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七窍流血猝死之谜(图)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核心提示:更奇怪的是,他死后才三天,他的三岁幼女康同令亦夭殇。几十年后,吕振文曾亲口对儿子说,他是从日本天皇身边的人那里得知日本人下毒这一确切消息的。(吕振文于一九三八年变节当了,成为日占当局控制下的青岛治安维持会九名委员之一。)因为康有为始终不同意溥仪跟着日本人走,曾一度与溥仪一起和日本人对着干,所以日本人对康有为怀恨在心,要置他于死地。

清末著名思想家康有为,对青岛可谓情有独钟。他晚年不但选择青岛定居,且愿死后葬于青岛。这固然因青岛的美丽让他着迷,同时也因他在青岛找到了“风水宝地”,认为长眠在这里可与碧海蓝天永处……然而事实却大出他的意料,他死时和死后的遭遇都十分悲惨……。

寻找“风水宝地”/>

晚年的康有为,在青岛购房居住,思想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不但从一个思想激进的维新派变成一个思想守旧的“保皇派”,而且迷信占卜、风水,一心想为自己和亲属寻找一块死后安葬的“风水宝地”。



康有为青岛故居

有一次,他在崂山太清宫听老道长讲起崂山的风水,说这崂山是“神窟仙宅”,当年唐玄宗曾派方士到崂山炼丹,并将崂山改名为“辅唐山”,还让方士为他在崂山寻找“风水宝地”;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晚年也曾来崂山游览,看上了太清宫东面的一块“天子宝地”,想死后葬在这里。只是她回京后,尚未及派人到崂山修建陵墓,便一病不起,未能如愿……老道长的话,进一步坚定了康有为在崂山上寻找“风水宝地”的决心。

一九二六年春天,康有为到市郊去看望一个老朋友。车到李村时,他从车窗里看到南面不远处有一座小山,山上面绿树郁郁葱葱,山坡上鲜花五彩缤纷,山下的溪水清澈见底……放眼望去,恰似一只五彩的凤凰展翅欲飞。他从打柴人那里得知,这山叫凤凰山,又叫象耳山、枣棘山。

于是他停下车来,用他所掌握的堪舆学知识,对这座小山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山西面高高的山峰像凤冠,山东面的道道长岭、条条山溪像凤身、凤尾,山南、山北两道叉出的余脉,如同凤凰的两个翅膀……山右“凤翅”下面,有一处林密草盛的凹地,北临大河,南靠“凤肚”,东倚高岭,西挨平川,这正是世上稀有的阴宅“风水宝地”!于是他用高出市价两倍的价钱,买下了这块山地。

后来,他又选了个良辰吉日,跟风水先生一起,上山作进一步的勘查,将墓地恰好选在了“凤凰”头部“凤穴”的最佳位置。风水先生认为这个方位很切合康有为的身份;而康有为则认为,这象耳山因西边的山峰很像大象的耳朵而得名。自己是一粒“糠”,他的墓穴必须躲进天下无敌的大象耳朵里才能安宁。于是便在这块宝地上破土动工,为自己建造了寿坟。

康有为去世后,亲友们按照他的遗嘱,将他安葬在凤凰山上这块他自选的墓地上。

揭开猝死之谜/>

对康有为的死因,过去一直存在一些不同说法。如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认为,其父是“被人在食物中投毒而导致死亡”,而投毒者是国民党特务。康有为的另一女儿康同环则在《先父的墓碑》一文中写道:“康有为卒前挣扎痛苦,七窍都有血渍,当然是中毒的现象。不过所谓食物中毒,可能是英记酒楼的食品不洁所致,未必是因为政治斗争而牺牲的。”

还有一种说法更为离奇。据台湾一位老报人回忆,康有为是误信了移植类人猿的睾丸可以使人返老还童的谣传,请德国医生将一只年轻公猿的睾丸移植到自己身上,结果丧命……其实以上说法都缺少可靠的依据。

近几年青岛的文史专家姜茂森、王铎等人广泛搜集有关资料,并采访了一些当事人及其子女,得出康有为系被日本人毒死的结论。

王铎从事康有为的专题研究已有二十多年。一九九五年,他专门采访了当年曾跟康有为在一起的康的弟子、同乡吕振文的儿子,向他求证康有为的死因。他说,“你对于康有为的死因分析是正确的,他确实是被日本人毒死的。”一九二七年三月三十日这天,康有为在青岛英记酒楼出席一同乡为他举行的宴会时,吕振文也在座。当康有为喝了一杯橙汁后,脸色大变,直说难受。吕振文迅速用马车将康有为送回寓所。经日本和德国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三月三十一日凌晨四点三十分,康有为七窍流血,不久就死在了门生李微尘的怀中。

