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电影“山楂树之恋”

这是一部好看的影片。当影片结束后,我还坐着,让心中的感动随着最后的音乐慢慢
流淌。


它好在哪里?我想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故事,故事表现了一段纯朴纯真、至爱至
诚的爱情,触动人心,让人感怀;男女主角的恋情,呈现一种既在恋爱又在等待的
状态,特异而不落流俗。比如人物,男女主角纯朴清朗、表演浑然天成,他们一个
成熟一个青涩、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一个动一个静、一个施一个受,二人的互动别
致而有情趣。比如音乐,单纯又感情充沛,动听又简练清爽,同影片的格调相得益
彰。然而这些因素都只是锦上添花。影片中的爱情故事,被编排在细碎的小事之中,
感情的发展不靠情节的起伏跌荡,而是由平凡小事中慢慢积累,场景也不见秀庭雅
室、花前月下,而多是简陋寒酸之处。一个纯情的“脱俗”故事,落实在非常平淡
“入俗”的内容当中,这才是影片最让人欣赏的地方,起码我是这么看。


影片的重点是表现男女主角的相恋相爱,由一连串的“小事”来具体呈现,列举如
下:送核桃、买球衣、推板车、游泳、照相、送鞋、医脚、入院探病等等。看看这
些事,就好像把生活兜底翻开,露出了最俗、最细枝末节的部分。除了锅碗瓢盆,
就是它们了。这些事所反映的,也就是我们的生活在卸去外装之后的简单朴实、抑
或粗浅的一面。它们最平常,也最细碎、最不起眼。我相信几乎任何人在自己的恋
爱经历中,都有类似的事,但我们不会挂在嘴上唠叨,因其太俗太琐碎,不肖一提,
或者干脆忘掉了。我也有些惊讶:这些“破事”竟然真可以一件件拿来说故事。然
而,影片就这么做了。它慧眼识遗,取之为用,将一个爱情故事娓娓道来,让人耳
目一新。同样,我相信有些影片也曾经涉及这些内容一二,但只是零头铺衬,要说
如影片这样,完全由它们为主体来构造一篇故事,好像真没见过。这就是高手的做
为,常能给人所未与。这应该是影片的得意之处。


这部影片不是简单地为情写情,而是要塑造一种平淡朴素的生活状态。这就不一般,
其境界要比很多爱情题材的作品高出了一截。影片中的生活,看上去是未经超脱、
净化和润色的朴素面貌,影片中的爱情,自然地包容在生活中,不显山露水。它们
平淡朴实,因平淡朴实而又独具风味。这些是影片用心的地方,也是张艺谋显才的
所在。当然,也可能原作小说本身就具备这些特色,张艺谋识其味,借来发挥,也
未可知。但不管怎样,看得出,张艺谋对自己有要求,他的影片总有些新意,这是
他的追求,也显出他的才高。


影片的“平淡”,就像从真实生活中直接临摹而来,平淡得超乎寻常。以上面提到
的那些小事来说,事与事之间大多没有情节上的关联,零散细碎,意趣平平。不仅
如此,影片对每一件小事的经过也安排得极为简单,不见波折,也无“噱头”。比
如送衣服,这边送,那边就收了;游泳,这边相邀,那边就跟着去了;照相,俩人
随随便便就照了。小事本来就够小,掀不起大浪,而这里连丁点儿水花都没有。又
如静秋去县城医院探病,她如何瞒着母亲弟妹、怎样悄悄做准备什么的,说来也有
“戏”可做,但影片中只用一句话就打发过去了。影片把可能的戏剧性因素几乎统
统省略或简略了,剩下的就只有“平淡”。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电影也是,
而且“平淡”处理起来更困难,因此像影片这样在平淡上狠下功夫,算得上是一种
冒险,没有自信和勇气不能为之。这也体现张艺谋有所追求的决心和能耐。但是影
片确是由于平淡而产生出一些“无精打采”的感觉,这是躲不掉的负面影响。好在
影片讲的是“爱情故事”,有充沛的“情感因素”始终牵动着观众,弥补了情节上
的平淡。因此我想,是否张艺谋从一开始就注意到这个“情感因素”的力量,从而
敢于放手一搏,玩“平淡”?我相信是的。


