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是英国人的本族语言,400年前使用的地域仅限于英伦三岛。在16世纪末英语开始向外输出时,使用它的人口只有500万。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英语的发展呈现了世界化的发展趋势。今天使用英语的地区和国家已遍及全球。至 1996年止,日常接触英语的人超过20亿人,占世界人口的1/3以上。世界上有18个国家属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32个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把英语作为外语使用的人散见于上述两种国家之外的几乎一切国家。可以说,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国际上通用的交流媒介,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语言,并在科学技术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国际间的联系和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伴随着英语世界化发展,英语不仅在母语使用者之间使用,也在母语使用者和非母语使用者之间、非母语使用者和非母语使用者之间使用。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必然带来英语的本土化问题,即具有区域特色的各种英语变体的出现。如在英语世界里,不仅有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母语英语,而且还有加勒比海英语、南非英语、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尼日利亚英语、欧盟英语、日本英语、中国英语①等英语变体。这种英语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变体已经为人们所接受。这说明了英语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语言不仅承载母语英语国家的文化,而且其在非母语英语国家的变体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非母语国家的文化特征。 目前,英语世界化发展使人们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人们不仅认识到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且认识到文化离不开语言跟一定的文化离不开某一种具体的语言是不同的概念。实际上,英语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作为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对外交流的主要工具,它反映各国政府的立场观点和各国人民的生活,承载的不只是英国或者美国的文化,还有外来的、非英美的文化。正如Larry E. Smith所说的那样,英语是不同国家的人们用来向外国人解释和讨论他们的文化的语言。 因此,英语的世界化发展使英语具有了国际性,作为国际语言,英语的文化内涵是多元的,既包含西方文化的,也包含东方文化的要素。今天英语文化(English culture)一词包含内容甚广,它可以指英国文化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也就是人们习惯上所说的英语文化,包括美国文化、加拿大文化、澳大利亚文化、新西兰文化,还包括加勒比海地区部分国家的文化,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指那些依靠英语与他国交流的形形色色非母语英语国家的文化类型。
二、非母语英语国家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问题
英语世界化发展,使得非母语英语国家的英语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其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问题也随之凸显。非 母语英语国家英语教育的现实情况是,许多非母语英语国家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教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变成了英美文化教育。英美文化被视为权威文化、中心文化,所以在英语文化教育中,英美文化课程诸如英美概况、英美文学(包括英美散文、小说、诗歌)、英美社会等占据了主导地位。英美文化代表了整个西文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化。整个世界语境缩小为英美语境。语言使用是否得体,行为是否恰当,都是由英美文化决定。由英美文化所控制的、以文化交流面目出现的西方文化,通过电影、电视节目、VCD、DVD、软件、书籍等各种各样的商业方式进入非母语英语国家,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渗透到这些国家的文化传统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行为方式。以节日文化为例,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每每成为重点庆祝的节日,而自己的民族节日意识日渐淡漠,以至于许多非母语英语使用者对英美国家的文化了解较多,而对自己的文化知之甚少。许多怀揣各种英语证书的英语学习者对本国文化不甚了解,更不知道本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英语教育中本国文化教育含量几乎近于零。与此同时,在非母语英语国家的英语教育中,学习者所学习的大多是由英美作者所写的反映英美文化的语言材料,而带有非母语英语国家特点的英语很少在英语教育中出现,所以导致了英语学习者无法用英语表述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内容。如许多中国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龙门石窟”、“十三陵”等旅游景点和“端午节”、“元宵节”、“清明节” 等中国传统节日,更不清楚“儒家文化”、“仁”、“义”、“道”的英语表达,在英语角活动中除了相互问候、谈论天气和英语学习之外就无话可讲。更有甚者, 一些反映中国文化特点的英语表达法,如“the other half of the sky”(半边天)、“three obediences and four virtues”(三从四德)等被认为是“Chinglish”(中国式英语)而受到贬低。以上这些问题在非母语英语国家的英语教育中都是值得警醒和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