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七集) 2010/4/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007


http://ft.amtb.tw/dv.php?sn=02-039-0007&lang=zh_CN#a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经本第六面第三行,最后一句看起:


  「於是先师会本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从这句看起。黄老说夏老会集的这个本子,印出来之后很快的就流通出去,所以不胫而走。「胫」就是小腿,「不胫」是虽然它没有腿,它走得很快,传播得很快,意思是传播得很快,这是当时的现象。因为社会的不安定,中日战争起来,这是战前的事情,山东这一带也是被日本人占领,所以夏莲老弘法的工作当然就受到阻碍。社会一直到现在都不稳定,全国解放之后又经历许多灾难,这个他后面都讲到。改革开放以后才算是安定,宗教的活动渐渐恢复。所以夏老居士告诉黄念祖,说他的这个会集本将来是从海外传到中国来的。夏老讲这些话,同学们听到都不以为然,感到很奇怪。到以后,这几十年过去,果然如是,由此可知,法运的兴衰,老人已经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当年最初印的本子不多。前面提过,慈舟法师在济南讲这个会集本,我前面跟诸位报告,那会集本大概还没有定稿,老人修订过十次。慈舟法师用的本子不是最后修订的,不是定本,因为他的科判我看到了。老人用的本子,会集本,全经一共分为三十七品,也许就是用「三十七道品」这个意思,三十七品,这个科判我手上有一本。这就不是我们现在用的本子,现在这是最后的定本,一共分为四十八品。可是,慈舟法师对这个大经,算是最先开的先例,把科判加到后面。我依据他老人家的科判,用现在这个本子,做了更详细的科判,分得很细,我们有科会,科跟经会在一起。这个科会的本子流通,流通量也很大,应该我们此地有,没有摺叠的本子,有装订的本子,有科会。还有一本,跟李老的眉注合印在一起,科会跟眉注合刊本,这个本子也印得很多,可以做为学习研究这个大经的帮助。


  「佛界尊宿多以会本文简义丰」,文字确实比过去原译本跟两种会集本要简单多了,容易多了,而且意思非常圆满。前面两种译本缺失的,夏老全部都把它补过来,这是很难得。「词畅理圆」,理圆满没有欠缺,文字非常通畅,让你看到很舒服。「讲说赞扬,流播中外」,用这个本子讲《无量寿经》的,讲述、赞叹、宣扬,流播中外这个工作我们是很努力的在做,什么时候开始?李炳老往生之后。在他老人家在世之时,我们想做,老师不同意,说这个本子有争议,就是佛门确实有些障碍。我那个时候想讲,老师说不行,你年岁太轻,分量不够,如果讲这个经,别人对你批评,你招架不住。所以我就把这个,那个时候印了一千本,我记得是韩馆长五十岁生日,我们想讲这个经给她祝寿,李老师不同意,我们就改讲《楞严经》,这个大家没话说。这个争议多半都是出自於嫉妒障碍,这个事情自古以来就不能避免。我们现在生在末法时期,无论在德行、在智慧都比不上古人,连他们都遇到这么多困难。你看这个会集本,前几年大陆上提出反对的声音,大家都知道。现在这个声音没有了,因为国家宗教局肯定了,大家没有话说。所以我们晓得,念公注这本经不容易,非常的艰难,我们要晓得这个事实真相。


  「见者闻者,欢喜信受,持诵印行,络绎不绝」,这几句话是真的。李炳老往生之后,那个时候我在美国,在美国发起印这部经典。因为这个会集本,李老师手上只有这一本,讲解的时候他做了眉注,自己用毛笔写的,小楷行书,写得非常好。他老人家把这个本子给我,我手上保存这么多年,没人看见过。老人往生,我就把这个本子拿出来,发心印一万部流通,做为纪念老师往生。这个本子大家看了之后,真的,像此地所讲的「见者闻者,欢喜信受」,持诵印行接著来。所以这个本子现在流通在全世界,分量是很大,我们过去讲过十遍,光碟也流通得很广。


  底下说,「近且蒙海外佛学界收入新印之续藏」。这是有这个意思,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实现。海外这么多年印藏经不少,但是没有把这部经收在《续藏》里头,这是等待我们将来努力,我们一定会做到的。「行见大经光明,常照世间」,这些都是实话,「昔贤会集之胜愿,幸告圆成」。过去许许多多人都想到《无量寿经》应当要做会集本,要做一个标准的本子来流通。王龙舒做过,魏默深做过,但是都有遗憾,都有缺点。所以夏老第三次做这个工作,过去人这些缺失他都能够圆满的把它修正过来,成为这样子如黄念老所说的「文简义丰,词畅理圆」,像梅光羲居士所说的「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稀有难逢的因缘!他这里讲,「无量寿经之善本」,最完美的本子,「於兹庆现,此实为希有难逢之大事因缘也」。不能够等闲视之,我们要有这个认识。我们今天有幸遇到这个会集本,也是稀有难逢的大事因缘,我们遇到了。过去十次的讲解,前面几次我没有看到这个注解,我是依李老师的眉注来讲解这部经。第一次讲解我记得是在新加坡,新加坡是第二次,第一次在美国,第二次在新加坡,用的时间是六十个小时,因为我到新加坡去讲经一个月,一天两个小时,一个月讲圆满。这个带子很快就流通出去,而且流通的范围非常之广,每个人见到都欢喜。

