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梁羽生笔下的卓一航与练霓裳的悲剧(节选)
作者:竹影兰魂
谈及武侠小说,不能不谈梁羽生。作为新武侠小说的一代开山鼻祖,梁羽生先生以新的文艺观念、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创作手法将武侠小说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开拓了武侠小说新的天地、新的境界。他以他天马行空般的头脑向我们描绘出多少美丽动人的传奇;他以他鬼斧神工般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多少的经典难忘的角色;他以他灵动诗意的文字带给我们多少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震撼。他的作品以悲剧见长,充满着悲剧的美感。而体验悲剧能使我们的心灵得到震撼;能使我们的生活得到启发;能使我们提高美的欣赏水准……总而言之,能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让我们更好的生活。而在他的作品中,最为震撼当数《白发魔女传》和《云海玉弓缘》。在此我将细读《白发魔女传》这部作品,用心感受此部著作中男女主人翁的人生悲剧,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导致此悲剧的缘由,从而感受悲剧的魅力。
一.悲剧人物
一剑西来,千岩拱列,魔影纵横:问明镜非台,菩提非树,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後世评!且收拾,话英堆儿女,先叙闲情。
风雷意气峥嵘,轻拂了寒霜妩媚生。叹佳人绝代,白头未老,百年一诺,不负心盟。短锄栽花,长诗佐酒,诗剑年年总忆卿。天山上,看龙蛇笔走,墨泼南溟。
一首《沁园春》道尽了一个凄美的故事,同时也写出了一个的至情至性的女子和一个多情的少年。
绝代红颜练霓裳
(一)悲惨的身世
她是孤苦无依的少女,她从小母死父弃,为母狼乳大,三四岁时才为其师凌慕华化收养,方有名练霓裳,并得其绝世武功的真传。
“昨夜群狼饿嗥,余仗剑出洞,忽闻女孩哭声,驱散群狼,在狼窟中,发现女孩,身驱赤裸,约三四岁,见余来惊恐万状,跳跃如飞,发音咿呀,不可辨识,噫,此女孩乃群狼所哺,岂非异事。余穷搜狼窟,见有衣带,已将腐烂,细辨之,字迹模棚可读,始知此女姓练,父为穷儒,逃荒至此,母难产死,其父弃于华山脚下,原冀山中寺僧,发现抚养,不意乃为母狼挈去。意得不死,而又与余遇合,冥冥中岂非有天意乎?因携此女回洞,决定收其为徒,仗其先天票赋,培其根元,授其武功,他日或将为我派放一异彩也。”[5]
这就是练霓裳,那个楚楚可怜的女子,她的悲惨身世注定了她将有着与一般人不一样的性情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都说环境是一个人成才的标志,暂不论此观点正确与否,但不可否认环境与一个人的一生包括性格等等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年孟母三迁为的也不过是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而已。
(二)绝烈的个性
她是陕南的剧盗,她是世人眼中的女魔头,她是绿林道上最忌讳的人物。其武功之高非常人所想,其手段之狠辣又使人闻风丧胆。然她又是美若天仙风情万种的少女。
在书中她的一出场便是不同寻常:
“忽然外面传来清脆的笑声,听似甚远,霎忽使到了门外,众人眼睛一亮,厅门开处,走进一队少女,前面四人,提着碧纱灯笼,後面四人,左右分列,拥着一位美若天仙的少女,杏黄衫儿,白绫束腰,秋水为神,长眉人鬓,笑盈盈的一步步走来。厅中群盗呆若木鸡,有几个更是面如死灰,瑟缩一隅,动也不敢动。”
这自是一个侧面表现了练霓裳的绝烈个性,她的绝烈个性最强烈的表现莫过于她的一夜白发。
第二十六回,练霓裳只身一人剑闯名山,只为寻得自己的知己卓一航。却未料得等待她的不是恋人的比翼双飞,却是恋人的犹豫和迟疑,更未料得等待她的将是一夜间青丝成白发。在面对昔日恋人之间的戏言竟一语成谶时她收起了伤心、收起了愤怒,收起了所有的爱恨情仇,今生今世再也不见,这世上也不再有玉罗刹,她将要去该去的地方。从此天山浪迹,从此成为真正的“白发魔女”。
“玉罗刹颓然倒在地上,脑子空空洞洞的什麽也不敢想。但见月月浮云飘过头顶,晓日透过云海,照射下来,丽彩霞辉,耀眼生撷。野花送香,林鸟争鸣,松风生啸,满山都是生机蓬勃,独玉罗刹的这颗心已僵硬了。浮云幻成各种形象,玉罗刹又恍惚似见卓一航在云端里含笑向她凝视。耳边响起了这样的声音:‘练姐姐,你的容颜应该像开不败的花朵。’‘痴人说梦,普天之下,那有青春长驻之人?……下次你见到我时,只恐怕我已是白发满头的老婆婆了!’‘到你生出白发,我就去求灵丹妙药,让你恢复青春!’这是玉罗刹与卓一航在明月峡吐露真情之时的对话。而今却是昔日戏言之事,今朝都到眼前!云影变幻,‘卓一航’又不见了。玉罗刹苦笑道:‘天下哪有灵丹妙药,今生我是再也不见你了。’”[6]
