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声音的放置。中,低音可在眉心,面罩,效率较高。高音时应轻柔的后移到软腭的穹顶,使声音聚焦于脑后。这是因为中,低音以胸声为主,而高音依赖头声。唱柔和长音时可让字音“粘”在软腭顶,这点
与音高无关。
二 打开喉咙。舌,软腭如发英文“ng”的位置;提面肌,口角向上,上唇外翻;下巴在保持松弛的同时积极向下,向前打开;喉头,口底下降。
三 打开胸廓。前颈长,后颈短;两肩自然下垂,后拢;抬胸,胸小肌保持张力。
四 呼吸支持。横膈放松,“坐”在腹腔脏器上;吸气时,腰腹肌舒张,腹腔脏器下降,横膈也跟着下降
;反之,呼气(即发声)时,由腰腹肌推动横膈上升。强调腰腹肌是因为挂在横膈底的腹腔脏器质量大惯性大,若无强大的腰腹肌参与,单凭横膈的力量决难获得稳定的气息。具体操作上,用气宜轻柔,“抽丝式”,气息的支持点在小腹,“气从丹田来”。而吸气应该是自然,松弛,被动的过程。
五 平衡。唱任何字,音都不可干扰上述四点。头部换音,丹田换字。前者指低中高音转换时要保持声音高位置和打开喉咙;后者指换字不可影响打开胸廓和呼吸支持,每个字在意念上都应始于丹田;注意力应放在歌曲意像上,切不可放在唱出来的声音上。
六 关闭。唱高音时,声音的位置后移至软腭的穹顶,凭借(二)扩张喉腔;凭借(四)获得强大的气息;喉,口底,舌根应该是松弛的,不应有紧张,费力的感觉;让声音自由的从脑后投射出去。如果喉口舌总不能放松,不能用轻声唱出来,说明这个音对于你太高了。
有些感觉很难说得准,先记录下来,以后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