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的政改舌苔:空空荡荡
亚当之果
看完温家宝记者招待会后,心中良久不能平静,除了温家宝在我等心中党内改革派的形象彻底破产了以外,对中共的最后一丝奢望也荡然无存。
会前,虽然关于温家宝的种种传闻,家族腐败也好,做秀也罢,也多有听说或从墙外看到,相关报道或揭密弄得有鼻子有眼,不由你不信。但内心还是报着一种善意说服自己,以为那些说法,或是政敌的构陷,或是敌对势力的诬蔑,或是夸大的谣传。他多次谈及普世价值,政治改革,不是做秀,而是良知的涌动,自去年深圳谈政改之后,党报的嚣张以及他的突然缄默,也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令人心惊的党内斗争氛围。我们认为,他是无奈的,温家宝之于中国,仍然是民主的一线希望。
及至茉莉花革命兴起,有人呼吁以温家宝记者会上谈政改为号,推举温为领袖,将革命引向新阶段,很多人精神为之一振的同时,也为他捏把汗。不知受此影响,他还能不能谈及政改。等到CNN记者提到政改话题时,全世界都瞪大的眼睛,看温家宝怎么说。
但看过昨天的记者会后,反复咀嚼他谈及政治改革的言论,越品越不是味,他哪里是改革领袖,根本就是一个会说漂亮话的戏子。他的言辞,证实了他的“影帝”身份。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一、空论政改的中学教员与推卸责任的大国总理
[温家宝]我认为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协调推进,这是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不会是亘古不变的,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党和国家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2011-03-14 11:41:22]
点评:近乎于陈词乱调了,说了等于没说。没什么新意,至少共产党一直是这么说的和做的,做的够不够是另一个问题。在如此重要的中外记者会上,一个大国总理拿出中学政治教员的水平,实在是让身为该国国民的我,不好意思。
[温家宝]第二,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失去的危险。 [2011-03-14 11:41:41]
点评:这也是陈词乱调了。但温家宝不止一次地强调这一点,已经引起外界的部分反感。有论者说,他这段话的意思,是拿政治改革来当挡箭牌,推卸责任,其实并不是强调政治改革的重要性,而是在把经济发展中的失误甚至失败,归罪于他人。是不是这样的,诸君自己品味。我原先是不信这种观点的,以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对照温执政以来社会越来越溃败的现实,又不能不由得倾向于这种分析。
二、行政体制改革也可以反腐,为何不做?
[温家宝]第三,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2011-03-14 11:42:42]
点评:仔细检索了一下,从2003年温家宝的第一个记者会开始,他就强调“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此后,这一点一直贯穿他政改谈话的始终。以前我深信他是认真的。但今天仔细想了想,温家宝执政以来,具体搞了哪些制度“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除了一个虎头蛇尾的“政务信息公开”外,制度建设乏善可陈,社会治理大为倒退,因言治罪死灰复燃,文字狱大兴其道,可说是六四以来最为黑暗的时刻。执政第9个年头了,身为一国总理,如此承诺只留于口头,具体行动上却失信于民。别人说他做秀,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这一点与政治改革关系不大,因为他说的是“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而不是“让人民批评和监督党”,属于典型的行政体制改革范围。温曾以“九死不悔”的表态获赞于媒体,又以民主改革形象示人,在改革方面,应当是以见鏠插针、滴水穿石的功夫倾力而为。政府归他管,他不搞,其他8个人也不好越俎代庖;他要搞,其他8个也不好横加干涉。很多方面,包括反腐机制建设,完全可以以行政改革之名有效推进,但他实际又做了什么呢?