  下面这一段,是念老说他为这个会集本做注解的因缘,我们来看看这一段。「念祖乃具缚下凡」,这是他老人家谦虚。缚是烦恼,就是烦恼系缚的下凡,凡夫里面不是中上根,是下根的。「谬蒙先师以注解宏扬此经之大事相嘱」,这里都是谦词。谬是错误,老师错爱我,我没有这种能力,而老师期望我做。这桩事情确实是不容易,经会集出来了,一定要注解,没有注解,这里头有很深的奥义,初学的人不容易能够看得出来。所以注解是有必要的,我在前面序文里面也说到这桩事情。宏扬此经,用注解来弘扬,我们今天用演义来弘扬这个注解,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大事。黄老注经是受老师的嘱咐,也就是老师的命令,交代他,他在这一生当中要做这桩事情。夏老在一生会集经的工作做完,黄念祖接著把这个大经做一部注解。「余虽初发大心,但以障深慧浅,承此重命,实深惶惧」,惶是恐慌,惧是害怕,这个使命太重了。这个地方我们看作他老人家的谦虚,可以,是相当谦虚。这个任务他老人家完成了,没有辜负老师的咐嘱,这是我们要感恩的。


  下面他就说因缘。「所幸曾参先师讲席,亲闻此经全部。」夏老会集之后自己讲过这部经,黄念老他有这个缘分,亲自听到老师讲这个经的全部,他一堂课没缺。「且於廿载随侍之中」,这就说他跟老师二十年,不是个短时间,二十年没有离开老师的身边,「得聆禅净密各宗玄奥,粗晓先师会集大经之深心」。跟老师二十年,天天听老师讲经说法。夏莲老通宗通教,显密圆融,虽是在家,真是一代的佛门大德。有这样的智慧,有这样的能力,有这样的慈悲,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得圆满,留给末法往后九千年的有缘人。遇到这个经就是有缘人,遇到这个经就有得度的机会,你说多难得。这是说明他之所以被老师嘱咐做这桩大事的因缘。老师对学生当然了解,跟著老师二十年,学生有没有智慧,有没有慈悲心,能不能担任这个使命,当然很清楚,选中黄念老。所以我常常说,一听到他老人家的名字我就告诉大家,这是夏老的传人,鼓励大家多亲近他,这个缘分、福分都不可思议。


  「六十年代初」,这个六十年代就是一九六0,一九六0年初,「曾试写此经玄义之提纲一册,呈师鉴核,幸蒙印可」。他就开始做初步的工作,写个提纲,提纲是什么?就是现在我们学习的概论,他叫概要。我在过去讲经的时候,用他这份资料,我编了个大纲,也许有同学见过,在过去多次讲过,我有一个概要,从这里面节录它的精要,这样在讲席里面可以缩短时间。虽缩短,大概也讲了十几个小时,把全经要义为大众做个介绍。他做的这个玄义的提纲夏老看到,同意、认可了。「但经文革浩劫,此稿已荡然无余。」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也遭了难,也被抓去批斗,因为学佛,都戴上高帽子「牛鬼蛇神」,家也被抄了,写的这些东西都被烧掉,经过这次的浩劫。「现余年逾古稀」,古稀是古人讲的七十岁,「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唐朝杜甫说的。所以七十就是古稀之年,逾是超过,七十多岁,我跟他老人家见面的时候。「复多宿疾」,也就是在文化大革命受了很多苦难,所以晚年的身体不好,毛病很多。「愧深恩之未报,惧无常之将至」,这个话是真话,老师交代的使命没完成,怎么能对得起老师?年老、多病,害怕了,害怕寿命不够来完成这个工作,常常担心这个。「於是奋老病之残身,继传灯之宏誓」,这是我们亲自看到的,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做这个事情,写这个注解。


  写注解也不容易,写了之后不满意再修改,最后到定稿的时候,我跟诸位说过,当年这个书是用油印印的。大概现在年轻人不知道什么叫油印,五、六十岁的人应该知道,那个质料很差,印出来的字都模糊。我相信他带到美国去的这一本,送给我的,应该是在他油印本里面最清楚、最好的这一本,他送给我了。我看了一遍之后非常喜欢、非常佩服,《无量寿经》毕竟有这么好的一个注解,真正是难得。我就向他老人家请教,你有没有版权?他说没有版权。没有版权,我就翻印。所以在台湾,我第一次就印了一万本,精装一册。他原来是四册,四册装订的,我们改成精装一册,就是现在诸位手上所拿到的。这个已经是好几版了,原版我们印的一万册现在还很容易找到,原版前面有很多照片,有慧老法师给夏莲居做证明的照片都有,我都把它印在前面。这种精神难得!


