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诗篇一一○篇

在我右边

诗篇一一○篇一至三节

    大卫的诗。

        1耶和华对我主说:

        你坐在我的右边,

        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

        2耶和华必使你从锡安伸出能力的杖来;

        你要在你仇敌中掌权。

        3当你掌权的日子(或译:行军的日子),

        你的民要以圣洁的妆饰为衣(或译:以圣洁为妆饰),

        甘心牺牲自己!

        你的民多如清晨的甘露(或译:你少年时光耀如清晨的甘露)。

    这篇诗篇与我们曾经看过的大部分诗篇,在本质上完全不同。我们曾看过一些诗篇,将古时所发生的事情带到作者的时期中来。这篇诗篇将古时的大卫,用来讲述还未出现的将来。换句话说,诗一一○全篇所强调的是“弥赛亚”的信息。让我们注意下列数点:

    (一)它的希伯来文是非常艰深的,所以将它的内容教条化是错误的。(二)在另一方面,特别是第一节和第四节,早期基督教教会曾经教条化地使用它们。(三)在耶和华说这一句句子中的动词,在诗篇中只在另一处出现过一次,就是在诗卅六1。这是一个奇特的字,伟大的先知经常使用这个字,如在我们很熟悉的句子之中:“耶和华如此说”。现代的翻译者为要表达这个字奇特之处,他们将它译成“耶和华的圣谕”。在创廿二16有这一个字,在那处所强调的是上帝誓言的庄严性。明显地,这篇诗篇的作者相信他已经得到了从上帝而来的启地,因此,他说话的时候将自己当作是先知,与阿摩司相似。

    这篇诗篇分成三个段落。

    第一至三节,第一道圣谕。在加冕的大节期中,上帝透过祭祀先知的口向君王说话。他说:“雅巍(Yahweh)将他的话向我的主晓谕。”我的主就是这位君王。坐在我的右边这一句句子,是古时埃及的用语,执政的法老以此表示尊重他的儿子。这儿子位于法老的右边,表示他是他父亲命令的执行人员。所以,在这里,上帝呼召大卫(一)坐在受尊崇的位置上,(二)成为他在地上的总督。(参看代上廿九23;在王上二19,很有趣的,所罗门王将他的母亲放在这受尊崇的位置上。)

    上帝继续补充说:等我“消灭一切邪恶”,就是等我使你的仇敌作你的脚凳的意思。但这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呢?耶和华(雅巍)会从踢安(上帝已使这城成为他自己的脚凳——诗九十九5)伸出能力的杖来。这样,大卫便可以用右手举起他的杖,就是他在位的象征;当然这是由于上帝使他的手能够举起(撒上二10)。上帝发出这个命令:要在你仇敌中掌权,但是,请我们注意,不是要在他们之“上”掌权,虽然事实上你的仇敌在你周围。你要暗中掌权,因为我是你手的力量。

    第三节的希伯来文是很难解释的,但是随着第二节的命令,它的意思可能是:“开赴战场吧,你的子民会自愿归附在你的领导下,成为神圣的军队(参看标准修订本注脚)。这是一次弥赛亚的战役,对抗邪恶的势力。‘神圣的军队’本来是大卫从平民百姓中招聚而来的军队,但是他们现在有上帝超越的目的在他们身上,他们要完成上帝神圣的旨意。(假若好像标准修订本所译的:在圣山之上,所指的便是环绕圣城的山脉,军队将在那里集合起来。)所以,我们有一幅美丽和充满诗意的图画,当清晨的露水还留在他们的箭弓上,犹大的青年人离开他们的家园,成群结队地涌来跟随他们的君王。我们记得,在十三世纪时,欧洲有儿童十字军,他们也是由有理想的少年人所组成的。明显地,这篇诗篇不是为一个已变成软弱的;而写的。它是为强壮的青年人而写的,他们要追随他们有力量的青年领袖,参与他伟大和神圣的战役。

    可十二36引用这篇诗篇的第一节,表示耶稣明白它是用作描述他自己的生命和使命。我们毋须太过执着耶稣所用的典型“拉比”式辩论法;既然;是这篇诗篇的作者,他说“我的主”当然是另有其人(当然是耶稣他自己!)。听了这话的人;当然会好像一些良善的;人一样,他们明白他的意思;耶稣,他是以色列人弥赛亚式的新“君王”。假若他们清楚明白这篇诗篇的意思,他们会意识到,他们要回应耶稣的呼召,叫他们“慷慨地奉献自己”,成为他军队中的成员。

永远的祭司

诗篇一一○篇四至七节

        4耶和华起了誓,决不后悔,说:

        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

        5在你右边的主,

       当他发怒的日子,必打伤列王。

        6他要在列邦中刑罚恶人,

        尸首就遍满各处;

