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症 (3)
具体到H先生,看看我这个心理治疗的学徒是怎么做的。为了保护病人的隐私,病人的具体情况我就不介绍了。我首先按照DSM4 TR的诊断标准确定H先生符不符合自恋症的诊断标准。结果是不符合,仅仅能诊断自恋症倾向。自恋症倾向如果影响了病人的家庭和工作也需要治疗。我把我的诊断和看法告诉病人,我可以感觉到他非常高兴。因为这是他最期盼的结果:没有严重的病症,但还是需要医生帮助。这么一来,Rapport(医患关系默契和谐)就往前走了一步。在心理治疗中,这种默契非常重要,有了良好的默契,就有了很好的开始,甚至可以老气脸皮很夸张地说已经成功了一半。
怎么进行心理治疗,初学者都喜欢凭直觉给建议。这其实是个大忌。如果你刚听到病人几句话就能想到一个解决办法,估计病人自己早就想到过,也试过了。即使他自己想不到,他的朋友和家人大概也跟他提出来过了。如果他不肯听朋友和家人的意见,凭什么他会听一个才见过没有几次面的心理治疗医生的意见。医生不是上帝,医生没有先知先觉,医生也不是全能的。医生也不是预言大师或深山高人。心理治疗的要点在于倾听。只有通过认真倾听才会深入了解病人为什么会有现在这样的想法,情感和行为(这是CBT Approach);才会了解病人深层的恐惧(Fear)和欲望(Desire)(这是Psychodynamic Approach)。
比如,病人说她不愿意离开家门,如果你不深入了解就不会了解病人这么做的原因,提出的建议也就无效。同样一个不愿离开家门原因可能完全不同。有的人是因为家里太舒服了,沉溺在家里喝酒或打游戏;有的人是因为曾经被人在街上抢劫过而焦虑恐惧不敢出去;有的人是因为抑郁没有动力做任何动力做任何事情;有的人是因为听到上帝告诉她必须在家等着外星人来向她传递重要使命。对于酒精成瘾的,治疗是参加戒断治疗;对于焦虑症可以给予抗焦虑药物和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py),对于抑郁症可以给予抗焦虑药物和认知行为疗法(CBT);对于有精神症的则要给予抗精神药物和支持疗法(supportive therapy)。
我对H先生的办法就是这样,开始心理治疗后第一次治疗主要听他谈他的童年,特别是他的父母。第二次主要谈他的婚姻。第三次主要谈他的工作。当然,这些内容都交织在一起,不可能分得那么清晰。除了听,也要根据谈话的进程,适当地问一些问题,用自己的话复述或总结一下病人刚刚谈过的内容,以确认自己的理解没有偏差,也向病人表明自己有兴趣听而且能够真正理解。在这个收集信息的阶段,不是完全不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给病人建议,但是,这些都要少做,要留待以后再做。即使是在将来,理想的做法也是通过问问题让病人自己思考,自己说出你要给的建议,这样病人才会觉得那是自己的想法而真正接受。
记得在做科研时,有时候给老板讲一些关于实验设计的想法,老板常常觉得还是自己的想法更好更值得一做,对我的建议不太重视。但是,过了几个月,老板跟我谈工作,说是我们下一步要做这个那个实验。我一听,这不是我几个月前跟老板提过的Idea吗。咱想事情不把人往坏了想,不认为那是老板故意把我的想法据为己有,而是认为老板不知不觉把我的想法在脑子里反复想过,终于自己想明白有些实验值得一做。老板不知不觉中把别人的想法当成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有的老板真的故意把自己手下人的Idea当成自己的idea,不给自己的手下人Credit,那是老板的人品太差。作为手下的,想了那么好的Idea出来却得不到Credit,也会很生气。
在做心理治疗时,情况就不同了。作为医生,我们一点儿也不想要Credit,我们不去争哪个建议其实是我们提出来的。如果病人觉得那是他自己想出来的,那正是我们想达到的治疗效果。因为这样一来,他觉得那是自己的想法,就更会去照着那样的想法去做。另外,能够自己相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能提升病人自己的自信心。我们医生甘愿做幕后无名英雄。
我在给病人进行治疗的时候,经常这样说,“其实,最终想明白的是你自己。我们做治疗师的有点儿象一面镜子,或者是一个Teddy Bear。你就对着这个Teddy Bear自言自语,整理自己的思路。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掌握在你的手中。你自己做自己的决定,自己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承受自己决定的后果,不管是好是坏。”
是好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