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2010年4月,韩国公开了朝鲜一段最新型主战坦克的视频,引起了外媒的关注。5月5日,英国《简氏防务》发表了一篇名为《朝鲜最新主战坦克更多细节曝光》的文章。认为这段视频中的坦克就是之前外界在传言的朝鲜M2002式坦克。韩国媒体称它为P\'okpoong ho(暴风式)坦克。一些中文网络习惯性把ho翻译成“虎”字,就成了“暴风虎”坦克了。
视频
视频画面不是很清晰,但是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到朝鲜新型坦克的基本外形。车体每侧有6个负重轮,引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车体正面首上甲板的牵引环明显内陷,说明车首上加了附加装甲。炮塔为焊接制造,炮塔正面有两块附加装甲,配合间隙比较大,并非焊接,而是用螺栓固定。炮塔侧面略有倾角,炮塔尾部有一个尾仓。内空间不大,不可能像日本90式和美国M1那样存放炮弹和安装自动装弹机。尾仓上方有一横风传感器。该坦克主炮为一门不带热护套的裸炮。主炮上有一台激光测距仪,还有一部主动红外线大灯。说明它夜间还是用主动红外大灯配合第一代红外夜视仪作战。虽然视频截图看不清细节,但是传统上苏式坦克主炮都还附装有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炮塔顶部炮长舱口还有一挺14.5毫米KPVT高射机枪。从视频截图上看,该坦克在开垦过的田地上跑直线,并非在试车场跑车,不能看出它的越野性能如何。
它是谁?
朝鲜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国家,外界对其了解少,传言多。关于朝鲜新型坦克,俄罗斯军报《红星报》记者弗拉基米尔.库扎里4月27日撰文认为其基础是T-72;而5月5日的《简氏防务》文章认为尽管“暴风”坦克的车体和发动机舱参照了T-72,但还是属于T-62改型。
那么它是否是一种全新的坦克?如果不是,究竟是什么坦克的改型?
朝鲜工业和先进国家差距很大,也一直都不具备生产高性能坦克的能力。之前朝鲜曾经生产过大约1800辆T-62坦克(朝鲜“天马”坦克实际上是T-62有限改进)。也有消息说朝鲜想购买/接触过T-72,但是在M2002(暴风)坦克之前,朝鲜甚至没有T-72生产经验,朝鲜也不可能一步登天有突破性的进步,以朝鲜现有的科技能力和国际环境,也无力研制一种全新的坦克。首先笔者就排除了它是一种全新的坦克底盘。那么它是什么坦克的改型?
暴风坦克的火力已经难于对付K1坦克了。
T-62单侧只有5个负重轮,T-72有6个负重轮,M2002(暴风)坦克单侧有6个负重轮,这可让人误会其是T-72一种变形,殊不知识别坦克底盘不能单凭负重轮数量下结论。从视频截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其驾驶员位置靠左,和T-62相同,而T-72的驾驶员位置在主炮正下方。坦克底盘加长,增加负重轮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改变驾驶员位置要对操作系统改动较大,反而困难。
其加长了车体,说明它需要改大发动机舱容纳加大功率的发动机。T-62只有37.5吨/580马力,T-72也不过41吨/780马力,T90才46.5吨/840马力,苏式坦克吨功率比较低,有消息说“暴风”坦克重44吨,用了1100马力的发动机,此说不可信。
火力
“暴风”坦克用的是一门没有热护套的裸炮,T-72以后的各型坦克的125毫米炮都有热护套,热火套一旦用上了就没有人愿意拆下来,所以确定它用的还是T-62上的2A20式115毫米滑膛坦克炮。该炮身全长6090毫米(52倍径)、全炮重2382kg、身管长5740毫米、身管重1720kg、正常后坐长为340~410毫米、极限后坐长430毫米、高低射界为-4°30′~+17°。发射炮弹后火炮自动回到3°30′仰角位置,以便装弹。
该炮配有自动抛壳机,由上架、下架和抛壳窗3部分组成,位于防危板活动部分上方,利用火炮后坐时储存的能量将射击后剩下的空弹壳抛出车外。不过以色列人经过对缴获的T-62使用中发现该自动抛壳机有时候不能准确抛出弹壳,反弹的弹壳容易伤人。
115毫米滑膛炮配有双向稳定器,由1个电气-液压系统和1个直流电传动系统分别实现火炮高低向和水平向的瞄准与稳定,与T-55坦克使用的双向稳定系统基本相同,精度很差。
该滑膛炮可以发射OF-18式尾翼稳定榴弹、BK-4式和BK-4M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和BM-6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T-62坦克的弹药基数为40发,正常配比为榴弹17发、脱壳穿甲弹13发、破甲弹10发。T-62坦克的40发弹布放位置是驾驶员右边的前组弹架油箱存放16发、中组弹架20发、炮塔右壁2发、车体右甲板1发和1发空包弹,由于“暴风”坦克焊接炮塔还有一个尾仓,内容积增加,携弹量可能有所增加。脱壳穿甲弹重20.95kg,初速1615m/s,对2米高坦克靶直射距离1870m,1000米距离上穿甲深仅仅为228毫米(垂直均质钢板)。1500米距离上,静对静射击首发命中率50%(中国出口的MBT-2000坦克在40千米/小时速度前进时,对2500米处的活动靶还有85%的命中率。)。榴弹重28.5kg,初速750m/s。破甲弹重25.3kg,初速900m/s,破甲厚度440毫米,直射距离990米。