(三)美丽而哀伤的爱情
每个女人内心里都向往着爱情,渴望获得受人钟爱的快乐,即使是最强悍的女人也不例外。因为追求爱情,人生注定是一场不同于以往的旅行。在那以往的日子里,生活就好比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平静而安稳。而自从遇上了爱情,生活则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风不再平,浪不再静。
1.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相识)
杜甫的一首《佳人》,以其缠绵悱恻的笔调诉说了一个美丽女子哀伤的故事。故事的主人是一位绝色佳人,因战乱家道中落,见弃于其夫。尽管如此,她却并没有屈服于命运,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在空谷,与草木为邻,以清泉为伴。
而今这同样是一个事关绝代佳人的故事,故事与上边的有些许类似。且不说她同样有着异常悲惨的身世,单就其对于命运的那一份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相通的。这些暂且不表,我们且来看看而今的女主人翁练霓裳与男主人翁卓一航是如何相识的:
“洞颇深幽,卓一航行到腹地,忽然眼睛一亮,洞中的石板凳上,竟然躺着一个妙龄少女,欺花胜雪,正是在道观中所遇的那个女子,看他海棠春睡,娇态更媚,卓一航是名家子弟,以礼自持,几乎不敢平视。见她睡得正酣,又不敢将她叫醒,心想:若她醒来,岂不误会我是个轻薄之人,於几乎不敢平视!于是放轻脚步,走到靠近洞口之处,盘膝静坐,看外面雨越下越大,虽然心头鹿撞,想那少女颜容世间少见,但却连看也不敢回头去看。”[7]
幽深的黄龙洞里自此结下了一世的不解情缘,正是: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感君怜侬意,他日可相逢。
2.一别之后,两地相悬(相知)
那日黄龙洞一别,始是他日相逢的开始,于佛家的观点即是缘起。
第二次的相聚是在刀光剑影中,当日宫庭卫士郑洪台费尽心机说动卓一航与他联手布下七绝阵会会玉罗刹。却未料得原来此二人曾相识过,只是还不自知。至此,卓一航方得知日间古洞中相识的美丽的楚楚可怜的女子原是人人畏惧的女魔头玉罗刹。而此时,练霓霓本来是气定神闲,低鬟浅笑,没想秋波一转,瞧见那日洞中温情至诚的卓一航竟然伙同歹人围攻自己,忽地面色惨白,心里难过到极,两颗泪珠忍不住夺眶而出。恨声说道:“你,你……”
悲哉!那日相别原是祈祷相逢,没想相逢居然是此等场面。好在后来卓一航他慧眼识奸人,这才翻然醒悟,与她联剑杀敌。
第三次的相遇是玉罗刹担心卓一航,因而去探视,没想卓真的被官府逮捕,于是将其救出。但相见匆匆,很快一晚上过去了,卓一航便要上京操心家国之事了。此间二人虽在这个新月初上的晚上相谈到深夜方散,然二人之间的意识形态之差异并不可忽视,因为这即是日后悲剧产生的根源。
3.侬情自热,郎意难坚(相恋)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风流倜傥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在时间的长河中反复咏叹对于爱情的信仰,而此诗的这前半当是练霓裳此时此刻对于爱情的最好写照。只可惜,爱情不是等价交换,不是付出了就有同等份量的回报。
且看:玉罗刹若有所思,面色忽地一沉,道:“你说实话,你师叔是不是想把他的女儿许配给你?”卓一航嗫嚅说道:“他没有说过。”玉罗刹道:“你又不是木头,难道他的意思你也看不出来吗?”卓一航只得说道:“我看……也许会有这个意思。”玉罗刹冷冷一笑,卓一航低声说道:“我总不会忘了姐姐。”玉罗刹芳心一跳,这还是卓一航第一次对她明白表示。卓一航续道:“但我武当派门规素严……”玉罗刹秀眉一竖,道:“怎麽,你怕了?”卓一航续道:“若然我们不能相处,就算海角天涯我也不会忘记了你。我,我终身不娶。”
再瞧十九回:卓一航抬起了头,呐呐说道:“练姐姐,我何尝不想得一知已,结庐名山,只是,只是……”玉罗刹遁:“只是什麽?”卓一航心中一酸,半晌说道:“还是过几年再说吧!”玉罗刹好生失望,随手摘下一朵山谷上的野花,默然无语。
即便是卓一航托人带了三首小诗于练,在诗中也足可窥见二人在感情上是不平等的。“浮沉道力未能坚,慧剑难挥只自怜。赢得月明长下拜,心随明月逐裙边。”这就是卓一航自身的真实写照。而对于爱情,练霓裳则是热烈而主动的,不仅仅在心理上还包括行动上。于是就有了悲剧,叹,爱情的不平等谁能说不是一种悲剧!
