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岳麓山
城西岳麓矗江邊,地造天成億萬年。
峭澗淙淙橋下過,忠魂代代柏旁眠。
紅亭愛晚楓林繞,碧水依岩鶴影翩。
更仰山中儒釋道,和諧共處久相傳。
(谢曲师帮助)
注(多引自”百度”,供未去过者):
岳麓山:岳麓山属南岳衡山山脉,海拨仅300多米,连峦叠峰数十公里,古人把岳麓山列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称为灵麓峰。山中名胜古迹众多,植物资源丰富,古木参天,山涧泉流终年不涸。据地质学考证,岳麓山奠基于古生代,形成于中生代,发展于新生代,距今三亿余年。岳麓山南接衡岳,北望洞庭,西临茫茫原野,东瞰滔滔湘流,橘洲浮碧江心,双桥飞架东西,湘江东边即为古城长沙主城区。
岳麓山上有许多先驱的墓葬(多为辛亥革命前后军人及文人志士)。这些茔墓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庄严肃穆。黄兴、蔡锷墓则是其中最巍峨雄伟的两座。
爱晚亭:地处青枫峡的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风景绝佳之地,原名红叶亭,后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三行》的诗句,改名爱晚亭。又经过同治、光褚、宣统、民国至建国后的多次大修,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今亭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1046年建)、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建)、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年建)并称中国四大名亭。1952年重修爱晚亭,毛泽东书亭名。
白鹤泉:在麓山寺后,古树环抱,有泉从石罅中溢出,冬夏不涸,清洌甘甜,清澈透明。白鹤泉有“麓山第一芳润"之称。有“白鹤泉"三字于崖上,有石碑,亭于旁。
儒:岳麓书院,在岳麓山山脚。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为宋代四大书院之冠,1903年更制易名为湖南高等学堂,1912年又更名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改名为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定名为湖南大学。古岳麓书院现为湖南大学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门书名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释:麓山寺,在岳麓山半腰,系晋初古寺,是佛教人湘最早的一所大寺。明神宗时更名为万寿寺,民国初年复名,古麓山寺。山门上有“古麓出寺”的横额,两旁为“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对联,门外古枫参天,浓荫覆盖,门内园圃百花争艳。
道:云麓宫,在岳麓山峰顶。属道教七十二福地之第二十三洞真虚福地。明成化十四年(1478)所建。多次毁坏又重建。清同治二年(1863)增建宫门时,进士吴獬游此时为宫门题写"对云绝顶犹为麓,救道安人即是宫"一联,联内隐"云麓道宫"四字,传为佳作。抗日战争期间,云麓宫殿堂、神像、碑刻遭到严重破坏。1946年,筹款修复。于望湘亭中增置纯阳真人(吕洞宾)浮雕石像,并刻真人所著《百字铭》。亭壁挂清人黄道让"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木刻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