暴风坦克的火力已经难于对付K1坦克了。
T-62的火控计算机都非常简陋,仅仅计算距离和弹种对弹道的修正,而且还要手动输入弹种、距离信息,反应速度很慢,战斗中人为误差干扰大。尾仓上方的横风传感器说明“暴风”坦克的火控计算机已经能把横风数据列入射击诸元计算,比较T-62有进步。不过先进火控一直非常昂贵,能够占到现代坦克成本的25%左右,朝鲜本身也缺乏先进的火控技术。
T-62的115毫米滑膛炮是世界中第一种滑膛坦克炮,但是其稳定器精度低,火控非常差,靶场上静态精度本来就不高,在战场上还因为炮管没有热护套,受日照影响弯曲,精度更差,射速还非常慢(低于4发/分钟)。“暴风”坦克还沿用老掉牙的L-2G式主动红外大灯为夜间炮长瞄准镜指示目标,最大夜视距离仅仅800米,还容易为美韩坦克的指示自身方位。实战中夜战能力基本为零。据以色列反映,2A20式滑膛炮的抽烟器效果很差,持续作战时炮塔内烟熏火燎,能把乘员熏出来。火炮俯仰角度太小,在贝卡谷地作战时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朝鲜多山,火炮俯仰角太小,造成无法选择有利地形发挥火力。1983年苏联曾经为115毫米炮研制过9M118炮射导弹,最大射程5000米,破甲厚度550~600毫米,但是一直没有大量列装。朝鲜经济十分困难,更用不起昂贵的炮射导弹。苏式炮射导弹必须另外安装一套炮长激光瞄准具,“暴风”坦克上只有一套炮长瞄准镜,所以有外媒猜测“暴风”坦克上有多达4枚炮射导弹,也不可信。
防护
原型车T-62的防护比较薄弱,车体前上装甲为均质/100毫米/30°/钢(防护相当于200毫米垂直钢板)、炮塔正面装甲为均质/200~220毫米/弧/钢,侧面装甲为均质/170毫米/弧/钢。韩国K1坦克的105毫米线膛炮穿甲能力为400毫米/2000米,对T-62射击,各个角度均可以将其轻松击穿。
从外形上看“暴风”坦克似乎已经用了焊接炮塔。焊接炮塔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使用复合装甲,形状也便于设计,内容积大。从图片中无法判定朝鲜是否使用了复合装甲,但是未见炮塔钢板厚度有明显的加强。朝鲜军工在炮塔正面还用螺栓固定上了类似T-62M的附加装甲。从视频图片上看,炮塔、车体正面附加装甲厚度估计在50~60毫米水平,加上基甲,目测估计相当于300~350毫米垂直装甲钢板防护水平,防护能力仍然无法经受K1坦克的射击。
由于朝鲜军事实力一直有很强的神秘色彩。外界猜测很多,有些甚至是谣言。网络上曾经有文章说:“……朝鲜采用的附加装甲是一种液态装甲。这种装甲由液体和固体装甲复合而成。当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击中该装甲后,中间的固体装甲板会使穿甲弹减速并将其动能通过周围的液体传递到整个主装甲上,即由中弹时的“点受力”变成“面受力”。这样一来,T62的炮塔和车体前装甲就可以勉强挡住M1A2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直接命中……”有人甚至能考证说这是中国的一个专利,而世界上从来没有哪国生产和装备过液态装甲,液态装甲也不会有有扩大受力面的作用——这是中学物理课本上学过的,液态传递能量不如固态快,用液态做装甲,只能死得更快。助于申请专利,只要有独到性,国家专利局就会接受,不需要审查合理性。每年都会产生大量不实用的死专利。
暴风坦克作为一种附加装甲的T-62改型,防护能力始终落后。
网络上还传言“暴风”坦克“只有T-95能与之媲美”,如上分析,这说法显然信口雌黄。
“暴风”坦克的视频截图上未发现有激光告警器,被瞄准时无法自知,不能通过及时抛出烟雾弹获得保护。
苏式坦克习惯通过低矮外形来降低命中率,现在经过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实践说明观瞄设备的发展已经能够发现缩小外形的苏式坦克,“此路不通”。
由于苏式坦克惯有的内部配置缺陷,命中以后殉爆概率极高。在科威特、伊拉克、车臣、格鲁吉亚都能看到大量殉爆的苏式坦克。“暴风”也无法避免这一问题。
对手
“暴风”坦克的直接对手就是韩国装备的K1/K1A1坦克。K1坦克1985年批量生产并装备韩军,生产总数大约1000辆,1997年开始改进为K1A1型,火炮和火控都得到升级。
