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el: Messiah, HWV 56 - I know my redeemer liveth
I Know That My Redeemer Liveth
I know that my Redeemer liveth
And that He shall stand
At the latter day
Upon the earth
I know that my Redeemer liveth
And He shall stand
At the latter day
Upon the earth
Upon the earth
I know that my Redeemer liveth
And that He shall stand
At the latter day
Upon the earth
And though worms destroy this body
Yet in my flesh shall I see God
Yet in my flesh shall I see God
For now is Christ risen
From the dead
The first fruits of them that sleep
For now is Christ risen
For now is Christ risen
From the dead
I know that my Redeemer liveth
I know that my Redeemer lives
I know that Christ is risen
Yes, I know my Redeemer lives
在巴洛克时代多如繁星的音乐作品中,有三部以圣经中的救赎故事为题材的神剧,在音乐史上公认是永垂不朽的旷世巨作。他们分别是巴赫的《约翰受难曲》( 1723 年)、《马太受难曲》( 1729 年)和亨德尔的《弥赛亚》。因为创作者的音乐理念不同,这些杰作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巴赫是深具虔敬思想的路德教派信徒。他为了安息日的主日崇拜,而创作大型的清唱剧,所以他的神剧作品可说是一个虔敬的教徒对圣经的音乐诠释和对福音的深刻省思。相较之下,亨德尔的弥赛亚是可以在剧院演出的大众化作品,它客观地描写耶稣出生、受难和救赎的过程,将福音置于想象的舞台,并使圣经故事推向戏剧性的高峰。乐圣贝多芬并不因弥赛亚的大众化而轻忽他的价值,反而赋予最崇高的敬意。他说: “ 亨德尔是所有音乐大师中的大师,我对他只有五体投地,因为他能以最简单的音符达到最伟大的效果。 ” 单纯而大众化和精美而严整原来是对立的两个因素,弥赛亚最大的魅力在于将超越性的宗教理念与世俗化的美感圆满融合为一,使它在两个半世纪之后,仍能普受欢迎,弦歌不绝。
从1732年至1757年,亨德尔共留下了二十二部神剧,按拉森(Jeans Peter Larsen)的分类,这二十二首神剧可分为两大种五小类:[注]
......● 以圣经为题材的神剧
............1、英雄的神剧
............2、圣歌的神剧
............3、叙事的神剧
......● 非圣经题材的神剧
............4、清唱剧
............5、神话剧
以创作时间和分类来看,这五类的神剧大体上有一个创作的先后顺序,换言之,是由纯圣经题材的神剧,逐渐转向世俗神话的清唱剧。弥赛亚在拉森的分类中是属于圣歌的神剧,它的题材来自新、旧约圣经中对于耶稣诞生、受难和救赎的描述,以歌词编者詹宁斯的用意来看,其中潜藏着“反自然神论”的宗教理念。然而亨德尔巧妙地综合了意大利歌剧、德国受难曲、英国赞美诗和法国古典歌剧的各种表现形式,而以单纯直接而又平易近人的方式彰显动人的宗教情怀,因此弥赛亚的成功,完全在“平衡”美学原则的发挥。它是神圣与世俗,理性与感性,精致与平易之间的平衡,如今弥赛亚有多种表现风貌的原因在此,而这部神剧能超越时空,永垂不朽的根源也在此。弥赛亚为什么动人?当亨德尔写到哈利路亚大合唱时,他泪流满面惊呼:“我看见了天国和耶稣!”“至诚如神”,这是我们在弥赛亚创作过程中,所能印证的颠扑不破真理。
弥赛亚,意为 “ 受膏者 ” 。犹太人为王时,要受膏。这里是指耶稣基督降生为王,救赎百姓的意思。《弥赛亚》是亨德尔众多清唱剧中最受欢迎,流传最广,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清唱剧。至今每年圣诞节,西方许多国家都要演唱这部清唱剧。
清唱剧以合唱为中心,合唱曲占统治地位。合唱指引了音乐的戏剧性的发展。亨德尔掌握了合唱写作的全部技巧,能做出极为多样的音响效果,灵活自如地用合唱来表现悲哀、快乐、愤怒和激情;能用合唱来表达崇高的思想和感情,能用合唱来表现田园风光、自然景色。有时极强,有时极弱。在加强运动时,就用复调手法来写,复调与主调手法交替使用或结合使用。这一切,亨德尔在《弥赛亚》中都做到了得心应手,创造了无比崇高的境界。
柴科夫斯基说: “ 亨德尔处理声部的技巧是无与伦比的大师,他向来不勉强使用合唱的声部手段,从来不超过声区的自然范围。他在合唱曲中创作出其他作曲家从来也做不到的绝妙的宏伟效果。 ” 《弥赛亚》共 57 个分曲,其中混声四部合唱廿首,混声五部合唱曲一首。清唱剧《弥赛亚》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耶稣诞生的经过,叫《预言与成就》;第二部分表现耶稣传布福音以及受难的经过,叫《受难与得胜》;第三部分是写耶稣复活的事,叫《复活与光荣》。每个部分都以合唱曲作为结束,最后在壮丽宏伟的赋格大合唱《阿门颂》中结束全曲。
亨德尔以他虔诚基督徒的心灵和娴熟精湛的技巧给我们塑造出“救世主”的崇高形象,从而永远地印在每一位听众心灵中。在后世,他的《弥赛亚》光芒四射,超越了时空,在更大范围中发挥它巨大的影响。
(摘自:verycd http://www.verycd.com/topics/79273/ http://www.verycd.com/topics/281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