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少看中文电视,一时心血来潮,打开,正播《华人世界》,讲郎朗成功的故事。以前也看过一两次采访郎朗的节目。有人说他高傲,我觉得他在这个节目中的谈话还算朴实无华,长大了许多。
很高兴郎朗没有特别提到幼年时他爸爸那套“不打不成材”的教育方法。以前的采访,他总会提起并以此为荣。也使许多国内的家长们盲目效仿。有一个女孩告诉郎朗,她因为被打了四百个耳光而爱上了钢琴。郎朗说,没有人因为被打四百个耳光才爱上弹钢琴的。很好。兴趣是逼不出来的。郎朗总算也对社会负了一次责任。
成功的路没有一条是相同的。你打不出另一个郎朗来。
从郎朗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成功看出他渐渐地成熟了。他的父亲却不见长进。这位以“严父”为荣的父亲,最近的一句话是,“我们已经在美国打下了市场,现在是在欧洲打市场”。他以为儿子是商品吗?儿子是一个钢琴家,他老人家应该做的事是安静地坐在家里欣赏儿子的唱片,为这么有出息的儿子欣慰,而不是出来丢人现眼,出风头。不过,郎朗父亲一直以来坚持儿子是天才的执着,确实让人佩服。可以为儿子辞工作,可以每次在儿子不进步时都埋怨是老师的无能,也就不断地为郎朗寻求到了最优秀的老师。
郎朗五岁就在钢琴比赛上获得冠军,十一岁就在国际上夺冠。他算不算天才?我不清楚。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郎朗至少算一个勤奋的天才吧。去年在Ravinia Park看他的表演,因为距离远、周围嘈杂,无法用心领会。但可以看出他的演奏技巧已经很纯熟了,曲子不是弹出来的,而是从指间流动出来的了。
郎朗确实弹得很好了。但在美国,他的知名度还是很底的。如果不是几年前著名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的一场音乐会上,钢琴家安德鲁·瓦兹(André Watts)因病缺席,郎朗有幸做了替补,他的音乐生涯不会有这么大的转机。也因此,那些已经买好票的音乐界大师、大评论家们才得以欣赏到这个中国小伙子的精彩表演。之后,才有可能与国际著名IMG 演出公司签约,才开始了他的演奏家的道路。
可见,天才的成功也是需要机遇的。如果当初没有他的老师 — 著名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 院长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的极力推荐,就不可能成为大乐团的候补;如果André Watts那天没有生病,就没有今天的郎朗。或许还要耐心地等待着下一个机会的降临。
因为自己是做艺术工作的,我周围有许多认认真真作画、作音乐的朋友,其中有不少人都很有才气,他们的作品也十分精彩,完全不亚于那些挂在画廊里大卖的画;完全不比在台上的演奏家们演奏得差,但他们缺少了机遇,只能做“默默”的艺术家。我想,其他学科也是如此。
是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需要做的只能是努力地完善自己,准备好自己。机会只掉在有准备的人头上。这,算是郎朗成功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吧。
-------
附:
郎朗的成就(摘自“百度 百科"):
他是首位在22岁前就和世界所有著名乐团包括美国五大爱乐乐团和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合作过的音乐家。他创造了许多“第一”,堪称世界乐坛的一个奇迹:
他是第一个与世界所有主要乐团长期合作、并在世界所有主要音乐厅举办过独奏会的中国钢琴家;
他是第一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独奏会的钢琴家;
他是第一位在天安门广场演奏钢琴协奏曲《黄河》并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向全世界转播演奏实况的钢琴家;
他是第一位在纽约时代广场同时由七块大屏幕转播他与中国爱乐合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的钢琴家;
他是第一位在世界杯足球赛开幕音乐会进行演奏的钢琴家;
他是第一位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演奏十首不同风格钢琴协奏曲的钢琴家;
他是第一位担任联合国儿童和平基金会“国际亲善大使”的钢琴家,也是历来最年轻的;
他是第一位由施坦威钢琴制造商在其150年历史上以一个艺术家的名字命名产品系列的钢琴家;
他是第一位进入卡内基音乐厅董事会的中国人,也是其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并被列入“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家系列”;
他是第一位获得“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的中国人;
他是第一位获得格莱美古典音乐最佳演奏奖提名、并在颁奖仪式上演奏的中国人;
他的每张音乐专辑,都在全球古典音乐排行榜上名列第一;(这个我不敢肯定是事实)
他的演奏会长期在世界各地的票房雄踞第一。(这个我也不敢肯定是事实)
朗朗的不足 (摘译于“Wikkipedia"):
郎朗的表演也受到了一些评论家的批评。他的表演风格被认为是“不够流畅和做作”(Piano Concerto No. 2; Paganini Rhapsody: Music: Sergei Rachmaninov, Valery Gergiev, Mariinsky (Kirov) Theater Orchestra,Lang Lang)。还有“实在枯燥”、“不好”、“没有前途” (Classics Today.com)。 一些评论家感觉他的弹奏粗俗,缺乏敏感性而给了他一个外号“Bang Bang" (McDougall, Christopher. "Bang Bang." Esquire; Dec2005, Vol. 144 Issue 6, pp. 210–11, 2p, 1c)。另一些人描述他的表演“不成熟”,尽管表扬他“以年轻的声势征服了观众”(Ross, Alex. "The wow factor", The New Yorker, April 2, 2007, Vol. 83, Issue 6.)。。。
众所周知,郎朗的演奏带着夸张的举止和面部表情,这个风格影响了他近期的表演,而受到批评。但也有人认为这种“动态行为”也“很有趣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