K1坦克的主炮采用了L7A3型105毫米线膛炮。身管装有热护套,炮身中段装有抽烟装置,炮口附近装有炮口初速雷达。炮塔旋转和火炮俯仰为电/液压操纵,紧急时也可以手动控制。为了使主炮获得俯角,炮耳轴还尽量向前安装。主炮俯仰角度为-10°~+20°。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空心装药破甲弹、脱壳穿甲弹、白磷弹和训练弹等,其中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为主力弹种。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1000米外的穿甲厚度为450毫米,2000米外为400毫米。弹药基数为47发,储存在车体前部右侧和炮塔吊篮底板上。K1瞄准镜为双向稳定式,在海湾战争中已经过考验,证明具有很强的夜间战斗能力和行进间射击能力。但休斯公司的这种炮长单目主瞄准镜仅安装在初期生产型的K1坦克上,以后的生产型坦克换装成更先进的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热成像瞄准镜。热成像瞄准境采用了性能更好的热成像仪、二氧化碳型激光测距仪和双向稳定的主瞄准镜。该瞄准境采用了广角双目式,从而增大了视场,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暴风”坦克还在用扰动性瞄准镜,坦克行驶时炮长的视野内景物都是晃动的,搜索目标困难、还需要停稳坦克车后才能瞄准,反应速度很慢。K1车长瞄准镜为独立式周视潜望镜。车长在行进中可实施全周观察,一旦发现新的威胁目标,可超越炮长操作,通过一个按扭就可使主炮实施跟踪瞄准射击。超越式(也称指挥仪式)车长瞄准镜实际上车长和炮长都能找目标打。“暴风”坦克的炮长、车长各自找目标,车长即使发现目标还必须语音告知炮长调炮,十分落后。
K1坦克采用的炮长热成像瞄准镜和车长独立潜望式瞄准镜,属于美国最新式M1坦克上首次使用的高技术设备。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实践中证明M1坦克总能更远、更早发现苏式坦克,K1坦克在战场上如果面对的是朝鲜的T-54/55、T-62、“暴风”坦克,无疑就能单方面地连续地对其进行射击;尤其是在夜间作战时,朝鲜坦克要么不开红外大灯做夜盲,要么开红外大灯为K1坦克指示“我在这里”!
苏式坦克的殉爆问题一直是重大缺陷。
即使在白天,由于“暴风”坦克的火控系统落后,当它的激光测距器开始对目标测距时,K1/K1A1的激光告警器就能发现敌情并报警,后者开始抛出烟雾弹掩护自己,或者高速机动规避。K1/K1A1坦克采用了德国MTU公司的MB871 ka501型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为882千瓦(1200马力)。配用德国ZF公司的LSG3000型全自动变速箱,有4个前进档,2个倒档,从0加速到32千米/小时只需要9.4秒,该传动装置除采用机械式刹车外,还具有液压减速装置,可以使坦克在高速行驶情况迅速停下来。T-62系列以及T-72系列的火控反应时间都在15秒以上。这么迟钝的反应,足够K1/K1A1先机动规避,找出“暴风”坦克、测距、计算射击诸元,然后迅速短停,来一个精确射击。K1A1火控源自M1A1,反应速度只有6.2秒。
K1/K1A1的装甲防护力尚还保密,但是K1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51.1吨,仅比M1主战坦克相轻了3.4吨。K1坦克的车体长又比M1短了44厘米,车宽少了6 厘米,车高矮了12.5 厘米。估算起来其炮塔正面防护能力和M1差不多都在350毫米均质钢板水平,“暴风”坦克主炮228毫米的穿甲威力无法从正面击穿它。唯一的办法就是设伏袭击K1/K1A1侧面、后面。即使如此,在野外,由于朝军观瞄设备落和战场情报远远低于韩军,要设伏绝非易事。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大量的T系列坦克也设伏过M1A1/A2,但在空地一体化作战体系下无法取得影响战局的成绩。
暴风坦克面对K1坦克,有很大的劣势。
空中敌人
朝鲜坦克要面对的敌人除了地面部队外,还有美韩空军、陆军航空兵。美国对朝鲜的空中侦察每个月在一百多次以上,紧张时期能够达到二百多次。朝鲜陆军缺乏空中掩护,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大规模装甲部队集结、大纵深作战都无法实施。倘若发生大规模战争,“暴风”坦克的14.5毫米高射机枪在目标发现、识别、瞄准、夜战能力上和12.7毫米高射机枪并无本质区别。遭到A-10攻击机、AH-1、AH-64武装直升机攻击,朝鲜坦克很难有自卫机会。以美韩军的既往战术来看,空中打击总是优先,坦克只是捡漏,没有空中掩护的朝鲜坦克大部分很难坚持到和美韩坦克遭遇。
结语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时,驻韩美军主要装备M-24霞飞式轻型坦克,火力和防护明显落后朝鲜的T-34。朝军借助装甲优势把美军压缩到釜山防御圈。如今美国、韩国和朝鲜差距日渐拉大。“暴风”坦克从火炮、火控到作战环境,和对手K1/K1A1落后较多。又因朝鲜现在经济比较困难,外媒估计其生产数量可能只有数十辆,训练也不足。一旦开战,朝鲜装甲力量的命运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