影片对“爱情”与“生活”的关系处理的很成功。“爱情”是唯我唯情的“二人世
界”,脱俗容易,入俗不易。因此在“二人世界”与日常生活环境之间,影片很
“控制”,很用心地保持着恰当的平衡,让二人的恋情不加夸大和拔高,始终与生
活的凡事小节同在一个层面上,相融相汇、和为一体。举一例,在“推板车”这一
节,老三在接近学校时让静秋一人拉车,目送她进校门,依依不舍。镜头没有结束,
继续表现静秋进学校,有人接车、帮她。看似多余的“闲笔”,其实似轻实重,它
将二人“相见正欢”的情绪,与日常的琐碎气息贯连了起来。再比如“送鞋”一节,
老三用油条、包子笼络静秋弟妹,弟妹离开时嘻笑做鬼脸,也都是有意味的细节,
为之后两人单独相处铺垫出俗常生活的氛围。例子很多。这样的“爱情”被表现出
来,让人看到的首先是平淡朴素的“生活”,其次才是生活里面的爱情。所谓平白
自然,所谓身边的凡人凡事,好像都在这里了。


说说影片的“抒情”。这对张艺谋不是困难的事,应该属于基本功吧。影片做起来
很从容:挑拣一些场合,将情绪情感适当加强或渲染,输出一个个让人感动的场面,
这样就有了“爱情作品”所需要的情感滋养。好看的地方是,由于“平淡朴实”是
影片的基本要求,必须间顾,因而有一些“抒情”场面的设计别有景致。比如“送
鞋”一节,二人单独在屋内,老三看到静秋的脚,心疼,道:怎么烧成这样?感情
之流在汇聚。直到他又说:如果你不穿鞋,我也让脚烧伤。已然掀起爱的激荡。只
两句话,却有抒情的效果。再比如“医脚”一节,末了,老三为静秋用纱布包脚,
他流泪,静秋也哭。那边音乐响起,颤动人怀。这边镜头运用也好,从老三的头顶
拍摄下去,不见他的表情,只能隐约感到他在强忍低泣。此景正与他的心境相映照:
心里难过,又不愿让人看到自己流泪。真是一组非常有力的感人画面。然而,此时
不能忘记静秋的母亲,她就在一旁做纸盒,叮叮当当敲打得震响。这是用意独到的
处理,让人眼睛一亮。母亲的敲打声有着“镇场”的作用:将渲染开来的情感,笼
罩在俗常的物色声响当中。影片在这里明显传达出它对“抒情”的克制态度,力求
减少由“抒情”可能带来的夸张或腻味的感觉,以保证影片的基调不走样。(还有,
这一处理也将“二人世界”与日常琐事融和在了一起,这是影片对此用心着力的又
一例。)影片还有几处催泪的场面,也都是浅尝辄止,讲究分寸。其实,就我个人
感受,影片有条有理的情节安排、处处留意生活化细节的前铺后垫,已给予这些
“泪情”自然而然、入情入理的真实感,让人坦然受之,为情动容,为泪感伤,从
而忽略了或者愿意忽略“扇情”的些许腻味。


影片中的爱情令人难忘。它体现的情之真、情之纯让人感动。老三对静秋的直率灼
热的爱,让静秋不能拒绝,也让做为观众的我感到温暖。老三愿意“等待”,更让
这份真爱具有了可感觉到的“诚意”。“等待”是二人爱情中散发出的卓而不群的
异彩。我想,有了它,这段爱情或成流传的经典。静秋幼稚,尚需等待。老三成熟,
因爱而忍耐。浓浓的缠绵中透着一片清澈,似厚重的山峦怀抱清清的流溪。很耐看。
二人的恋情,被“棒打鸳鸯”而不能示于外人,必须等待,俩人若即若离、躲躲藏
藏,颇有趣味(尽管影片很注意淡化这些趣味)。老三的病,令他已没有时间等待,
也许他也不愿等待,但他仍然恪守“等待”的承诺,对静秋行君子之礼。在“同床”
一场戏,老三欲进又退,显出的至爱至诚,莫甚于此。这叫天不遂人愿,可怜了这
孩子。这份脱俗的真爱,扣动人们内心深处美好、清纯的一面,让人沉浸其中与影
片共鸣,荡气回肠。我想,我们被感动,是因为这里有真情,而不是这段情如何的
干净。“干净”属于另一个话题。简单说,一尘不染的干净,使这个爱情故事出类
不凡,一下子高出一个层次。它也赋予整个影片(包括朴素入俗的生活状态)一种
圣洁高贵的气质。据说原有二人接吻的镜头,在剪辑时删去。这一改动,可谓之妙
手偶得。