拿官员财产公开来说,温家宝是中央政府总理,让党员公开财产,可能他力不从心。但正如一些批评者所言,让各地政府首脑及中央部门官员公布,总是他可以要求的吧。不能全部搞,先搞试点也可以啊。搞不了地方,国务院内部搞搞总可以吧。国务院李王回张等副总理反对,你的办公室总可以搞搞吧。实在秘书们反对,你家里总可以搞一下。现在外面议论那么大,为什么刻意回避?温家宝那么在意自己的形象,如果自身是清廉的,一定会想法设法消除外界对他家族腐败问题的质疑。最好的办法,就是公开自己及家属的财产。可他就是不公开。这一点很让人不解。
有评论说,“他说别人腐败,其实他就是腐败集团的总头子。”起先以为这是毛左们的造谣。现在看来,不是总头子,也大概是大头目了。否则,他为何屡树清廉形象而不得,大概这一点是无论如何树不起来的。所以他只有树民主改革的旗号了。
三、九年民生,弄成了民不聊生
[温家宝]第四,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们不仅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逐步减少分配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而且要解决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的不公,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而做到所有这一些,都必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2011-03-14 11:44:47]
点评:这几句话,也几乎是中学政治课本上的。搞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从胡温上台就开始喊。结果呢,民生弄成了民不聊生,公平弄成了公然平地,正义弄成了正在起义。教育成了产业,连人大代表都居然喊出农村孩子不要上大学的荒唐言论。医疗也成了产业,老百姓看病的一部分钱,据说就买了温家宏处理医疗垃圾的单。更不用说房价了,九年来年年调控,越调越涨。连老百姓都说,“不怕开发商耍混,就怕温总理调控”。
四、“民众素质低不能搞民主”的另一种表达
[温家宝]第五,要给每个人以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发挥人的独立思维和创造精神。因为只有人民有积极性,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民主的真正含义。我们已经在县和不设区的市实行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在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在市以上以至中央,我们还实行的是间接选举。我们在中央委员会的选举当中实行了差额选举。 [2011-03-14 11:48:56]
点评:温说得最出彩的话,也是最反映内心深层真实想法的话。我一开始听到,以及初读时,也被感动了。但越读越不对对劲,最后终于读懂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民主的真正含义。”这句话看似跟前面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大有勾连。其实他前面那些话,表面上是谈教育的权利,其实不过是一种包装,他的中心意思,还是中国人受教育不够,素质不高,不能搞民主的意思。
类似的观点他其实早就表述过, 2003年11月23日,温家宝在美国回答华盛顿邮报记者问时说:“我们在县、乡和不设区的市实行的是普选人民代表。在省和设区的市以至中央,实行间接选举。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中国很大,人口很多,经济不发达,发展又不平衡,在现阶段不可能在高层开展直接选举,条件还不成熟,首先文化素质就不够。”当时这个说法受到了海内外的批评,于是他学聪明了。上次跟学生谈民主时,也是先谈读书。这次又是先说受教育的机会,好象是在谈一个权利,其实在变相表达在他看来“民众素质低不能搞民主”的观点。
五、是谁 “需要一个过程”,才能“相信群众”?
[温家宝]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要相信群众能管好一个村,也能管好一个乡,也能管好一个县,这需要一个过程。 [2011-03-14 11:49:15]
点评:这一句里有点新意。越读越不能不佩服温家宝的确是个言论高手。初读这句话时,我们会有温家宝相信群众能管理好自己这个基本感觉。“但是要相信群众能管好……这需要一个过程”这句话里没有主语,应该是他有意隐去的。显然,他要表达的是,“有一些人”还不能像他一样“相信群众”,需要给那些人一个过程。如果加上主语,就比较明确了,即“但是要那些人相信群众能管好一个村,……这需要一个过程”。
这就是温的高明之处。哪些人?当然是指胡锦涛等人了。温如此煞费苦心,字斟句酌、含沙射影地把不相信群众的责任,归到了胡锦涛等他们的身上。这就是温这句话的最大新意。
六、 “党的领导”很滑头:点了题,也撇清了自己
[温家宝]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稳定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地进行。谢谢。 [2011-03-14 11:50:09]
点评:最后点题了。要“党的领导”,这个关键点一下子把温家宝自己与那些要推举温家宝做“中国茉莉花革命”领袖的呼吁,撇得一干二净。再加上他前面以中国特殊论来谈中东革命,婉拒茉莉花的言论,我们可以基本判定:温家宝这次谈政改,还是只想得民主改革派的名头,不想沾民主运动的包。
总之,温家宝这次谈话,除了费尽心思地影射别人外,核心基调其实与吴邦国的“不搞”说法没有本质的区别。巧言令色,空洞无物,根本就是为了说政改而说政改,给自己贴标签的用意太浓。他亮出了自己的舌苔,空空荡荡之外,假如有物,也只剩下虚伪了。
政改最终沦为个人秀,民族大义最终被玩弄,对于温,对于中共,我是彻底死了心了,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很多人要“茉莉花革命”而不要“茉莉花改良”了。政客们如此微言空义地糟蹋改革,也难怪民众们心寒了。
[亚当之果 2011年3月15日]
来稿照登 转载请注明出处Wednesday, March 16, 2011
来源:[http://www.guancha.org]《观察》文稿,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