不可避免地”转化为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在“将”美国金融危机“立刻扩展”为欧盟金融危机、以至全面冲击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让这家历经数次经济危机都能劫后余生百年老店、享有“九尾猫”之称的雷曼兄弟公司倒闭、清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因为别的,就因为雷曼兄弟公司的绝大部分客户都是“非美国投资者”,特别是欧洲的投资者。

●插手许多国家金融运作、掌握大量非公开内幕的“高盛公司”

显然,在雷曼兄弟公司已经“牺牲”、并成功地起到了将美国金融危机延伸至欧洲、并严重冲击中国等南方实体经济的作用之后,如果插手许多国家金融运作(比如高盛插手希腊主权债务金融衍生交易,并直接导致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掌握大量非公开内幕的“高盛公司”也倒闭的话,那么,其带来的政治、经济冲击力将远远超过“商业味道更浓“的雷曼公司。这一点,通过希腊危机,我们已经不难想像出来。


●为重新盘活陷入“连环劫”的“美国南亚战略”,华盛顿正在尽一切努力

而一旦奥巴马政府管不了华尔街,拒绝向“中欧”让渡部分金融话语权,一旦欧盟、中国也都因此而拒绝与美合作,那么,美国更深一层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就不可避免。

而为了避免走到这一步,在迫使欧盟、特别是中国做出让步、从而重新盘活陷入“连环劫”之“美国南亚战略”的问题上,华盛顿正在尽一切努力。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注意到,美国国空军研制的无人可回收空天飞机——X-37B轨道测试飞行器,22日晚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是继中国中段反导(C-NMD)“拆”了美国反导不对称优势的神话、沉重打击美国军事盟友的“信心”、严重动摇它们对美国的“忠心”之后,美国企图“重置”这些“信心”与“忠心”的最新努力(最近的一次努力,随美国最近一次NMD反导试验的失败而失败了。至于美国那个激光反导试验,就不必提了),然而,一如我们之前所说,即便是“X系空天飞行器”技术,也不具备不对称军事优势了。

因此,X-37B轨道测试飞行器试验,在“技术”上是可能成功的,但就其“军事、特别是政治目的”而言,很可能重走美国NMD的老路。

第二,我们也注意到,在美国的努力下,“北方”之欧盟、“南方”之巴西与印度,近来纷纷加入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大合唱,这对中国当然是个压力,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这些经济体”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在更大声音地要求改革国际金融体制,并罗列出一大堆理由“反对制裁伊朗”,这中间,即有“通吃中美”的因素、更有对“自己核心利益”的“真实取向”!这可不是美国一、二个战略让步,三、四次战略宣传就可以改变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法改变的!因此,这种“能吃中美”的心态,也是可以为中国所利用的。

●奥巴马、或者华尔街遇到了“非交出‘美国第二财政部’就走不下去的关口”

值得强调的是,中国也正是着眼于这一点,为了缓解自己的压力,近日全面拉高了“要求改革国际金融体制”的声调。谁都知道,世界经济的真正问题就是“美元本位制”,就“内心真实想法”与“核心利益的真实取向”而言,这种“对攻”的游戏真的要摊开来玩,“中美”之间,谁承受的压力更加巨大、更加真实,是任何一个明眼人都能想清楚、看明白的事情。即便是华尔街,恐怕也无法否认,不然,又怎么肯玩这出“挥泪斩马谡”!

在这里,东方评论员想再次强调,交出“高盛”,意味着奥巴马、或者华尔街遇到了“非交出‘美国第二财政部’就走不下去的关口”。也意味着华尔街虽“痛”、但却在“痛”中求生!对此,所有能从推倒“美元本位制”获得重大利益的力量,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才行。

因此,我们认为,美国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向欧盟、特别是中国施加战略压力的同时,自己也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有外、有内,内部的压力似乎更加巨大。这也就表现在拿到了医疗改革方案的奥巴马、必须向当初支持医疗改革方案的势力提供回报。

否则,奥巴马和政治生命就有可能提前结束。

显然,奥巴马眼下“最应该回报的”就是放手医疗改革案通过的华尔街、帮助华尔街度过难关(本质上讲,凭借一本新会计准则,华尔街金融永动机只是账面上度过了难关,随着时间的延长,问题较金融爆发之时更加严重),这显然与突然打击高盛形成重大反差。

然而,由于美国相对实力与绝对实力都下降到“必须拿出足够诚意”、才有可能为“美国南亚战略”赢得时间与空间,才有可能继续玩“华尔街老把戏”的地步,因此“拿”但“只拿”高盛说事儿,也就成了必然。

●有“万不得已,美国就准备制造‘雷曼第二’”的警告成分


也正因如此,首席评论员更是着重指出:在华盛顿此时拿高盛说事,表面上是强调“美国决心进行金融监管改革”的决心,实际上是“美国南亚政策”向欧盟南亚政策”递上一根胡萝卜的背后,也有“万不得已,美国就准备制造‘雷曼第二’”的警告成分。就此而言,奥巴马哪里有心彻底整治华尔街?即便有心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因为真正的华尔街老板是“摩根”。


“制造雷曼第二”的警告虽是一个“近乎无赖的要挟”,但却是值得“非美国家决策层”高度警惕的。

●下一轮“欧美”金融危机(或者金融战争)会是以高盛公司的倒下为引爆点吗?

至于具体要警惕什么?上一轮“欧美金融危机”是以雷曼公司倒闭为引爆点的,因此,“上述情况”是否会发生?特别是,上述情况如果发生,那么,下一轮“欧美、或者世界政治、金融危机(或者金融战争)”会是以高盛公司的倒下为引爆点吗?对这些可能性,我们应该有更多的考虑才是!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