4. 叹人生、几番离合,便成迟暮。(相别)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于是便有了二十六回的剑闯名山、红颜觅知己。霞辉幽谷、白发换青丝。
且说那日玉罗刹会见卓一航时,与武当同门发生了激烈争斗,双方均势不两立时忽地听得“玉罗刹又是惨叫一声,两眼翻白”青道人弄得莫名其妙,只听得玉罗刹哀叫道:“卓一航,是你,你也这样对我吗?”
你道是发生什么事了,“原来在玉罗刹削断黄叶红云的剑,几乎杀了白石之时,耿绍南在卓一航耳边大喝道:‘掌门师兄,你还不快救师叔?用暗青子她呀!膘,快!’把弹弓塞到卓一航手中,卓一航已入半昏迷状态,精神那容得如此摧残,被他一喝,如受催眠,糊糊涂涂的拉起弹弓,嗖嗖嗖连发叁弹,这叁弹被满场交汤的剑风震得粉碎,当然打不到玉罗刹身上,可是却打伤了玉罗刹的心!”[8]
“玉罗刹跳出山谷,伤心,愤怒,爱恨交织”,在极度的疲劳与痛苦中,她沉沉睡去,醒来临溪一照,竟是满头白发。自此便有上文中提到的远走天山,永不相见一曲。及此,我想起了张爱玲的一番话:“女人一旦爱上一个男人,如赐予女人的一杯毒酒,心甘情愿的以一种最美的姿势一饮而尽,一切的心都交了出去,生死度外!”这便是女子,至情至性的女子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多情少年卓一航
说起玉罗刹,我们当然的谈谈卓一航,姑且细细看去,究竟卓一航是何许人也!
(一)名门子弟
他的祖父乃刚卸任不久的云贵总督卓仲廉,他的父亲名卓继贤官至户部侍郎,他亦是声名远扬的武当一派的首徒以及新任掌门。
于家里,他自小聪明过人且又是卓家的单传,理所当然颇得家人喜爱。于武当,他资质异常,乃一代宗师紫阳道长的爱徒,遗命新掌门,万人爱戴和景仰。
这就是卓一航,倘若不是后来的父亲冤死,祖父伤心而死以及遇上练霓裳,他的生活就是这般前程如画,锦秀添花。他将和无数的读书人一样,一切的中心只为建功立业和荣华富贵。
(二)仕途、掌门还是爱情?
