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部解密文件透露的数字

【人民报消息】不久前,荷兰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学者冯客(Frank Kikotter)博士在英国出版了一本关于中国上个世纪大饥荒的专著:《毛制造的大饥荒:中国最大灾难的故事》,将人们的目光再次引向了那悲惨的时代。
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这场灾难,死亡人数究竟是多少一直是个谜。二十多年前,曾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的陈一咨根据赵紫阳的指示,做过一次调查统计,结果是大跃进期间饿死、打死、病死等“非正常死亡”人数为4,500万。

另据香港《争鸣》杂志2005年11月报导,在中共内部解密文件中透露:1959年至1962年的档案解封后,合计全国饿死3,755.8万多人!具体数据如下:1959年全国17个省级地区,有522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95.8万多人。1960年,全国28个省级地区,有1,155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272万多人。1961年,全国各地区有1,327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211.7万多人。1962年,全国各地区有751.8万多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107.8万多人。

而1959年人口增长率为负2.4%;1960年为负4.7%;1961年为负5.2%;1962年为负3.8%。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数字只是部份地区的统计数字!

2007年,海外学者丁抒先生在《阳谋》一书中,指出大跃进一共造成了3,500万人到4,000万人被饿死的严重后果。

2009年底,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首度提到当年大饥荒时饿死了4、5千万人。2010年初,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曹树基在公开讲座中称,根据官方人口统计得出了3,000万到3,200万的死亡人数。

而在冯客的这本专著中,他也提出了4,500万的大饥荒饿死人数。据悉,这个数字是建立在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的。为此,冯客和助手曾花了6个月的时间查阅了包括省、市、县和外交部在内的二十多个档案馆的内部资料,并采访了许多受害者。在调查中,冯客发现,在许多县的公安局统计中,数字都远远要大过县委和统计部门50%。而如果依据根据官方人口统计得出的数字,3,000万加50%就是4,500万。

从不同的渠道判断,死于三年大饥荒的人数是4,000万上下。导致这么一个骇人听闻、令很多中国人难以置信的人数被饿死,难道真如中共在教科书、中央文件上所言是由于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

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根据国家气象局当年的统计资料,那三年属于正常年景,虽有自然灾害,但属于正常范围,而且生长季对于作物增长的影响也没有偏离平均指标。因而说“自然灾害”原因造成的大饥荒纯属谎言。

那么,是苏联逼债?答案也是否定的。苏联1959年撕毁了合同,但撕毁的是只是原子弹方面的合同,跟农业无关。1960年7月16日,苏联撕毁了同中国签订的600个合同,撤走在华专家1390名,但撕毁合同是在1960年下半年,此时大饥荒已经发生了一年有余。这说明大饥荒和苏联是没有关系的。

而实际上苏联并没有逼债,是毛泽东为了争一口气,要提前还债。周恩来在1964年的报告中说:“我们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拿出了比这个时期偿还外债数额要大得多的资金和物资,支援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这说明,偿还外债并没有构成重大负担,而且还可以支援“社会主义小兄弟”。据记载,当年曾从加拿大进口一船粮食,已经运到太平洋了,中共中央一个命令,就改变航向,调头驶向了阿尔巴尼亚,而当时的中国人还在挨饿。

造成大饥荒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冯客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体制的原因。“中国的一党制消灭了社会和人民的所有自由,没有言论、迁移、旅行、信息......的自由,老百姓只有听命令,按党的指示去做,错了完全没有办法去纠正,连干部也是不自由,一点办法也没有,全国像一个军营一样,农民只有等死,死路一条。”

二是毛泽东的责任。“大跃进是他发动的,只是为了赶上英国,结果失败,也是他结束的。饿死那么多人,他不是不知道,他收到很多报告,还派秘书下去调查,但他不怕死人。”“(中共)二、三、四……号人物也都有责任。但是到1960年大规模死人后,刘少奇开始怀疑了。到1961年刘开始在党内说‘人祸’”。“文革打倒刘少奇与大饥荒有直接关系。不了解大跃进就不能理解文革。”

由此看来,当年被饿死的几千万人,中共的一党专制体制和毛是脱不了干系的。这也就难怪最近中共党校的一些教授如此说道:“59、60、61年三年困难时期,你要是正式告诉老百姓我党执政时期,三年里饿死3,800万人,成千上万的村庄成了无人村,哪还了得了!比日本人杀中国人还多,还省事,还省时,还省钱,还不用牺牲自己人。老百姓听了这些非反了不行。”

真是一语道破!这也就可以理解中共为何要拚命掩盖真相!你说,如果人人都知道中共原来是这样一个杀中国人比日本人杀中国人还多的政府,中共还有活路吗?
 

http://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0/10/18/53390.html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