更奇怪的是,他死后才三天,他的三岁幼女康同令亦夭殇。几十年后,吕振文曾亲口对儿子说,他是从日本天皇身边的人那里得知日本人下毒这一确切消息的。(吕振文于一九三八年变节当了,成为日占当局控制下的青岛治安维持会九名委员之一。)因为康有为始终不同意溥仪跟着日本人走,曾一度与溥仪一起和日本人对着干,所以日本人对康有为怀恨在心,要置他于死地。

惨遭毁尸抛骨/>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到处都在“破四旧”,康有为的墓也惨遭破坏。

据从小就生活在凤凰山下的黄佳良老人回忆:一九六六年八月,青岛市某中学的“红卫兵”打着红旗,高喊着“破四旧,立四新”等口号,来挖康有为墓。他亲眼看到,被挖开的墓里,有一个照壁似的石头墙壁,高约一点五米,上面有四块独立的石头,刻有“国学大师”四字,每个字上都涂了红漆。石壁上方的平面,镶嵌着十多根两米长的石条。石条之间咬合严密,几乎不留缝隙,当初康有为棺椁就是由此处缒下去的。在石拱门前镶嵌着一块拱形石碑,高约八十厘米,厚约三十五厘米,黑色。

学生将此碑左上角砸掉,钻了进去,整座墓穴才被打开。康有为棺材木头为红松,约四厘米厚,带有搬动用的扶手。棺材被砸碎后,便露出康有为的尸骨。学生们从墓中拿出一串珠子,一把金锁。据说这把金锁是美国华侨送的,正面刻着“先天下之忧而忧”,背面刻着“国学大师”。康有为左右手中均有一枚金币,一枚为日本金币,另一枚为印度金币。还有一块玉佩。

康有为下葬时身穿中山装,但他的右脚边有一堆蟒袍玉带和许多清朝服装。蟒袍玉带上的金丝随风飘舞,有的就缠在墓外的槐树上。墓穴里还有一块小石碑,上刻康有为四子三女的名字。学生将康有为的骨头扬了一地。当时,坟墓前还有一石头供桌,长约一点五米,厚约八十厘米,雕有四条腿。供桌的后面就是石碑。

还有一位叫王集钦的老先生,是青岛市博物馆的副研究员。他在“文革”中冒着被打成保皇派孝子贤孙的危险,保存了康有为的颅骨以及一些墓葬品。他回忆说,当年他的外婆带着他母亲与姨妈,曾在康有为的“天游园”中一间平房里借住了两年,因而他对康有为有感恩之心。

一九六六年八月,红卫兵“破四旧”,康墓遭毁,康有为的头骨被“红卫兵”绑在棍子上,抬着游街示众。为了保护康有为的头骨,他提出将头骨收到博物馆内,作为“造反有理”的实物进行展览,得到他们的许可。展览结束后,他秉承“白骨不能朝天”的古训,趁乱将康有为的颅骨及遗物收到一个木箱中,钉好并收藏了起来。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日,他把康有为的颅骨及遗物上缴给了文物管理委员会。

“文革”结束后,从一九八○年开始,青岛市政府就重新为康有为选择墓地。后经省委领导批准,将新墓地选在青岛大麦岛北面浮山南坡的茅岭上,王集钦承担了设计墓、墓碑和棺匣的任务。他设计的康有为墓直径为七米,墓围墙高半米。棺匣长七十厘米长,为黑色有机玻璃制作,内衬丝绒。墓碑高二百二十二厘米、宽八十九厘米、厚三十厘米。

墓碑正面系康有为的弟子刘海粟题写的“康有为先生之墓”,墓前刻有刘海粟重新撰写的墓志铭:“公生南海,归之黄海,吾从公兮上海,吾铭公兮厉沧海,文章功业,彪炳千载。”对康有为的一生作了高度概括。

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七日,青岛市政府在浮山茅岭为康有为举行了隆重的迁葬仪式。王集钦跟康有为的二儿媳庞莲女士、孙女康保娥夫妇、外孙女潘庆照夫妇、刘海粟等一起,用红、黑绸带将康有为的棺匣缒入墓穴,刘海粟展读了颂词。从此,康有为的新墓又重新矗立在他所热爱的青岛的土地上,与碧海蓝天永处!

(摘自香港《大公报》 作者:戴永夏)


x723 发表评论于
如果是日本人下毒,可見日本人只拍康有為是活人.但是康有為的墳在文革毀掉,有人連死人都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