  「以此身心,供养三宝,闭门谢客,全力注经」,不见人,把所有的精力、时间、精神统统用在注经。注经要搜集参考资料,难得,我认为这是佛菩萨保佑,佛菩萨的加持,他能想到的这些资料都有人供给他。我在他的书房里面看过他那些资料,我也叹为观止,真不容易,从哪里找的,找这么多东西?冥冥当中威神加持,他所想要的资料都能找到。「冀报先师暨十方三世上师三宝与法界众生之深恩於万一。」真诚、清净、慈悲,报恩之心,上报佛恩、报师恩,下报一切众生恩,法界众生。我们看到这个地方,我们应该知道感恩,他写这部书多辛苦!为谁写的?我们今天得到这个本子,就是为我写的,你得到这一本,就是为你写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得到了,你能把这个注解看懂,疑惑断了,杂念放下,一心念佛,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谁接引的?黄老居士接引的,你才晓得这个功德大!


  我们没这个智慧,没有这个能力,写不出来,发心,现在方便,影印流通。这是我们自己报老人之恩於万一,我们给他宣传。在这个世界上,这个本子愈多愈好,为什么?佛在这个经里讲过,将来佛法到灭法时期,就是九千年之后,佛法在这世间灭了,《无量寿经》最后灭;所有经灭了之后,《无量寿经》还存在这个世间一百年。一百年之后,《无量寿经》也没有了,还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遇到这个名号,那都是有特别的缘分,都能得度。法门不可思议!世尊多次宣讲不可思议,翻译不可思议,会集不可思议,注解也不可思议。我们依教奉行,自己得利益;自己得利益,也会影响别人,人家看到你这个样子他会受感动,他自然就跟你学。所以你自行就是化他。何况如果你要能讲解,为人演说,这是你演说的参考资料,你能够影印流通。


  现在科技发达,我们学佛也得活学活用。这么大的一本书你送人,人家一看,这分量太多,我没时间看,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净宗的宣扬,确实在现前这个时代,比哪一宗好像都顺利,比哪一宗好像都兴旺,什么原因?得力於科技的工具。我们在这里学习,过去这十次的讲演,我们有光碟、有卫星、有网路,有这么多方便的东西,所以接引的人就多了。在过去没有,过去就是靠书,书的分量少,还得靠人读,他不读怎么行?光碟流通就大了,量就大了。现在科学愈来愈进步,我们最初讲的经,一片光碟才录一个小时,新加坡讲的那个,流通到中国大陆,六十片光碟,不少!现在呢?现在大概两片,变成两片,愈来愈进步。我相信再过个二、三年,一片,六十个小时一片,这对大家的学习就太方便了。我还提倡有读诵的《无量寿经》,你不愿意念这个,你把电视机打开,有读诵的,读诵里面有经文、有音声,没有人像。有经文,有文字,有读的声音,帮助你!这次我们来做这个《演义》,就是完全来讲黄念老的注解,我们是报他的恩。他老人家晚年这样的辛苦,这我亲眼看见的,不能辜负他。我们这个能做成光碟,也能够把它做成文字的读诵,有文字、有讲解,不必要人像。这是说老居士注经的因缘。


  下面是介绍这个经,这个经契理、契机,这是最难得的。「复以本经之殊胜在於契理契机。」理是什么?理是自性。惠能大师,中国人,我们提起来格外的亲切,尤其是广东人,我们居住的环境是广东的地盘,特别亲切。他老人家开悟了,开悟那一年二十四岁,我们称他老人家,他有德行,其实他不老,二十四岁。开悟的时候,说了五句话,二十个字,「何期自性」,没有想到自性,自性什么样子?「本自清净」,这第一句;「本不生灭」,第二句;「本自具足」,这个具足,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本自具足,具足是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这自性里头有的;「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能生万法就是能现宇宙、能现万物。我从哪来的?自性变现的,所以这是能生、能现、能变,一切万法是所生、所现、所变;能生的是理,所生的是事。契理!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自性本具的德能,这是理。机是讲的众生、对象,这部经的对象,哪些人可以学?什么人都可以学,上中下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下面这两段就为我们说这个问题。


