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之旅…电影Eat Pray Love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有位朋友提起这部电影,说想听听我的看法,我正好预备去看,看完了想说点什么,可似乎又有点无从说起。

 

这样说吧,这是部根据真实的故事拍成的电影,原作者Elizabeth Gilbert就是电影里的女主人公。电影里由大嘴美女朱莉罗伯特饰演。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人到中年的女主人公本是个世俗眼中幸运的女人,富有的丈夫、舒适的生活、成功的职业、知心的朋友包括依然的美貌……什么都有。可她就是觉得时间正在悄无声息地溜走,而她在这之中总觉得一切不是她所要得,她无法从心灵上得到真正的满足!于是她要求离婚,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净身出户,得回单身的自由!很快又陷入一场恋爱之中,可是激情过后她又一次地感到孤独无奈,再次的选择离开!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她似乎一生中都在不断的恋爱、分手、再恋爱、再分手,好像永无止尽。 

有一天她忽然醒悟,对她的闺秘说她要去寻找人生的真谛!一个人的旅行就此拉开了篇章,她周游世界的第一站是意大利的罗马,在那里美食、历史、古迹和新交的朋友成了她心灵的安慰剂,她尝到放任自己的甜处,也因为鼓励别人而得到身边朋友的尊敬和爱戴。可是她还得继续旅途。第二站是印度, 在味觉感官得到满足之后她需要的是心灵的洗涤和精神的救赎。在那里,她练习打坐,试图驱除思想和心灵的杂念,却发现心中反而更加不平安,她要寻找的仿佛离她更远。她虽然没能在她的印度灵修里找到人生的答案,却也初尝到一种简单生活和思绪沉淀的甜头,她带着希望和不住的祈祷又一次远游,这一次去的是印尼的巴厘岛。在那里她又一次的遇到了爱情,然而担心身心灵的平衡会被破坏,她犹豫和退却,不过最终她在追寻快乐与虔诚之间终于意识到身心的平衡仍掌控在她自己的手中:“拯救我的人,并非王子,而是我自己操控我,拯救我”。 

这最后的结局花好月圆比较罗曼蒂克,当然十分美好,我们每个人不都向往找到身心灵的平静与生命中的真爱?!可是,这个“拯救我的人,并非王子,而是我自己操控我,拯救我”的结论其实是比较佛教化的。佛教讲的是“悟”,从这个汉字上可以看出所谓的悟是由心生,用心才能悟,所以是以竖心旁加一个我。也许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个道理不错!人自身的修行确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悟性,而悟性是从心灵而来。不过,对于人灵魂深处的东西这个故事也就到此为止,没有更深的描述。当然,故事总归是有始有终,不可能一直说下去,正如我在写故事时也是只能摘取某个人人生的一小段,我结尾了可总有读者意犹未尽地问“后来呢?”。中国人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所有人的结尾大概都可以用这个“散”字吧。可是这个故事的结尾却是“不散”和美丽的,所以很多女性读者和观众说这本书和这部电影“可以随意当作无论是励志、爱情小说、心灵鸡汤、灵修、瑜伽笔记、,甚至哲学小品文来读和看,美国女人那特有的直接、活力、又不失性感的语言,是阴霾天气强力的驱逐剂。” 

也许用我这个亚洲女人的眼睛来看,作者的这段一个人的旅行的成因在我们很多人的中年都会经历,用四个比较流行的字来说就是“中年危机”,当然,每个人的危机感都不一样,有的人纯为了年华和青春的逝去,有些人却是挣扎在人生的意义和灵魂的归属中。记得一边看着影片,我一边开玩笑地对陪我看电影的人说:“我怎么觉得这都是我想做的事情啊?去意大利放任自己的味觉;去印度体验最原始的心灵洁净,再去巴里岛享受一段最浪漫的爱情……”没有听到回应转头一看,身边的人睡得正酣!一个人的旅行!这也许正是东西方女人的相异之处,一段真实的人生经历,对一个西方女人!而对于一个东方女人,多半是一个人的臆想而已。 

话说回来,故事结束之后,男女主人是否从此就真的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快乐的日子? 女主人从此不再有精神上的空虚和疑惑?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是否仍会使得他们的爱情蒙上阴影?我想每个成熟的人都知道现实生活意味着什么?答案自在大家的心中。也许那才是真正值得人去不断祈祷不断持守的! 

食物,不过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祈祷吧!那精神层面的需求才是真正使得我们快乐的源泉,而爱,却是我们永远追求永远向往的最美的情感。 

这部电影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电影服装设计,光是朱莉娅就有超过近百套戏服。电影刚开始时女主角婚姻出了问题,那时她着的是寒冬的服饰,当她再次恋爱,仿佛迎来万物复苏的春天,她的服装随之变化。而穿梭在纽约大街小巷中的朱莉娅,和所有的纽约客一样,多以黑色和灰色的套装和洋装出现。在意大利,无论是罗马的古迹中还是乡间迷人的美景间,女主角的服装变得和和秋天一致的驼色和泥土地色系,象征着她的灵魂一点点地得到释放和回归。印度之旅的朱莉娅,着装越来越宽松, 色彩也越来越明快,丰富的色彩也让观众感到女主角的内心之火在渐旺,直至到了巴厘岛,朱莉娅更是披上了色彩斑斓的绚丽,显示女主角迎来了爱情的春天,在自我和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平衡。  

和一位朋友谈到信仰时,我提及这部电影,我说从人生哲理来看,这是部不错的电影,正如佛教引导人们去“悟”。但从信仰和灵魂的归属讲,这部电影并没有给出最后的答案, 可以说太浅深度不够。就像我一惯所说的佛教和基督信仰,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人学,以人为本; 一个是神学,以神为始也为终。

新州周报2010年10月7日

悠然采菊 发表评论于
eat, pray, love, 一个女人的生活中如果有齐这三样东西,就是接近完美的人生了,已无需再用什么“真谛”来锦上添花了

好文!
beautyinautumn 发表评论于
回复summer_canada的评论:这和一个人去旅游不同。是一个人失意之后抛开一切,寻找心灵依托的过程。东方女人相对所负的担子太重,很难抛开一切的出走和寻觅。
summer_canada 发表评论于
现在的东方女人也一个人去旅游。
寒枝 发表评论于
人们总是觉得幸福是从外面找来的,而从来不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探寻。
我没开过这个片子,但是你的评论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电影《革命路》。虽然这个片子里的女主角要幸运得多,估计整个调子也明快得多,但是她们都是幻想幸福来自远方的典型。
我很同意你的结论,深度不够。因为从你的描述来看,女主角总结的人生真谛是“自我操控,自我拯救”——这实在离人生的真谛差得太远了……
暗香1 发表评论于
佛教和基督信仰,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人学,以人为本; 一个是神学,以神为始也为终。
精辟的总结,佩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