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导演Gerard Corbieu (曾经导演Farinelli) 在 2000拍的电影Le Roi Danse , 讲的是音乐大家吕利 (Jean-Baptiste Lully) 和路易十四的故事.
吕利, 意大利烧火小厮出生, 14岁流落到法国, 因为擅长写芭蕾舞曲, 深受路易十四赏识, 成为宫廷音乐总监. 老吕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55岁时, 为了庆贺陛下大病初愈, 指挥了一曲感恩赞> . 当时没有指挥棒, 老人家用的是指挥棍, 因为太过投入, 不小心一棍砸到自己脚上, 因为脚趾发炎坏死, 一命呜呼了.
电影就是从这个典故开始的. 白发苍苍的吕利在高烧中回忆他初入宫廷, 与少年路易十四结为知音. 路易初次登台, 吕利献给陛下一双红色后跟的高跟舞鞋, 貌似开创了高跟时尚. 实际上, 高跟鞋理所当然是陛下的御用鞋匠发明的. 此公原籍波尔多, 因为做了一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完全没有接缝的天鞋无缝靴, 大受朝廷青睐. 想当年满朝文武在国王面前, 要低头鞠躬屈膝一起看地板, 没啥意思. 路易十四知道自己的小腿线条优美、举世无双, 于是一改前朝高统长靴的风气, 穿了丝袜高跟鞋, 让大家点头哈腰时饱饱眼福, 从此开创了高跟鞋新潮流. 电影里还有很多美丽鞋子的特写, 值得留意.
少年时代的路易十四以太阳王的形象登台, 电影里的扮相几乎完全是参照当时的画像而来:
/>">
电影里最脱离史实的一节, 是路易十四和母后以及表兄康地亲王的关系. 太后晚年得子, 宠爱有加, 虽然对青年路易十四的婚外娱乐活动颇有微辞, 但决不是电影里恶狠狠的后母样. 至于康地亲王, 更不是什么人物. 他和哥哥康德亲王早年在内战时没有站稳立场, 叛逃到西班牙. 路易十四执政后, 康德负荆请罪, 两兄弟才得以重回故里. 哥哥康德是名将, 得了朝廷重用, 弟弟康地, 还是仗着莫利哀的引见才入宫, 绝不是电影里独霸一方的样子.
类似创作还有很多, 比如路易十四年轻时确实得伤寒大病了一场, 但那是在1 9岁出征加莱的时候, 而不是电影里2 2岁掉进凡尔赛的泥塘, 也没有吕利奏乐救命. 何况当时他就算真的驾崩了, 还有亲弟弟奥尔良公爵继位, 轮不到电影里康地亲王在床边排队.
电影里太后开刀倒是真事. 太后晚年得了乳癌, 那时没有麻醉药, 就靠御医用小刀切瘤来维持生命, 非常恐怖. 太后临终时, 侍卫蒙住陛下眼睛这个细节, 也是真的. 当时的习俗是国王的眼睛不能面对死神, 所以无论是母后、兄弟、情人病故, 国王都不能在床边送终. 电影里这一段穿插路易十四练舞, 吕利在一旁演奏Passacaille d'Armide, 个人认为是巴洛克时代音乐里最优美的一段, 只是时间上有问题 - Armide是太后死后20年才写成的歌剧.
当然历史电影里的时差问题是家常便饭. 比如吕利的对头 Cambert , 只比他大上4、5岁而已, 不像电影里那么满面皱纹, 也没有跟吕太有一腿. 吕利说服路易十四给他歌剧专利的一出, 陛下正裹着奥林匹亚山上的神仙袍子, 让Jean Nocret画全家福. 这段虽然情景逼真, 但时间上出了漏洞: 全家福 1670年就完工了, 吕利拿专利是 1672 年, 刚好是Jean Nocret 翘辫子的那一年. 吕利拿了专利, 成了法国歌剧鼻祖, 但也遏制了歌剧在法国的发展. 以至于200年后Edith Wharton 在 The Age of Innocence 里面玩笑说 "An unalterable and unquestioned law of the musical world required that the German text of French operas sung by Swedish artists should be translated into Italian for the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speaking audiences."
http://www.1st-art-gallery.com/thumbnail/99293/1/The-Family-Of-Louis-XIV-1670.jpg/>>
电影里路易十四执政之后, 携满朝文武到凡尔赛看地皮, 也不大对头. 早年路易十三在凡尔赛造了个小小的猎宫, 路易十四从小就常常带狐朋狗友去打猎幽会, 所以并不是一片荒地. 他跟Le Vau、Le Nôtre 指点江山、规划园地是确有其事. 路易十四对于绘画、建筑、音乐、戏剧都有自己的见解, 但给专家留下大量创作空间, 才造就了巴洛克时代的诸多辉煌.
路易十四对文艺工作者最大的支持, 莫过于理解他们的作风问题, 虽然私下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但人前一直保护、关照莫利哀和吕利. 莫利哀娶的太太, 是当年旧情人的女儿, 有谣言说他乱伦, 娶了自己的亲女儿. 等莫家儿子一出生, 路易十四便欣然做了教父, 堵了众人的嘴. 吕利男女通吃, 更是常常犯错误. 电影里陛下对吕利进行思想教育一节, 语重心长、星目流盼, 十分耐看.
电影里莫利哀之死, 亦是真事. 老莫确是在舞台上吐血而死, 但没有死透, 给抬到后台再吐了一场才咽气. 因为当时穿了绿色的戏袍, 直到现在, 演员都认为穿绿袍上舞台是不祥之兆. 老莫生前激怒了教会, 死的又突然, 没有机会悔改, 于是教堂墓地不让他入土. 莫寡妇去求路易十四, 陛下立马发了圣旨, 让老友入土为安. 跟电影不同的是, 吕利紧跟潮流、致死都没有失宠. 路易十四年过30、不再跳舞之后, 吕利立马改变风格写歌剧; 陛下私下娶了曼苔侬夫人, 虔诚起来, 吕利又改写宗教音乐, 因此一直是凡尔赛的宠臣.
电影里最喜剧的一节, 是陛下出征, 吕利带了一干文艺兵尾随. 到了山头, 陛下摆好姿势, 画家动手, 文艺兵齐奏. 夜里, 贵妃探营, 吕利观察进展, 配乐助兴. 看着看着, 吕利热血沸腾起来, 暗示他对路易十四的感情, 比忠君、知音要香艳许多.
Benoit Magimel 演的路易十四, 从罗马鼻子、古勾下巴到飘飘长发, 造型和 Bernini 在1665年(路易十四27岁) 做的胸像十分接近. 历史上的路易十四, 以凡尔赛为舞台, 毕生演绎着帝王的角色, 在人前轻易不露真面目, 以至于后来银幕上的路易十四常常很脸谱化, 要么花花公子、要么独裁暴君. 这部电影里的路易十四, 喜怒哀乐很人性化, 十分难得.
http://imagecache6.allposters.com/LRG/15/1508/VE5BD00Z.jpg/>>
http://www.lequotidienducinema.com/critiques/leroidanse_critique/3.jpg/>>
总之, 大力推荐这部电影:
http://www.sakyolee.com/oblog/uploadfile/2005101234336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