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履的蒙特利尔之约:圣约瑟夫大教堂

音乐几乎伴随了我所有的文字,从音符中飘逸出的旋律有时比文字更能释译情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前言】:一位好友关心地询问“你好吗?你通常出旅程游记很快。这次出了第一篇之后,迟迟不见你预告的其它几篇。你还好吧?”感谢朋友的友情与关爱。其实,我很好,就是比较忙,感恩节假日过得比平常忙多了。宝贝女儿飞回家过感恩节。我这个当妈妈的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缠”着女儿,享受与她在一起的欢乐、幸福时光。而节日中除了邀请朋友们到我们家共享感恩晚餐,而且还被邀请去别人家享受饮食大餐,怎一个“吃”字了得:))。现用这次行程的第二篇杂记祝朋友们新一周愉快安康!

《迟履的蒙特利尔之约:圣约瑟夫大教堂》

根据事先阅读的介绍,座落于皇家山的圣约瑟大教堂(St. Joseph Oratory)是游客到访最多的宗教圣地之一。圣约瑟夫教堂最初是一座小礼拜堂,由神甫安德雷 (Brother André)建于1904。如今的大教堂是于1916年在原礼拜堂的旁边扩建,整个建筑一直到1965年才完成。据说整个教堂高达124米,其巨形圆顶则高达97米,是世界第二高的天主教堂,仅次于梵第岗的圣彼德大教堂。

虽然圣约瑟大教堂是位于皇家山,但是离皇家山主要部分比较远。当我在皇家山屋询问工作人员如何到达圣约瑟大教堂时,她建议我在Maison Smith停车场附近坐公共汽车。如果步行,大约需要20多分钟。看了地图后,我决定步行,一是因为20多分钟的路程对我来说很容易,二是因为沿途有二个墓园。我探访了与诺特丹墓园相邻的皇家山墓园。墓园,尤其是古老墓园,不仅其中一些墓碑的构造有艺术欣赏价值,而且阅读墓志铭会使我儆醒,省察自己生活中的优先次序,如何好好地活。

沿着皇家山Remembrance大道,转入D E La Cote-Des-Neiges大道,然后,进入Queen Mary路,就到达圣约瑟大教堂前的花园。这个独特的教堂沿着皇家山的山坡依山而建,居高临下、气势宏伟。探访者可以攀登大教堂正前方的阶梯一步一步向上,也可以开车沿着教堂旁边车道盘山而上教堂。大教堂的外墙材料是粗矿的花岗岩,而内部结构则是精雕细刻。让我惊讶的是这个大教堂上下有多层(好像是4层),除了楼梯与电梯,还有电子扶梯将第一层与第二层连接,可见其内部空间的巨大。除了崇拜大厅,整个教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位于Votie Chapel祭坛前的灯烛以及教堂历史博物馆中有关神甫安德雷的介绍。

参观结束,走出教堂大门,我开始感觉到有点饿。一看手表,将近是下午2点,不知不觉中3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在大教堂附近的D E La Cote-Des-Neiges大道上,随便找了一个小咖啡馆坐下,吃了一份简单的午餐。看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不是圣约瑟大教堂宏伟的外表,也不是教堂内部精雕细刻的装饰,而是教堂创始人神甫安德雷(Brother André)的生平事迹。9岁丧父,12岁丧母,饥饿、疾病、贫穷伴随着这个孤苦伶仃的少年;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干过许多体力活;然而,自从25岁加入圣洁十字架天主教会众团体(Congregation of Holy Cross) ,他将自己的一生用于关爱其他人,尤其是遭受贫穷与疾病的人。老人家以91岁的高龄离世。他使我敬重。





音乐《J.S.Bach: Orchestral Suite No3 in D Major》


圣约瑟大教堂沿着皇家山的山坡依山而建,居高临下。教堂前花园入口处的雕像是圣约瑟夫,这个教堂就是因他而得名。



沿着大教堂正前方的阶梯可以步行上教堂,或者沿着教堂旁边车道盘山而上教堂。



大教堂圆顶上的十字架与其上方的蓝天白云组成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也使人心存敬虔。



