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郑] 《新闻周刊》收购战:中美何以都不惜代价?
新闻周刊, 中美, 代价, 收购
《新闻周刊》是全球颇有影响力的美国时政杂志。在2003年时,全球发行量还超过400万份,除英文版外,还出版日、韩、俄、阿拉伯、西班牙等11种语言版本;在全球设有22个记者站,分布在北京、莫斯科、巴黎、法兰克福、伦敦、华沙、耶路撒冷、东京、香港等地。可是过去七年,这本周刊帝国走向崩溃:订户暴跌,广告缩水,连年亏损。去年发行量已跌到260万份,今年初则降至150万份。仅去年就亏损了近三千万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收入又暴跌31%。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持有人、同样亏损严重的《华盛顿邮报》(今年前三季度即亏损1.7亿美元)不得不决定将之拍卖。
然而,《新闻周刊》拍买并非易事。首先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各国都不景气,包括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也一样。谁还有兴趣对这种本身就亏损的一份杂志感兴趣?更何况,危机时期的广告大幅减少,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个无底洞。其次,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消亡是必然的趋势。仅去年前六个月,美国就有一百多家报纸被迫关门,被裁员的编辑记者超过一万人。剩下的也都在在苦苦挣扎。特别是周刊类,其信息相对于网络即看即得来说,早已丧失了“新闻”的价值。所以尽管《新闻周刊》名气颇大,但商业价值了了,充其量连鸡肋都算不上。
按说,这样一个连鸡肋都算不上的拍卖品,能有一个买家光顾就应该感谢上帝了。哪里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料,当中国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的官方报业集团之一的“南方报业集团”,联手成都博瑞,组成“大财团”来美国投标----而且出手大方,不计价格,一心要把《新闻周刊》拿下来----时。却意外吃到了美国的“闭门羹”。一句话:美方不管中方多么有诱惑力的报价,就是不卖!
中国要收购美国的《新闻周刊》自然是由于中国崛起的“软实力”的需要。要向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而不是西方媒体眼中失真的中国。毕竟打造一份媒体需要几十年的精心营造,哪比的上直接收购来的直接。相对于重新打造的成本(物质成本,时间成本),多花点钱,甚至不惜代价,也是很划算的。更何况收购《新闻周刊》事关中国在西方乃至全球的形象、事关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事关东西方的良好沟通,其作用和意义也绝非有形的物质所衡量的。为了收购成功,中国选择了实力雄厚、而且是颇有自由派立场的南方报业集团,首席谈判者还是奥巴马访华时“钦点”接受采访的《南方日报》编辑向嘉,用心也算是良苦。
面对这样好的买家,《华盛顿邮报》应该心存感激才对,至少也应该是心中窃喜,甚至来一个狮子大开口也不令人意外。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华盛顿邮报》不仅坚决的拒绝了中国的收购请求(中国是第一个出局的),而且更以仅仅一美元的价格白白送给了美国哈曼国际工业集团创始人西德尼·哈曼。不仅如此,这位买家只答应承担杂志的部分债务。《华盛顿邮报》本身将继续保留《新闻周刊》的员工养老金资产以及特定的员工债务。令人称奇的是,现年91岁的哈曼是靠经营音频设备起家的成功商人,他经营的高级音响公司和媒体素无瓜葛,可称外行领导内行。
显然,这是一起令人大跌眼镜、超出正常逻辑的交易:象征性的一美元、卖家仅承担部分债务、《华盛顿邮报》本身还要承担沉重的养老金、外行领导内行。这哪象一个自我标榜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西方现在还没有完全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哪么美国又算什么市场经济呢?都说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只讲政治,不讲经济,哪么今天的美国又算是什么呢?
还有,美国一向追求新闻自由和多元化,为什么就不愿意选择既可以甩掉包袱,又可以增加一种不同声音的多赢结局呢?更何况美国对自己的普世价值一向自信心满满,难道还如此惧怕中国的宣传不成?还担心美国人民的辩别力而被洗脑,被中国和平演变吗?还有,美国一向嘲笑中国只有“宣传,没有新闻”。现在中国主动送上门要自曝其丑了,为什么不为美国人民保留一个难得的反面教材呢?都说美国强大,如果连一份不同声音的报纸也惧怕,看来也不过如此。
相对于中国不惜一切代价的志在必得,美国则是一幅不惜一切代价的志在必保。如果说中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哪么美国同样也是。至于所谓的“言论自由、普世价值、只是宣传没有新闻”等陈词,也自然在国家利益这一镜子下显了原形。
首先,美国不想让自己的人民了解一个完整和真实的中国。否则,它们这么多年的宣传也就白费文章了(德国张丹红解职事件,就是因为正面报道了中国。在事后进行的调查也证实,所有报道没有任何违反事实之处)。
其次,中国的成功崛起已对美国构成最大的威胁。美国模式的独一性、正当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中国的形象在美国如此正面,不仅不利于出台遏制中国的策略,更有可能引发中国模式的支持者甚至效仿者。
最后,我想,媒体可以兴国,也可以乱国,灭国。这一点美国心知肚明。美国只所以不过滤中文网站(中国的ANTI-CNN网站曾被联合国短暂过滤过),是因为没有多少人看的懂(英文、法文等国外网站中国也都是绿灯)。而一旦中国收购了各种语言版本的《新闻周刊》,美国大多数百姓将会很容易的看到不同于他们主流媒体的声音,这对于目前内外交困的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考虑到这些,美国不惜一切代价:不顾巨额亏损、不顾市场经济原理、不顾自己的新闻自由理念、不顾外行领导内行,而将一个鸡肋“捂”在手里就不难理解了。
附:中国收购《新闻周刊》被拒以及一美元拍卖这样令人关注的事件发生之后,我一直关注自由派学者的反应。很遗憾,全都保持沉默,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在确信他们真的是遗忘之后,自己才将此文发出,算是一补他们的“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