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笔记 之三

书,书房,吃饭 

这三件事情有点不沾边,但是我觉得回家的感觉有一部分有点沉重,爱的沉重,离别的沉重。所以记录一点随意的事情。 

回国最想做的事情是逛书店,但是天气太闷热了,去海边的路上,几次路过一家书城,看看身边读不懂中文的孩子,就忍住自己的欲望没有下车。想自己一个人去书城里闷一天,又有对不起老人孩子的感觉。 

但是,顺便的时候,路过一两间小书屋,我还是钻进去很迅速地扫了一遍。新书很多,但我对新书不够信任,买了一本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和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小说的艺术》两年前买过一本,是跟朋友一起买的,后来我们去吃饭,下出租车的时候因为抢着付钱,就把书忘在了出租车里。今年看到,就又买了一本,这也是跟这本书的缘分。所以很多东西,是尽可以放松心情来对待的,缘分在,就丢不掉,无缘,强求也不来。《瓦尔登湖》我有一本旧的英文原版的,看见徐迟的中译本,就又买了一本,还想再买一本回来送朋友,可是小书店里只有一本,问店员,回答说那书是正版,又不太好卖,所以没有更多库存。原来是一本寂寞的书。但是,人很奇怪,在国内热闹的环境里,内心又很怀念那么一种孤独和寂寞。其余还买了几本杂书,又在家里书架上一大堆发黄的旧书里挑出好几本带回来,都是以前上学时买的书,老情人重逢似的感觉。 

去探望一位文科教授,他一年前因为脑出血失语。在他和他夫人的书房里,我看见一架一架的图书,将近大半生的收藏。想起我以前上学时购买收藏的两架子书,心里有点隔世的感觉,好象看见如果我不出国可能会有的另外一种生活。而真实的生活里,我的道路二十年前在一个岔路口拐进了另一个方向,哪条路更不寂寞也很难说得清楚。但那一个时刻,当我看见那满墙满屋的图书时,我确是感到有点失落有点寂寞。如今文人也世俗化商业化了,能够淡薄守志甘于寂寞的也不多。喧哗年代保持沉默,也算一种难得的品质。人生走到最后,什么功名都是空的,最终面对的还是健康与活着的问题。

回国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满足口腹之欲。吃的东西很丰富,亲人朋友见面,也必定要一起出去吃饭。好象我们表达爱的方式就是要喂饱你,爱你就爱你的胃。但是我觉得很多时候很浪费,吃了很多,最后记住的不多。记得住的还是家里做的炸得香酥的新鲜小鱼。北方人实在,每份菜的量都很大,点的品种少,很多东西就吃不到,点的多又吃不完。这让我特别想念成都的小吃。当年去成都,大学好友带我去小餐馆里吃各种小吃,每样一小碟,精致又丰富。在洛阳,亲友请吃洛阳水席,之所以叫水席,是因为菜菜有汤,而且上菜的方式是吃完一道再上一道,象流水一样。一道一道菜流水一样地端上来撤下去,也象流水一样地被忘记了。吃饭的时候想起网友豆腐酒同学写的“过大侠”传里的流水席,大家都坐在河边,一人拿着一把爪篱,捞河里的泥鳅吃,忍不住发笑。现在想起来,好象那上千块钱的一桌水席,全部都是泥鳅味儿。

娅米 发表评论于
回复chaojiang的评论:

好久不见,都好吗?国内的书很多,但是值得买的不多,大概我对书比较挑剔。
chaojiang 发表评论于
每次回国,书店是一定要逛的。只不过买的书越来越少了……

任何路走到最后,在别人看来都是寂寞的。自己会不会觉得寂寞,大概只有自己知道。 :)

回家很愉快,很为你高兴。
娅米 发表评论于
安娜晴天:晴,你在国内这一年,我跟着你的博客看到很多美景美食,也体会到你在国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佩服你和安娜的坚强独立。我很喜欢成都,就是喜欢那种悠闲的生活气息浓浓的感觉。

bymyheart:我看到我父母和他们身边的老人,那些退休的老教授们,每天面对的问题不是如何做学问,是怎么降低血压血脂,保持生活能够自理自立。当你看到这些,就会觉得人是软弱的。
bymyheart 发表评论于
谢谢海上分享的诗,是这么贴切地说着我们的心情和生活的无奈。娅米说的对,人到最后面对的是健康和活着的问题。其它都是为着这个根本衍生出来的问题。
安娜晴天 发表评论于
高兴也看到娅米回家了。
看到你的书缘很感动,我们也喜欢逛书店,各看各的,能待几个小时呢。
也喜欢怀念成都美食,其实是成都那种悠闲的生活方式和放松的心情。
问好~~~谢谢分享!
娅米 发表评论于
过耳:你太富于前瞻了。第二春还没过呢,你就在憧憬第三春了?不过真的,等孩子都长大了,我们把豆腐庄搬到成都去!

海上:谢谢你转的那首诗!其实呢,不管哪条路,可能都差不多。再去成都小吃,一定带着你,我们也不跟你抢,我们负责吃,你负责付账。:))
海上云 发表评论于

想起了那首

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marked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再去成都小吃,不介意多一个抢着付账的吧? ;-)

过耳风 发表评论于
哈哈哈,我太同情你了。还以为是什么贵重得不得了的宴席呢,原来吃了一桌的泥鳅啊

有机会我们一起去成都吃小吃如何?其实孩子越大,这样的机会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让我们一起满怀信心,憧憬第三春的到来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