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北京--燕园 (上) 正史

风起风平,疯来疯去,风过留痕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回家找了一翻,似乎出国时带来的唯一一张照片就是全家在"一踏糊涂"边上照的,那就遥望下燕园吧。

说咱自己的趣事前,先抄段正经的关于燕园之来历。现在北京大学所处的燕园前身是一所私立的教会学校:燕京大学。燕大建于1919年,当时是由几所教会学校合并起来而成的。开始校址在崇文门内盔甲厂。后来当时的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前后奔波买下了现在燕园这块校址。这块地方当时是西郊篓斗桥明代米万钟家勺园的旧址.  50年代,院校调整合并。燕大解散,员工分到北大,清华等几所学校,校园划归给北大。下面是我抄来的两段历史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7680a6d86d200381
).

 “勺园在清华园的西南面,在海甸的北面,在圆明园废址的正南面,东面是城府村。地址极好,交通较清华园更好,为去颐和园必经之路。不过当时虽说是旧家名园,但年代久远,早已荒芜,木石无存,只有进门后一座石桥,是勺园旧物。司徒雷登看中了这里,但这却是有主的,是当时陕西督军陈树藩的私产,原是为其父退居林下,颐养天年之用的。司徒雷登为此去了一趟西安,因西安教会圣公会西安中学校长董健吾的介绍,找陈树藩,想以三十万两银子的代价购买此园。因在易俗社听秦腔,认识了两位老人,一位就是陈树藩父亲,婉转说明此意,陈父未置可否。不久陈树藩请客,慷慨秉承父意,将勺园送给燕大,不过有两个条件,就是在校园内为陈父立块纪念碑,另外将陈树藩创办的存德中学作为燕京大学的附中,每年可以保送五十名学生上燕大。如此司徒雷登大喜过望,双方欣然达成协议。

 燕大有了校址,便积极由美国著名设计师设计营建,完全用宫殿式建筑,不几年,在未名湖畔,一所美仑美焕的新学舍便建成了。全校共占地七百七十余亩,其中勺园旧址占三百余亩,另外尚买进了徐世昌的鉴春园、张学良的蔚秀园、载涛的朗润园。全部建筑费用,一共用了三百六十多万银元,建成六十六幢建筑物。一时燕大校舍、协和医院、北平图书馆先后建成,成为鼎足而三的宫殿式建筑群的样版,不但誉满全国,而且引起世界建筑界的注意。

钱宾四先生《师友杂忆》记燕园、清华园道:

 “燕京大学一切建筑本皆以美国捐款人姓名标榜,如“M”楼、“S”楼、贝公楼,今虽以中文翻译(按即穆楼、适楼),论其实,则仍是西方精神……天津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冯柳漪,一日来访,告余:‘燕大建筑皆仿中国宫殿式,楼角四面翘起,屋脊亦高耸,望之巍然,在世界建筑中,洵不失为一特色。然中国宫殿,其殿基必高峙地上,始为相称。今燕大诸建筑,殿基皆平铺地面,如人峨冠高冕,而两足只穿薄底鞋,不穿厚底靴,望之有失体统。’余叹为行家之名言。

 “屋舍宏伟堪与燕大相伯仲者,首推其毗邻之清华。高楼矗立,皆西式洋楼。然游燕大校园中者,路上一砖一石,道旁一花一树,皆派人每日整修清理,一尘不染,秩然有序。显似一外国公园,即路旁电灯,月光上即灭,无月光始亮,又显然寓有一种经济企业之节约精神。若游清华,一水一木,均见自然胜于人工,有幽茜深邃之致,依稀乃一中国园林。即就此两校园言,中国人虽尽力模仿西方,而终不掩其中国之情调。西方人虽亦刻意模仿中国,而仍亦涵有西方之色彩。余每漫步两校之校园,终自叹其文不灭质,双方各有其心向往之而不能至之限止,此又一无奈何之事也。”


----------------------

1921年—1926年,曾为多座在华教会大学进行过设计的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年—1954年)接受聘请,为燕京大学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建筑群全部都采用了中国古典宫殿的式样。
  燕京大学的东西轴线以玉泉山塔为对景,从校友门经石拱桥、华表(取自圆明园废墟),方院两侧是九开间的庑殿顶建筑穆楼和民主楼,正面是歇山顶的贝公楼(行政楼),两侧是宗教楼和图书馆,沿中轴线继续向东,一直到未名湖中的思义亭,湖畔还有博雅塔、临湖轩。东部以未名湖为界,分为北部的男院和南部的女院。男院包括德、才、均、备4幢男生宿舍以及华氏体育馆。女院沿一条南北轴线,分布适楼、南北阁、女生宿舍和鲍氏体育馆.