站在大教堂正前方的顶层阶梯观望整个教堂前的花园。大概因为是冬天,几乎不见花卉。



位于教堂第一层的崇拜大厅,可坐3000多人。A: 圣坛中的这个雕像是意大利艺术家A. Giacomini的作品。B:管风琴。C&D:每一个玻璃雕窗都在讲述一个故事。E:第一层与第二层连接处墙上的一幅壁画。



在我探访过的世界上不少的大大小小的著名教堂中,没有一个教堂的祭坛灯烛象圣约瑟夫大教堂的祭坛灯烛如此集中与令我印象深刻。A&B:设立祭坛灯烛的Votie Chapel。



位于Votie Chapel正中的圣约瑟夫大祭坛。



A、B、C:Votie Chapel中多个灯烛祭坛的例子。D:圣约瑟夫大教堂很有名的是圣约瑟夫灯油。这些灯油最初只是用来点燃圣约瑟夫祭坛前的灯烛,后来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医患功效。据说,至今仍有人用它来作为药物治病并得以痊愈。这些挂着的拐杖据说是被神奇灯油治愈的病人所留的纪念。在Votie Chapel有一个通道通向存放神甫安德雷灵冢的小房间。



因为圣约瑟大教堂是沿着皇家山的山坡依山而建,因此与教堂紧连的是山体岩石。



教堂内的第二个崇拜大厅的圣坛。这个崇拜大厅大约可坐1000人。



第二个崇拜大厅位于大教堂的高层,即使如此,还是必须仰视其巨形圆顶(A)。这个崇拜大厅的管风琴是稀世珍宝,世界上最珍贵的10大管风琴之一(B)。崇拜大厅内的墙壁雕像以及彩色玻璃窗(C、D、E)。



教堂内部除二个崇拜大厅外,还设有多个小博物馆。这是陈列在教堂历史博物馆中的圣约瑟夫大教堂模型。



在教堂内多个小博物馆中,最使我感动的是有关神甫安德雷的介绍。A:神甫安德雷的蜡像;B:办公室;C:简朴的卧室;D:一颗丹心。


广陵晓阳 发表评论于
来源: 林默山 于 2010-11-28
谢分享。这个教堂给人的另一印象,是某些敬拜的信徒从山脚下一步一跪沿石阶而上至顶,旁若无人地匍匐在游人中间。
问好~~

来源: 广陵晓阳 于 2010-11-30
谢谢你的分享。嗯,你说得对,我在此行就见到这样的一位男士。这位男士大约有6英尺身高,他却“从山脚下一步一跪沿石阶而上”,并且嗯唔地哭着将脸放在手掌心、匍伏在每一个石阶上。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形,被震撼了。原准备用相机拍摄这位男士,但是,我放弃了,因为觉得拍摄这位男士的所为是对他不尊重。
很高兴见到你。问好并祝新一周愉快!~~~
广陵晓阳 发表评论于
回复九月豆的评论:

刚要下网,就看到妹妹的留言。你怎么如此快捷呢?“重女(女儿)轻友”、“重食轻友”,笑坏我了:)))。你脑筋转得真快,并且想象力丰富,描写得也准确。不过,对于这样的“批评”,姐姐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忙着过节,有好几天没有上网了。今天一上网就到妹妹家补课。两篇有关男女婚姻文章中有许多观点很精辟,尤其是红字部分。你和朋友们有关孩子的性格培养系列也使读者得益。顶你和那些朋友们!

hug一个,祝新一周愉快!
九月豆 发表评论于
哓阳姐姐:做晚饭间隙,跳过来看看我心爱的Blogs。。。一打开主页,就看到这个题头,一看到这个题头,就知道是姐姐的美文~~~ 真是美丽的片片,看了心旷神怡,谢谢分享。。。

不过腻,现在终于知道姐姐虽不是“重色轻友”的女人,却是“重女(女儿)轻友”滴女人--这还算可以理解滴。可姐姐还是“重食轻友”滴女人,一有的吃就忘了我们,还让朋友担心。。。哈,该批评一下--政治觉悟还是没有提高,怎么办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