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能從馬克思思想的原點剔除嗎?


前文《宗教,與馬克思主義有相通之處嗎?》講到馬克思的1844年《手稿》,唯物史觀存在著一定唯心史觀的隱性前題,世俗猶太人的馬克思,未離文化猶太人而為真猶太人不可少的彌賽亞意識,一種救世的永恒訴求。希伯來的彌賽亞Moshiach,用希臘的表述就是基督Christos,意為受膏者,蒙揀選的人。真選民皆受膏油塗抹,馨香四溢,做實現救贖的磨難中人。故真馬克思主義信徒,亦具殉道精神,然非受鄰舍相愛之心驅使,只因階級之恨,同仇敵愾,結為同志,為歷史使命奮鬥。

我們應知馬克思這本《經濟學哲學手稿》,是與確立他思想所有重要概念的《神聖家族》一書,屬早期同時之作,二者應當一體分兩,不宜割裂對待。《家族》非但排斥維護傳統的保守黑格爾右派,更狠批主張革命的激進黑格爾左派,諷喻他們像神聖的團伙,聖母聖子弟兄門徒互相神聖化自我意識,企圖憑理論來改變現世界。通過對「神聖家族」不遺餘力的批判,該書闡述了唯物辯證法分析下歷史唯物主義的全新世界觀之實踐。《手稿》卻不同,雖說已脫黑格爾的巢穴,但基本卻洋溢著人文主義精神,關心人的本質,自由的價值。開放前中國馬克斯主義一般教材較少探討《手稿》,如說亦是認為《家族》一出,清算了《手稿》,誕生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不過前東歐和西方許多馬克思思想的學者,卻較傾向視《手稿》為《家族》的預備底稿,願意據之為一開放文本,探討馬克思主義所以誕生的秘密。

相信任何自命為馬克思主義的真正信從者,應不當否認,馬克思眼中的人類,無論在實踐還是理論上,未免是把自身當作自由的存在物來對待,而人類所以呈現這般類特性,在于此一生命的性質,無法沒有自由的自覺意識活動。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阿爾都塞Althusser說得沒錯:那一離馬克思最遠的馬克思,恰恰是離馬克思最近的馬克思。《手稿》裡所表述的人本質邏輯及其具體體現,雖與《家族》的歷史唯物主義之間,似出現認識上的斷裂,然非真的不可通。我們若細心從哲學角度來看,馬克思取益黑格爾的,「辯證法」方面實屬顛倒誤置,而他把「異化」一概念搶救出來,才最富新啟發。「人」並非抽象的人,而是在實踐狀態中,主體的人遭外化被對象化。逢此異化之刼,又肯于自覺勇于揚棄異化,重新佔有人自己本質的前進歷程。《家族》以後馬克思寫作集中對待人類社會,直接由生產關係、政經基礎、意識型態等等因素出發,試圖還原整個複雜統一體的面貎,呈現出來的歷史結構,彷彿「無主體的過程」,不是觀念意識而是物質生產決定了歷史,人類只在不同的時間環境受需要和利益制約,才形成精神生產,精神僅為群眾需要和利益的反映,非真實在。《手稿》與《家族》同一年寫就,完稿前者在八月後者在十一月,其間之異,如要講成觀念立場轉變,是很奇怪的事。早在二書成稿的前一年,他已著手搜集有關經濟學的資料,之後撰寫了三個《經濟學手稿》,一是1857-1858年,二是1861-1863年,三是1863-1865年。1866-1867傾力完成並予出版《資本論》卷一,內容來自第三稿之第一分,餘成卷二卷三。書全名《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係馬克思思想大成之作。注意他特意標出的副題「政治經濟學」,說明其學性質,乃屬經濟學的政治,此與1844年《手稿》的「經濟學哲學」有異。換言之《手稿》是他最後直接涉筆哲學的研討,以後他轉入經濟學領域,並落足政治。因學術重心轉向,課題和方法遂自也轉移,伴隨《手稿》哲學的人文關懷走到《家族》政經的社會剖解,呈現十分自然的學術形式和風格之差異,無必要非視之為「心」「物」觀念之改變方可。而其新的既定學術框架中之不明言,未即表示背後之乏預設。

馬克思由哲學的經濟突然走進政治的經濟,這種學術興趣的急轉彎,並非無前例。他1841年還在柏林大學法律系四年級做學生,臨畢業行將領取本科文憑之前,自行休學一年,整理十餘萬字業餘自學筆記,撰成四萬言哲學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與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之差別》,提呈至耶拿大學,一舉順利取獲哲學博士。這篇研究論文,應是馬克思思想體系大廈的首塊奠基之石,它到底為講甚麼?德、伊同為古希臘哲學家,倫理學前者強調中庸謹慎,勤奮知足,後者追求舒適享樂,處變不驚,雖大有徑庭,唯未嘗完全軒輊于其間。因為德氏也主張睿知中愜心貴當的節制之樂,與伊氏崇尚精神上寧靜致遠的雋永之樂,會者自近邇,迷者才遠乎。然自然哲學方面二者皆講原子論,學界則素以學說一致,甚至懷疑後者剽竊前者。馬克思的論文首次予以梳理,指出其間巨大的差異。兩人把存在中最後充實的實在不能再分的微粒定為原子,原則完全相同,這個沒有錯,但再往下去,所見實南轅北轍。認識感性世界,一個是主觀的,但又必然,懷疑假相,只信實證;一個以之是客觀的,卻盡偶然,格物致知,重視哲思。基于兩種不同的自然認知,解釋原子的运動,德氏便看作單是物質元素機械的推動支配,而伊氏則是概念與本質辯證的對立統一。馬克思還原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極之稱舉,尤其發現运動的原因會是來自本身的矛盾,這一機鈕觀念,使他的學術方法連繫上黑格爾的純粹思辨哲學。伊氏的原子論,體現感性的原則,自我意識對象化,但不停止于外在性,復歸精神本身,至終體現為自我意識的主體自由精神。按後來馬克思主義專家的習慣說法,論文所支持的這種觀點是唯心的,但他後來便突然與之分道揚鏕了,變作一位唯物主義者了﹣判斷斬釘截鐵,果真這般容易?如博士論文到《手稿》三年間哲學觀點為一貫,《手稿》與《家族》又是同年完成的文稿,此《家族》的歷史唯物主義,與其前所謂的那些思辨唯心主義,怎可能是一刀切便予輕鬆了斷的事呢?