  先说理,「理者,实际理体,亦即真如实相,真实之本际也」,这一句是讲理。什么是理?我刚才跟诸位讲的好懂,跟此地的三句话完全相同。实是真实,实际就决定不是假的,这是理体,就是讲的自性,讲的是能生能现能变的这个东西。这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不是精神,它也不是物质,它没有形相,六根接触不到,我们用想像都想不到,你想就想错了;到你什么都不想的时候,它就现前。所以佛经上常讲这桩事叫不可思议,你不能去想,你也不能去说,说不出。也叫做真如实相,实相是真相,真实的本际,我们用现在话讲,真实的本体,在哲学里面叫本体论。哲学上所讲的本体这个概念,到现在还都是模糊的概念,没有定论,可是在佛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丝毫模糊没有,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人他证得了。释迦牟尼佛首先证得,在菩提树下,学生当中许多人也证得,证得就叫成佛。在中国,历代的祖师大德,真正证得这个境界有几千人。禅宗里面,《传灯录》里面一千七百则公案,那就是一千七百多人他们证得的,不是一个人。除这个之外,还有教下的,大开圆解也是这个境界。净土宗的,念到理一心不乱,也是这个境界,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所以这不是假的。证得之后,你让他们讲讲,让每个证得的人讲讲,意思都相同,大同小异,说的话不一样,意思完全一样。这不是假的,这具足有科学精神在里头,他不用科学仪器来求证,他用禅定的功夫。禅定是什么?放下!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著,就证得了。


  我们实际上跟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所以世尊在《华严经》里面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话是真的,一点不假。现在为什么变成这样?迷了,迷了自性,并不是自性没有了,自性在,你迷了。《楞严经》上有个比喻,比喻得很好,「演若达多,迷头认影」,佛讲这个故事。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凡夫迷失自性的样子。这个故事要照佛经上讲,我们还是不太好懂,我们还有更好懂的故事,跟这个意思一样的。我们做学生的时代,跟日本人打仗,抗战期间,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就有军训课程,就有这个课程,到中学更不必说了,很重要的一门功课。军训里有紧急集合,限定三分钟之内服装整齐要到操场集合,常常有「演若达多迷头认影」的故事出来。紧急集合大家慌张,紧张,这一紧张就迷了,帽子已经整整齐齐戴在头上,服装穿整齐出去集合,到处去问人,问同学:你有没有看到我的帽子?慌慌张张在找帽子,就迷了。同学一指:你帽子不是在头上吗?一摸果然在头上。有没有失掉?没有失掉,迷失了!佛举这个比喻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没有两样,现在在不在?在!为什么找不到?迷了。什么时候觉悟了,你就叫佛,你在迷的时候就叫你做凡夫。就像紧急集合的时候,帽子真戴在头上,自己不知道,到处去找,就这种状况。


  这三个名词在经典上常常看到,解释很难解释,慢慢往后看渐渐就懂得,心愈清净你体会就愈深。浮躁是我们学习最大的障碍,浮躁要不除掉的话,永远体会不到,你所能学到的是语言、言语,是皮毛,是这些文字、名相,你学的这个东西,真实的道理你没有办法知道。你的心愈清净,体会就愈深,到你平等心显现出来了,差不多,你纵然没有开悟,也接近开悟的边缘。清净是见思烦恼淡薄了,见思烦恼断了,真正清净心就现前;尘沙烦恼断了,平等心现前。我们的心不平怎么行?为什么不平?有我,有我就不平,我总比别人强一点,叫傲慢。诸位要知道,有我就有傲慢,你不承认也不行。佛说得很好,为什么?你有我,你有末那识,末那识是四大烦恼常相随。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大乘法里有句话大家都知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就是我,不是父母生下来才有我,父母未生前就有我。在我们一般人讲灵魂,在佛法讲,不叫灵魂,叫灵性。他有没有我执?有,有我执的时候叫他做灵魂,不叫他做灵性。为什么?他的活动空间出不了六道轮回,他在六道里转,出不去。为什么?他迷了。他要觉悟了,他就超越六道,那就不叫灵魂,叫灵性,他活动的空间就大了,那个活动空间是十法界。他也出不了十法界,为什么?他还有起心动念,因为他无明没有破。无明破了之后,灵性的名词也没有了,叫自性,他还源了,回归自性。那叫什么?那叫佛,真佛,不是假佛。一个东西,三个名词,一而三、三而一。