        他要在许多国中打破仇敌的头。

        7他要喝路旁的河水,

        因此必抬起头来。

    第四节,第二道圣谕。在被掳之前,君王有时候也会担任“大祭司”。所以,这篇诗篇将祭司这个称号给予执政的君王(参看撒下六14),这历史是正确的。但是上帝称他为永远的祭司。要明白这个称号,我们必须返回出十九6所描写他们得到圣约的时候,上帝的子民整体被上帝称为祭司的国度。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将这两道圣谕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这位拥有大队勇士的君王,他是上帝与世上列邦的中保。我们回想但七27的说话:“(祭司)的国度……必赐给至高者的圣民,他们的国度是永远的。”所以,我们也要注意,第二道圣谕与第一道圣谕一样,都是绝对神圣的圣谕。耶和华起了誓,决不俊悔,说:“你是永远的祭司。”当然,假若我们以为所讲的那人会不断地不断地担当祭司的工作,那是很愚蠢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上帝他自己是永远的,所以这位君王的祭司和他的承继者,将会成为永恒上帝的祭司,只有他们能传讲上帝永恒的计划。

    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或许更正确地说:“正如我们在麦基洗德的例子中看到的”。这位奇异的人物只在创十四17—20出现过一次。在那处,我们看到(甲)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至高上帝这个名号后来成为了以色列上帝的名号(例如诗四十六4)。(乙)他是撒冷的王,后来成为耶路撒冷的名字。(丙)虽然他自己不是上帝的子民,这位独特的祭司王祝福了这些子民的“父亲”,就是亚伯拉罕。因此,他成为了上帝和从亚伯拉罕而出的全以色列民族的中保。(丁)他的名字,麦基洗德,按字面的意思是“公义者是我的王”,即是后来的“公义的王”的意思。

    正如这篇诗篇所说的,有这些名号的一个人,将他与管治耶路撒冷的大卫式的君王结合在一起;或者初期的基督徒后来看他就是耶稣基督的“预表”或是预象,这并不是值得奇怪的事。在希伯来书第七章,他也被称为“和平(salem/shalom)之君”。那一章圣经强调他先于旧约利未族的祭司;甚至选民的第一位祖先亚伯拉罕,也曾俯伏在他面前,向他献上十分之一,并且接受他的祝福。那章圣经继续描述耶稣是唯一的理想和永恒的大祭司,愿意为全人类献上完全的祭。

    第五至七节,圣战。耶和华的日子是旧约时代一个被普遍接纳的观念。我们回想,“日子”代表  了上帝特别的“时刻”,他会采取行动拯救他们——这是普通人所盼望的。这好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盟军等待大规模进攻的日子。但是阿摩司说:“不是这样。”耶和华的日子黑暗没有光明(摩五18)。事实上,它是指审判的日子。只有透过审判,救恩才能临到这个世界。我们可以用黑暗来形容审判的事情。这种思想一直延至新约之中。例如,在救恩来到世界之前,上帝宣告要审判世界,同样,当主复活之前,在十字架旁的人发现他们被神秘的黑暗所包围(可十五33)。在阿摩司书中,我们又注意到大卫的帐幕“重新出现”的事,只发生在将要来临的审判之后(摩九11)。再者,以色列人从巴比伦的“坟墓”中“复活”过来的事(结卅七1—14),只有在审判临到上帝的子民身上之后,即是在尼布甲尼撒毁灭了那城和那城的人民之后才会发生。

   这篇诗篇提及的审判日子是一个战争的日子,在这一日,作为战士的上帝,万军之耶和华将会胜过邪恶的势力。惟有这样,他才会从灾难中带来全新的生命和普世的救恩。在徒四24—28,彼得和约翰一同宣告在基督里上帝对犹太权贵施行审判的意思,他们使用了一些来自类似“皇室诗篇”(诗二)的文字。但是,因为施洗约翰活跃于主耶稣被钉十架之前,他只知道假若旧约圣经要应验的话,这一切事情将要发生在耶稣身上(太三10)。

    在你右边的主。这与第一节那位祭司的君王坐在耶和华的右边形成一个美妙的对比。很明显,我们明白弥赛亚君王的任何行动都是上帝的行动。这行动是要应付面前邪恶敌对的力量,使这些力量服从他的计划。在启六,上帝将力量给予敌人。无论在旧约圣经或是新约圣经,没有一处指出点燃战争的事情不是从上帝(和羔羊)而来的;因此,在启示录中,甚至混沌也可被理解为羔羊忿怒的结果。毫无疑问,我们的诗篇所处理的事情,和启示录所显示出相类似的“画像神学”,都应该伴以天上赞美的歌声。所以说,诗一一○篇是第二圣殿的赞美诗歌的一部分。

    第七节可能是指基甸至高的信心,因他相信在他要面对的战争中获胜的是上帝,而不是他三百人的细小军队(士七19—22)。这事的发生,不是由于他信靠自己,而是由于他信靠上帝,所以上帝抬起他的头来。在那些日子,俯伏在一位东方的君王面前哀求的人是满有恐惧和战兢的。但是假若君王认为可以接纳哀求者的请求,他会弯下身来,将他的手放在这可怜人的脸下,并将他的头抬起来。这篇诗篇说:上帝也会如此,证明他祭司的君王的信心是完全正确的(最终的意义参看林前十五25—27)。

 

学习材料来自神家,感谢主的恩典!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