論文與《手稿》標示的主體自由精神,實馬克思的思想原點。《家族》以後一直所強調的實踐,是因這自由精神,才成實踐之力量。結果是,內在意識走向世界化的同時,世界亦精神化,思想理論與現實踐履,交互作用,以至雙向改變,形成了他哲學的批判與現實的批判不二的這一信念基礎,使解放精神,即解放世界,而解放世界,亦解放精神。當以自我意識為主體的哲學探討到一階段,他轉向經濟領域,遂以生產勞動為座標解釋人及其歷史。正因已有人道主義心的承接,對物的新研究便毋再嘮叨解放精神即解放世界的哲學,乃專強調解放世界亦解放精神的政治了。物為現象之闡釋,非欲否定人為目的之關懷。反之注意人的生存境遇,正是人道的精神實踐。心、物真的是那容易簡單析離的嗎?後來硬繃繃的馬克思主義者爽爽然無疑難。但看馬克思做學問,閱書盈千,筆記上百,寫稿一而再複三,步步維艱!

《資本論》醞釀于《手稿》《家族》前後,撰寫歷時近四十寒暑,刊印一樣漫長。卷一面世,需等廿四載;卷一之後,卷二再等十八年,卷三再等廿七年,時馬克思已過身,由恩格斯整理出版;卷四連恩格斯也不及見,生前委託好友考茨基,成書去到1910。《資本論》是跨世紀從無到有自稿變書,故完整介紹進中國很慢,直至改革開放前,見識長期停留在卷一範圍,將其文本經典化解讀公式化認知單一化。這既定的釋義框架既已形成,隨之二三四卷再看,已容易被先入為主所囿。事實上該書內容隨卷遞進,起初的一層涵蓋不了新的一層又一層。《資本論》,論資本,是針對資本問題的系統之作。先論資本的生產與流通的過程,即卷一和卷二,從事資本主義的一般考察。繼之為具體考察,卷三便詳言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卷四用作剩餘價值理論之述要。勞動產生價值,累積資本,資本的生產形成剩餘價值,因工人所得永少于其產品的價值。所以資本問題,關鍵盡在這剩餘價值,卷一實言其生產問題。卷二接著便講資本流通和剩餘價值的實現問題。卷三進而論資本生產流通極度發展出現剩餘價值各種形式的分配問題,新生的股份信貸金融等,涉價值之轉型,皆卷一之未及,因此前後卷相沿統一之外又見差異。恩格斯極力否認前後矛盾,但仍無阻西方學術自由爭辯,掀起世紀大論戰至今未嘗真結束。欲揭開價值轉型之謎,便需卷四剩餘價值學說史的評點,內容雖為作者讀書摘錄和檢討提綱,卻呈現整體思考邏輯。所以如停在卷一裡打轉,看到的是資本主義的生產特徵运作規律,自身本質的限制,趨亡的走勢,讀者由這裡引申,可認為向無產階級提示了變革社會的鬥爭指南。其實《資本論》只是在研究價值表現型態的演化,卷一講到勞動價值的純粹型態和貨幣型態即止。到卷三續談勞動價值的轉化型態,生產價格和市場價值,工資地租利潤各種生產要素與收入決定價值,越說越複雜,敢說自己完全讀懂的人越來越少了。單看卷一其經濟學的前題是,市場的生產資料,即生產的原料與工具無稀缺,投入勞動,便創造出商品的固有價值,這是以當時英國一地資本主義的材料初步形成的假說。亦未見價格與利潤實不純由商品成本及剩餘價值所決定,消費者的滿意程度和主觀收益形成商品的邊際效用,而技術的改進、創新也提高利潤。要到卷三隨著識力加增方法轉精,才會萌生衝出卷一圈套的新見地。更重要的一點,此書尤其卷一在物質層面鋪敍中的個人,都是可以簡單予以量化,不存在不確定性的靜態單子,只要按勞分配所需即告滿足,毋必考慮人當然之自由會作出選擇。深層些的真實看不到,不即不存在,甚至可以不信它有,它仍在那裡沒跑走。馬克思逾寫逾精,該不會寫寫犯糊塗,忘掉《論文》《手稿》的原點吧?

CC-BY-ND-NC ( 本文係原創,准作非商業性共享,轉載請保持完整,註明作者.謝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