  所以,我们只要一念迷了,迷了就是把自性变成阿赖耶,阿赖耶里面的三细相,转相就是末那识,末那识头一个是我见,我见就是执著有个我。拿什么当作我?执著阿赖耶的一分,用现在的话来说,一分能量,这大家好懂,用现在名词,一分物质,或者我们不说能量,说得更清楚点,一分信息;末那是信息,阿赖耶是能量,境界相是物质。现在科学讲,宇宙之间只有三样东西,能量、物质、信息,跟阿赖耶的三细相是一个意思,但是他讲不清楚。物质从哪来的?信息从哪来的?能量从哪来的?他就不知道,他就不晓得。佛法里头说一体,那就是自性。在不迷的时候是一体,你分不出哪是能量、哪是物质、哪是信息,分不出,就是能大师所讲的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有,它不现。它显现出来的时候,那是有个缘分,那叫一念妄动,起了一念,它就现行,就能生万法。能生万法,我是正报,环境是依报,依报跟正报同时起来的,没有先后。这个在《还源观》里面讲得很清楚,从一体起二用,二用就是,一个是我们的正报,我出现了,另外一个,我的生活环境出现了,就是宇宙。这个事,现代科学、哲学都没讲得清楚,在佛经上三千年前讲得这么清楚。非常可惜,这些科学家们没福报,没看到佛经,要看到佛经,我相信那些人很聪明,一定大幅度的提升他的境界。为什么说你有烦恼?末那识有我见,跟著我爱,我爱就是贪,我慢,我慢就是瞋恚,傲慢跟瞋恚是连带的,我痴。所以,我见、我爱、我慢、我痴,四大烦恼常相随。你怎么会不傲慢?傲慢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带来的。一念不觉就迷了,迷了就产生这个现象,实际理体里没有这个现象,它的现象是什么?是智慧、是德能、是相好。一念起来它就迷了,就变成贪瞋痴,这个信息就发生。


  也叫真如实相,「真」是讲体,能生的,能生能现的本体,「如」是讲相,现相。现相是从本体变现的,现相跟体是分不开的,所以叫性相不二。这个也不好懂。古来的祖师大德,佛经上也有说,常常用金跟金器来做比喻,把金比作体、真,金所做的这些器皿那是如,怎么叫如?它就是金。你说把黄金做一串念珠,这条念珠是不是黄金?是。把它做个戒指、做个手镯、做个茶杯,都可以做。所以说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性相不二。你从相上就看到黄金,那你真识货。如果你不识货,你把金跟这些器分开,我让你拿黄金来,你看看所有这些器皿上,「没有,这里没有黄金」。镯子是不是黄金?杯子是不是黄金?碗是不是黄金?全是黄金做的,叫你拿黄金来你找不到,这是什么?迷了,叫迷了自性。悟了,拿黄金来,随手拈来,样样都是!所以性相不二。性没有现象,虽然现的现象,相是幻相,它不是真的。所以大乘教里面常讲,万法皆空,了不可得,这是真的。《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都是给你讲真话。这是真如。


  实相,实相就是真相,你要认识真相。真相是什么?相里头有性,性相没有离开,这是真的。性不可得,相也不可得,性要是不可得,相怎么可能得到?所以一部六百卷《大般若》,佛给我们讲什么?就是讲「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我们今天烦恼从哪里生的?不可得的一定要把它得到,你不是叫自找麻烦吗?你的苦恼没有边际。一下觉悟,苦恼就没有了,真相明白了,不再执著,不再打妄想,受想行识都不可得,都是假的。受想行识从哪里来的?是从自性里来的。自性有四净德,见闻觉知,是真的;迷了之后,从见闻觉知就变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我们称之为心理,心理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是清净的,清净平等觉,那是真心,妄想分别执著肯定是妄心。


  经上讲「惠以真实之利」,「惠」是送给你,诸佛如来、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这部经上给我们真实的利益,所以纯一真实。这部经「住真实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惠以真实之利,纯一真实也」,这是说这个经契理,不但契理,圆满的契理。「又本经称为中本华严经」,这个话是彭际清说的,他是前清干隆年间的人,这是我们佛门的大德,通宗通教,显密圆融,很了不起,他说的,《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换句话说,《阿弥陀经》就是小本《华严》,《华严经》就是大本《阿弥陀经》。一而三,三而一,《华严》讲得详细,《弥陀经》说得简要,便於课诵。所以,我在早年讲经常常劝年轻同学,真的要把净土五经一论讲透,一定要学《华严》,《华严》就是五经一论的详细注解,它是一不是二。


  念公此地引的这些话,他说「经中所诠」,这个经里面所诠叙的、所说的「一切事理,即华严之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这是说明,《无量寿经》里所说的内容跟《华严经》没有两样,《华严》说得详细,这个地方说得简要,简单扼要。我也是读了这部经之后就不讲《华严经》了。我年轻学经教,老师方东美先生介绍我读的经就有《华严经》,而且非常偏重《华严经》。老师爱好,方东美先生喜欢这部经,特别介绍给我,介绍给我清凉大师的注解,有道理的。我记得弘一大师当年在世的时候,对於知识分子,介绍他们学习大乘经教,也是介绍《华严经》清凉大师的注疏。你要接触之后,能够有耐心的深入,会法喜充满,能得受用。但是这个经太长,我早年,黄老居士在六十年初,我也是六十年代初的时候就开讲《华严经》,也讲了十几年,讲了一半。以后讲《无量寿经》讲得很欢喜,《无量寿经》既然是中本《华严》,我就不必教《华严》,《华严经》自己读就好了,所以停下来。也真正从《华严经》里面认识了净土,死心塌地修学这个法门。这些故事,我在以前讲席里都曾经给诸位做过报告。


