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那位女政协委员说农村孩子不宜入大学,其实并不是全错的。

对细节的观察常常是思考的起点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她的话肯定有错。错在哪里呢?错在她认为农家孩子就应该留在农村。她的观念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只能打洞”。

那么为什么又说她的话不是全错的呢?因为她在“两会”这么个场合,将一个无情的客观事实摆在了济济一堂的当权者面前:

农家孩子已经再难通过求学、求知来改变命运与归宿了。首先,现在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条件与发达城市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即使农家孩子考得上大学,高昂的学杂费用也会使其家庭不堪重负;哪怕最终书读出来了,由于毫无背景,也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

这个残酷事实的背后,就是今日中国社会的无以复加的两极分化以及分化后的社会阶层的迅速固化。即:当权者、既得利益集团的子女获得了传承其父辈的财富与地位的特权;与此同时,弱势群体家庭的孩子不得不固定在其父辈的卑微的社会、经济地位上。这实际上就是对“我爸是李刚”那句流行语的一个生动注译。

由此可以看出,当今的中国社会究竟是一个怎样性质的社会。要知道,即使是在过去数千年的封建帝王统治下,中国由于有着相对比较公平的科举制度,社会低层大众还能够一直存有通过“耕读”改变命运的希望的。

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