从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于是便有了选择,因为选择所以有了痛苦。《荀子•王霸》中写道扬朱到达歧路,放声大哭,因为在歧路必须选择。而选择就意味自我的承担,意味着只能获得一种可能性,而舍弃了其他无数的可能性。所以,选择的困境是人类终极性的困境之一。
对于卓一航,尤是如此,因此他的痛苦可想而知。
面对仕途、掌门和爱情,卓一航的选择是复杂的,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缘于他复杂的个性。
我们且来看看卓一航到底是何种性格:
1.儒雅、腼腆、矜持
最能体现卓一航儒雅、腼腆与矜持的是那日雨中的黄龙洞相遇,他因对睡在石凳上的练霓裳心生怜惜,便为其添衣,毫无轻薄之意。此时卓一航是练霓裳眼中的至诚君子,是那个儒雅的少年,他涉世未深,他心地善良,他对他人流露的是信任的眼光,他是她心中的向往。
2.犹豫、懦弱
卓一航的善良和正直有目共睹,不过他的犹豫和懦弱却也并不假。在上文分析的分析中
我们就可以看出。总结来看有以下几次突出表现了他的这种个性:第一次,黄叶道人为白石女儿议亲时他的口是心非,“黄叶道人想了想,笑道:‘以你的人才,当配才貌双全的淑女。那玉罗刹武功虽高,可是野性难除的强盗,我劝你不必留意她了。’卓一航道:‘弟子并无此心,师叔一再道及,莫非不相信弟子麽?’黄叶道:‘你是本门最杰出之人,身膺重命,我怕你误入歧途。’卓一航道:‘师叔放心,弟子还知自爱。’”;第二次,玉罗刹得知白石想将女儿许配于卓时与卓的一段对话:“卓一航续道:‘但我武当派门规素严……’玉罗刹秀眉一竖,道:‘怎麽,你怕了?’卓一航续道:‘若然我们不能相处,就算海角天涯我也不会忘记了你。我,我终身不娶。’说到後来,话声低沉,几乎不可分辨。”;第三次,玉罗刹有意与之结庐名山,他的心里活动是“除非我跳出武当门户,否则欲要与她结合,那是万万不能!何况我是屡代书香之後,父师遗训,也绝不能与绿林中的女魔头结合。”当玉罗刹再问时,他却说“还是过几年再说吧!”;第四次便是玉罗刹剑闯武当时,他原本是“我已打定主意,今後愿随姐姐浪迹天涯”、“今日是我的师父五周年忌日。等会师叔到来,我便禀告他们,待祭过师父之後,我便和你一同走下此山。此後地老天荒,咱们再也不分离了!”的,结果却在武当同门围攻练时一言不发,甚至于昏迷之中误伤练,致使其悲痛中一夜间青丝成白发。
3.多情或者无情?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面对师门和自己喜欢的人,卓一航选择了前者,由此他辜负了一代佳人。
一日,慕容冲为自己曾经的过错来拜访白石道人和卓一航,希望武当和玉罗刹和解,并劝解卓一航不要辜负了玉罗刹这个至情至性,有恩有义的奇女子。此举激怒了武当黄叶红云等一行人,也触动了卓一航的痛处,最终卓一航在慕容冲的直言一喝中清醒过来,不顾一切的下山去寻找玉罗刹。此时卓才明白这一生练霓裳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今生今世,若不见她一面,死难瞑目!”。
“雪花难冷故人心,海角天涯遥盼更情深!”这是卓一航在苍茫的雪夜吟咏出的对于练的痴情不改。寻至铁飞龙家中,从客娉婷口中得知玉罗刹因他而白了头发,他发誓“莫说她白了头发,即算鸡皮鹤发,我也绝不变心。海枯石烂,天荒地老,此情不变。皇天后土,可鉴我言。”果然,卓一航历经千山万水寻到了天山,却已是伊人不再,于是便有了他二问晦明师一回了:“弱水叁千,我如何明一瓢而渡?”晦明师合什答道:“本来无弱水,何必问浮沉?”
卓一航又问道:“假如西天路上本来没有雷音寺,唐叁藏怎样取碍?假如有雷音寺,永行不到又有何法?”晦明师道:“唐叁藏岂是为想成佛而取经?西天路上有没有雷音寺又有何关系?但求一心皈依,那计路程长短?”这一番机警对答,其实乃是卓一航为玉罗刹之事而请教晦明师。
此后,卓练二人有过几次见面的机会,但玉罗刹心灰已极,想起十多年来的波折,如今头发也白了,纵许再成鸳侣也没有什麽意思。玉罗刹的想法就异乎寻常女子,在她想和卓一航谈论婚嫁之时,便一心排除万难,不顾一切。到如今几度伤心之後,她觉得婚嫁已是没有意思,也就不愿再听卓一航解释,宁愿留一点未了之情,彼此相忆了!
天山上流年在暗转,但唯一不变的是卓一航的等待。时隔多年后,卓一航终究是还是选择了爱情,曾经辜负了伊人,终究拿一生去弥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