  这次讲《华严经》是个特殊的因缘,三个人启请。第一个,台湾的开心法师,都往生了。早年在世的时候,每次碰到我就劝我讲《华严经》,告诉我,「净空法师,你要不讲,恐怕以后没人讲了」。不止一次,每次见面他都提醒我。我很感激他,但是还没有动心。第二次在北京,我去拜访黄念祖老居士,老居士很严肃的,也很慈悲,请我讲《华严经》。我也很感激他,他也是想到这个,以后能讲这部经的人不多了,我都没有动心。第三次是华藏图书馆韩馆长在病重的时候,实际上在她往生前两天,非常恳切的要求我把《华严经》讲一遍,完完整整的讲一遍,留一套录像带。那时候录像,还没有光碟,光碟不普遍,拍电视的时候还是这么大的盒子,用带子录的,希望留一套完整的录像带给后人做参考。我因为她病了,病得那么重,我就安慰她,我就答应,我说好!等你病好,我来讲。两天之后她往生了。三次。


  她老人家过世之后,我们就离开台湾到新加坡,在新加坡居士林讲经。我跟李木源居士谈到这桩事情,李木源居士非常欢喜,他说我代表这三个人向法师启请。他那么一认真,好吧!我们这次的《华严经》就在新加坡居士林开讲,讲了这么多年,讲了四千多个小时。讲了多少?大概全经的五分之一。所以,这部经要像我这个方法把它讲圆满,大概需要多少小时?两万多个小时,肯定超过两万小时。我还能有这么长的寿命吗?长经短讲,行,二年、三年也能把它讲完。可是现在人听经,愈详细他愈有味道。像古时候人讲经的方法,别说太古,就像我老师李炳南老居士讲经的方法,现在一般人都很不容易接受。太简单了,听不懂,这是讲契机的问题。跟现代人讲,要讲透,要讲清楚,要讲明白,他真听懂了他生欢喜心。真是有难处!


  这一次我跟同学们说了,我把《华严经》暂时停下来,我想停一年,这一年的时间,把这部注解讲明白、讲清楚。为什么?这是中本《华严》。现在整个世界,社会动乱,灾难频繁,这一个月,同学们送一份资料给我看,三月四号到四月七号,一个月时间,全世界发生六级以上的地震十一次,印尼发生海啸,这样频繁、这样密集。许多同学看过「2012」的影片,我是四、五十年没有看过电影、没看过电视,同学们拉著我一道去看。我看了,回来我告诉大家,我说这不是偶然的,全世界联映,在我们学佛的人说这是一种感应,上天给人类的警告。如果不忏悔,如果不回头,不能断恶修善、改过自新,怕的这种灾难会是真的,它不是假的。


  最近这两年来,我们做三时系念佛事,我提倡做四十九天。正在开头的时候,第一天还是第二天,道场里面就有个同修被附身,来找我,我问他什么事情?他说:你不晓得,现在灾难很严重,时间很长,给我说出严重的程度。我说:大约多长?他说:大概是三年到五年,这么长的时间。他说:你四十九天佛事收不到效果。我说:怎样才能收到效果?他提议是一百个七,就是系念佛事要做七百天。我听了之后,我说:好,你走吧!然后我就找实际禅寺满成老和尚,他也往生了,去年往生的。我跟他商量,我说老和尚,怎么样?老和尚一口答应。所以在实际禅寺,第一次做一百个七,七百天的系念佛事,鬼神附身来要求的。这个法会到三月二十五日才圆满,七百天。


  现在看到灾难愈来愈多,当时我在台湾治牙齿,牙周病,我告诉悟道法师,他的道场在台北,我说你回来之后,在台北启建七百天的佛事。悟行法师在台南,我说你在台南也做七百天的佛事,我配合你们启讲《无量寿经》。所以他们都欢喜。我说我们讲这部经冥阳两利,希望将讲经的功德回向给虚空法界,希望能化解灾难;纵然不能化解,让灾难减轻、延后,这是我们能够相信的。这是这次我们讲经的因缘。我们希望把这部经,这是夏老用十年时间,给我们会集这样完美的一个标准的本子,黄念老不顾年老、多病,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完成这个著作,我们要不认真努力好好的学习,怎么对得起这两个老人?