人物塑造是影片略显薄弱的环节,两位主角都有欠缺。如果要挑影片的毛病,首先
就在这里了。老三对静秋的爱,影片表现的很充分,让人感觉他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的人。但是除了这份爱,我们对他还知道多少?他身上还有些迷团,让人难以释怀。
比如,他说静秋没恋爱过,说明他有经验,他爱上非常清纯稚嫩的静秋是否与过往
的经历有关?当然可以回答:爱不需要理由。这话不错,如果由老三自问自答,说
得过去。但是老三是一个银幕人物,要让旁观、冷静的观众来理解他,仅仅有这样
一个回答就显得单薄。静秋母亲说:轻易说出等你一辈子的人最靠不住,热乎劲一
过就变了。老三是这样的人吗?我的情感、我的愿望告诉我,他不是。但是影片对
此并未给出有力的支持。老三的一些侧面在影片中被忽略了,因此让我们对他的认
识还不能做到确切。老三的身份,是落难的高干子弟,也让人不解:这个身份有意
义吗?影片中老三的做为,并不需要这个身份。如果他出生在工人、读书人家庭,
则更好更实在。做为高干子弟,其背景反而让他有点虚。想必这是由原著小说带过
来的毛病。一般女作者写的爱情,女方都是弱势一方,以满足“小鸟依人”的幻想,
这是通病。女主角静秋是一个青涩的高中学生,对男女之情朦朦胧胧,对天上掉下
来的爱有些不知可否。她身处恋爱当中,也很享受,但同时又在等待着什么。这是
一个难得一见的人物,有特色。影片对她的展现还有些意犹未尽,也许是时间限制,
未给她足够的展开空间,不然她能更丰满更活脱。在影片结尾段落,静秋听了朋友
的一番话,就认定老三骗了自己。这是静秋人物塑造上显见的漏洞,让她有些“呆
板”了。因为二人交往的时间不短,转了一圈过来,静秋对老三的了解仍然停留在
起点,这怎么可能。影片本可以有层次地表现出她的变化,不难办到,也不会对影
片伤筋动骨,可惜没有,留下遗憾。但话说回来,瑕不掩玉,静秋这个角色别具一
格,是影片的闪光之处。


影片的篇章布局是典型的“三段式”。第一段落,自影片开始至静秋结束下乡学习。
这里,有时代背景、男女主角的家庭简况,所有人物都一一过场,两人的恋爱关系
也大致确定。故事的背景是“文革”,但影片表现的仅仅是当时普通人的生活常态,
显然没有对文革进行批判的意图,有新意。文革时期的一些生活内容却被有意识地
突出,比如强烈的时代语言、舞台上的文艺排练、在家里做纸盒、用门框压核桃等。
本来这些都可以稍带而过,但镜头却留念地停顿,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细节。由此,
影片也抹上一层淡淡的怀旧色彩。这一段落之后,文革时代的气息渐渐淡落,到影
片最后,除了服装之外,几乎已看不到那个时代的特征。这显然不是疏忽,应该有
着将这一爱情故事超越特定时代的意味。毕竟这部影片是当代作品,其眼光或多或
少不会限于过去;毕竟那些细微小事中的情感在任何时代、任何个人的爱情中都存
在。


第二段落,由静秋回城开始,到她去县城探病、其后两人在河边告别为止。这一段
由一连串“小事”组成(前文已有提及),占据影片的主要篇幅。每件小事相对独
立,彼此之间没有很突出的层次感。虽然它们按时间排序,但不重要,我觉得将它
们打散,任意排列,也不会改变大体的效果。由“点”的呈现,最后积累成“面”
上的感染力,是这一部分的构成特点。段落的结尾一幕“告别”,我想应该是整个
影片的点睛之处,它把老三突显了出来。告别也是从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两人避
开人群,来到僻静处,隔着河水相望。此情此景竟与一句古诗的意境相投合:所谓
伊人,在水一方。诗句是从男子的角度发言,很巧,影片也是以老三驻立而望的远
镜头收笔,可谓意味深长。因为老三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他面对静秋,不仅是隔
着河水,也将是生死永隔,他心中的惆怅、他的苦与痛,难以想象。二人的交往,
表面以静秋为主线,实质是通过静秋得到的爱,来表现老三所给予的厚重。老三是
这段爱情的源泉,其实也是这部影片唯一的核心人物。


第三段落是影片余下的部分,表现二人的爱情结局。影片设置了一个悬念:老三是
否有病,他在哪里?以强化影片最后一幕的份量。然而在我看来,最后让老三死去,
算得上一个大俗笔了。只是影片字幕言明,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让人不好
多说了。真事就是真事,是另当别论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