-------------------------
照片取自网络

 



 




----------------------------------------------------
北京屯老乡回帖:

青衣07
图片好美。燕园不但充满学气,看着还是块风水宝地:)

湮兮雨兮
顶顶顶 ~~~~~~~~~~~

凡人小事儿
才子佳人的发源地,只不过我智力有限没考上(就没敢报名,哈哈),从前羡慕他们,喜欢北大的气氛,不过后来就不太羡慕了,很多人有智商没情商!!

垂杨柳
呦,你全家在"一踏糊涂"边上照的照片在哪呢? 怎么没看见?

还是没笔名
八十年代的北大学生 - 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fpxjz
     想了好几天,也保不准,知道他们左边肯定是毛主席像。印象中有毛像的就西门办公楼前和图书馆前。但印象中西门的建筑都是红色的,而且路没那么宽。图书馆前没印象了。

月城
谢谢介绍燕园的历史,等下篇。

蒙老乡
在北大混了八九年,还真没注意这些历史故事,惭愧。多谢介绍!

加州花坊
谢一休。

北京板奶奶
挖一修太厉害了
真的是给俺上了堂历史课
图文并茂写的真棒
俺也等看下集

Barbara
谢谢介绍

群思
过去中国历来轻商,有独特的审美观,现在全球一统在“商”下了,特色也就逐渐消亡了。

丹草
这地方看着眼熟……

jiatingfunv
顶!

走马读人 发表评论于
那张俯视照新鲜, thx!!!
Now, this beautiful campus and garden is surrounded by commercial buildings.
fpxjz 发表评论于
还是没笔名那张图是北大图书馆东面的照片,图书馆周围更多的照片可以在下面的链接里看到。
http://groups.wenxuecity.com/discussion.php?gid=1028&pid=13434

至于现代中国和西方建筑,都是以商业实用性建筑为主,真正算得上艺术品的都不多。至于哪些更艺术,就看每个人的不同欣赏观点了,就象北京新建的大蛋壳,有人称道,有人批评,都不足为奇。
青柏 发表评论于
看到还是没笔名的偷偷回帖了哈。
HiSMT 发表评论于
楼下,只能说明你自己的水平低下,或是内心自卑使然。

不说中国建筑的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就北京皇家园林这一点,亭台楼阁,湖光山影,如画的意境,国外就没有比的上的。

如果你的欣赏水平仅仅是对着玻璃盒子楼崇拜的层次,最好先提高一下自己的建筑修养,再评论也不迟。
ollie 发表评论于
回复beauty-hua的评论:
好像并不觉得国内的建筑水平高到哪里?既欠美观,艺术性更是谈不上。
乐乐逍遥 发表评论于
那张照片当然是北大图书馆的正门前面,后面的楼是电教楼。
delilah 发表评论于
这地方看着像是图书馆前面的广场,原来有座主席象,后建新楼取消了。如果图片在大些,可以更肯定些。几年前回去看,图书馆前的广场变小了,新建了百年纪念堂,有些不伦不类,还是喜欢老的广场,很大。
beauty-hua 发表评论于

补充一下:
我一位ABC(美国土生华侨)建筑师朋友几年前到国内工作。他可是美国顶尖名校毕业,还在大公司工作很多年有执照的美国建筑师。那时美国建筑业开始大批裁员,大概除了到公司刚建立的中国分行外别无选择。
结果:他怀着满腔热情但不到一年就回来了。在国内做什么都得认识人,没有足够人事网就算是强龙也不敌地头蛇。况且国内优秀建筑人才实在是太多了。他后来还是老老实实回美国重头来过啦!
beauty-hua 发表评论于

ollie,国内建筑界人才太多了!
传统建筑有设计大师张锦秋; 高科技设计有大批中外合作事务所.
ollie 发表评论于
中国缺乏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在国外有才能的建筑设计人才回国工作应该前途无限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