  所以,我告诉我们这些同学们,我们大家发心,真正要拯救这个灾难,能不能?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真正如法的道场出现,咱们整个地球上的灾难都没有了。什么道场?僧团。什么叫僧?僧的意思是六和敬,里头有六个条件,这六桩事情都做到了。就是四个人以上在一起修行,这叫众,这就是一个团体,遵守佛陀的教诲。「见和同解」,这就是我们现在人所说的建立共识。我们在一起修学的人,思想一致,见解是一致的,没有矛盾、没有对立,这是六和里最重要的一个条件。第二「戒和同修」,大家在一起一定要守规矩,规矩是什么?规矩是戒律。第三个是「身和同住」,我们住在一起。「口和无诤」,大家是一团和气,没有争论。「意和同悦」,在一起修行、在一起生活欢欢喜喜,法喜充满。最后一条「利和同均」,也就是我们在物质生活上的待遇是平等的,没有哪个人有优越的。这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僧团里面有这么简单六个规矩,他的僧团很大,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人人都能够遵守这六条。现在能出现这么一个僧团,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诸佛护念,一切天龙善神拥护,你这个地方不会有灾难。但是这样的僧团,我在三十年前第一次,一九七七年到香港来讲经,我遇到洗尘法师,我们非常投缘,很谈得来,他也是香港佛教领袖之一,也早几年都往生了。我就跟他谈到这个问题,我说我们能不能发心,找五个出家人,志同道合,五比丘,我们来落实六和敬,来组这个僧团?他听了很欢喜。我在台湾,他在香港。谈得很欢喜,没法子落实,不容易!现在道场,两个人住在一起都吵架,那怎么行?真能出现这个僧团,这一个地区灾难就化解了。有没有人肯真干?


  怎样才能落实?做到无我就落实了,起心动念想别人,如果起心动念第一个念头想自己就不能落实。入佛门,头一关破我执。见思烦恼里面的见惑,五种,头一个就是身见。认定这个身是我,一切都是为我身去著想,坏了,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全起来了,怎么能跟人家和合?所以,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不再跟别人对立,不但不跟人对立,跟一切事不对立,跟天地万物不对立,那叫破边见。然后再破成见,我们讲某人成见很深,我以为怎样;我以为怎样,就不能修随喜功德,就不能恒顺众生。必须把成见放下,你才能修随喜功德,才能够修恒顺众生,这才是入佛门的第一步,小乘是须陀洹,大乘是《华严经》上初信位的菩萨。虽然才入门,那个功德就不可思议,所以一切诸佛护念,你是真的佛弟子,佛怎么会不照顾你?龙天拥护,鬼神尊敬。这样一个僧团出现,这个地方就有福了。有没有四、五个人真肯干?舍己为人,起心动念为释迦如来正法久住,起心动念为这个世间一切苦难众生,不要想自己,把自己忘掉,才能做到六和敬。

  现在灾难现前,我跟大家讲过,刘素云居士也跟诸位报告过,很难得,我们要做怎么样看法?要像印光大师所说的,把「死」字贴在额头上。印光大师的关房我去拜访过,苏州灵岩山寺,关房里面一个小佛堂,不大,大概只有我们摄影棚一半大,佛像背后写了一个字,他老人家自己写的「死」字,这一个字。天天想到,死到临头了,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所以我们在今天看了「2012」之后,我跟大家说,我们要把今天当作我这一生最后的一天,明天早晨起来,我又是最后一天,天天都是最后一天,你就什么都放下了,你才能得到清净心。来到这个世间两手空空而来,走的时候还是空空而去,什么也带不走!一心想佛,心里什么都不要放,只有阿弥陀佛,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方向是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目标是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就这一念,除这一念没有第二个念头,万缘你才真放得下。灾难来了怕不怕?不怕。我天天想阿弥陀佛,天天想极乐世界,终於时候到了,我去了,丝毫恐惧都没有!天天在等待,天天在向往,这就对了,这不是消极,这是积极。我这一天,这是我最后一天,我必须断恶修善,我必须积功累德,为什么?提高自己品位,应该的。苦难众生,我有一天、活一天,我全心全力帮大家一天,我帮大家一天,心地干干净净,就是三轮体空,绝不著相,念念不舍阿弥陀佛。真能作如是观,真干,能够有四、五个人,和合僧团就建立了,在哪里?就在这个小道场,这个小道场光照大千。我们学过《妄尽还源观》的人都知道,念头才一起,立刻周遍法界,这是讲信息,灵通,毫无障碍。速度比光的速度快,比电磁波的速度快,念头才起,周遍法界,诸佛菩萨知道,天龙鬼神也知道。自己在这一生当中要有坚定的信心,这一生当中决定成佛。现在我们学这部经,这部经就是引导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生成就圆满菩提。


  所以经里面所讲的,就是《华严经》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障碍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华藏世界是一真法界。「华严秘奥之理体,正在本经,故云契理」,这个经上跟《华严经》上讲的完全相同。「至於契机,则更是本经之独胜」,这句话讲得好,独胜。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讲契机的话比不上这部经。所以这部经世尊当年在世多次宣讲,为什么?它契机。这个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学,简单、容易、稳当,成就还特别殊胜,这种法门到哪去找?「经中之持名法门,普被三根,齐收凡圣」,这是独胜。用的什么方法?用念佛的方法,念佛的名号。你念四个字行,阿弥陀佛;念六个字也行,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都是梵文音译的,「南无」意思是皈依、皈命、尊敬,有这些意思,这是南无的意思。「阿」,都可以翻成中国字,「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无量觉。无量觉是什么?是自性。所以这个名号是我们自己,就是当人自性的名号。中峰禅师在系念法事上讲得好,阿弥陀佛是自性弥陀,西方极乐世界唯心净土,不在外面。一切法不离自性,弥陀跟极乐世界也不离自性;换句话说,是我们自性变的,自性弥陀。再说白一点,自己念自己,我不念贪瞋痴慢,我不念自私自利,我不念名闻利养,我念自性,自性是无量觉。大经里面常常讲,我们听得多、学得多了,「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想什么就现什么境界,我今天想阿弥陀佛,我想我的自性的性德,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明心见性就是妄尽还源,用这个方法无比的殊胜。


  「普被三根」,三根是上中下不同的根性,都能学。「齐收凡圣」,凡夫能学,能成功,圣人也能学,也能成功。「上上根者,正好全体承当」,上上根是谁?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势至,这是圣人,上上根人。真的,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文殊、普贤都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跟诸位同学报告过,我年轻的时候原来以为佛教是迷信、是宗教,不愿意接触,碰都不碰。以后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他是从教科书里面告诉我的,他给我讲佛经哲学。我向他请教,我说佛教是迷信,多神教、泛神教,是低级宗教,它怎么会有哲学?他告诉我,他说「你年轻,你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说法,「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才把过去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他告诉我,这个开导非常重要,「佛法在经典里面,不在寺庙里」,这个指导太重要了。如果我们到寺庙里面去看,看不到,都看的是迷信,那不老师讲的话是假话?所以他也是怕我起这个疑惑,在经典里面,叫我到经典里面去找佛法,从经典里面去学习。


  以后没有隔多久,我认识章嘉大师,章嘉大师教我向释迦牟尼佛学习。教我读的书,那是我最早读的佛书,《释迦谱》、《释迦方志》,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传记,他说你要学佛,先要认识释迦牟尼佛。读了之后才晓得,释迦牟尼佛原来跟宗教不发生关系,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他是什么人?职业老师,一生教学。三十岁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七十九岁往生的,走的,教学四十九年,乐此不疲,跟孔老夫子一样,有教无类,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一生的教学工作,没有建道场,山林、树下,常随弟子不少人,一千多人。还有不常随,临时来的,我估计他教学的场面应该是在二、三千人左右,应该是这样的,包括临时来听的,应该有这么大的场面。使我们想像,在当时没有这些扩音器,释迦牟尼佛讲经,经上讲的音声,那么大的场面他能够贯注、能够摄受,这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又何况「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我们知道,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语言不一样,但是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都能听得懂,这也不是容易事情。都能听得懂,都能接受,是个好老师。


  佛教变成宗教,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们要知道很晚很晚,大概我想应该在嘉庆之后。我们在干隆的时候看到还是教学,那些寺庙里面的高僧大德天天讲经,天天在教学。干隆以后是嘉庆,嘉庆以后是道光,总在这个时候慢慢的变质。我想真正大幅度的变质应该是在慈禧太后的时候,慈禧太后迷信,她许多事情不像从前的帝王向高僧大德请教,慈禧太后宫廷里面不再讲经。清朝宫廷里面,经常不断邀请儒释道的高人讲学,这个制度是慈禧太后把它废弃,宫廷里头不再讲学。她喜欢扶乩扶鸾,这个事情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国家大事问神,扶鸾里头问神,所以亡国了。我想这个影响非常大,上行下效,所以佛教变成宗教。今天说佛教是宗教,我们不能够否定,但是我的老师章嘉大师跟方东美先生都教给我学释迦牟尼佛。我们学习经典,经典里面有宝,有好东西,它能帮助我们回头,帮助我们明心见性。所以上上根人正好全体承当,完全接受,这意思是完全接受。


  「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你依照经典讲的理论跟方法认真去做,你能往生,往生就成佛,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上则文殊、普贤法身大士,亦均发愿求生」,这讲上上根;「下至五逆十恶」,无恶不作的这些人,「临终念佛」也能够「随愿得生」,这很了不起!什么叫五逆?什么叫十恶?今天时间快到了,没时间讲,明天我再跟诸位讲,因为有很多同修不晓得什么叫五逆,什么叫十恶。这样恶行的众生,临命终时遇到别人劝导他,他能信,他真能够忏悔,真能够念佛,也能往生。真不可思议,不是假的。「横出三界,圆登四土」。今天时间到了,我们明天再来学习底下这一段。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敬请常念阿弥陀佛!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