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
作家史铁生去世了。去了趟地坛。 下午时分。知道地坛荒凉。但是没有看到野草,心里有点失落。以前读《我与地坛》,记得最清楚的是一滴露珠。一滴露珠挂在清晨的小草上,在太阳下晶莹透亮,轰然一声坠地,激起万丈光芒。读了心里感动,觉得人生不能放弃。想起我们家乡一句话, 叫“一枝草, 一点露。”,天无绝人之路之意, 再卑微的生命也有活路。
园子太大,绝大部分没有人迹。有个大门处比较热闹,有老人活动,还有小孩的游乐设备。 在某处被人叫住了, 是个售票员。 她让我买一张票,五元。理由是这是园里唯一 可参观处。
那小小的成列室在一个小院内,一处小小的宫殿内。一进去, 黑沉沉, 不多的几件文物。其余都是清朝皇帝的灵位。 室内还有另一位参观者。躬身拜了几拜,出到院内,两颗玉兰已经冒出许多拇指大的新芽了。离春节还有数周呢。 树上却挂着牌子。 以为是玉兰的学名,仔细一看却是人名,号称玉兰的收养人。问了收养价钱,一年三百元。
稻香村
出了地坛的不知哪个门, 却是个热闹所在。 问之附近有地铁,即放心瞎走一气。见到一个“ 7-11 ”的招牌,以为是仿制的,却是真的。有点奇怪。因为附近并没有其他洋店。看了一下,似乎卖杂志为主, 没细看。
到了一个稻香村连锁店。下班时分,老人与主妇们纷进纷出,颇有桃花源的气息, 赶紧进去。一进门,卖糕饼处,四个售货员忙不过来。知道自己是眼睛大, 肚子小,只买一种,吃了再说。
角落处,却有一排八九个座椅,供老太太们聊天。等到靠墙的座位空出来,厚着脸皮坐下,假装很累,偷偷听老太太们聊。这是一个崭新的年代, 聊的不再是家长里短了。大家有点儿认识,但是到此为止。可是聊天的精髓没变,水费,电费。 一个说,水费太大, 一个说, 我孙女天天洗,浴室一关两小时, 不知耗了多少水。电视上正在大力表扬政府,给平民长了数十元工资。老太太们说, 物价样样长呢,一个说“工资都长了, 物价还能不长?”
已经有一两个老太太没座位,站着聊天了,不能再赖了,只好起身。非常感激稻香村,如果我们还在过去的时代,如果老太太们还蹲在墙角聊天,晒太阳,我能也蹲下吗。
转了两圈, 明白了。 稻香村不卖生菜,其余糕点,酱菜,肉食,熟食都卖。
在糕点柜台,见到了关东糖,大八件,小八件种种。包装精美,没见人买。大家都挤在门口现烤的糕饼处。以前读邓友梅的《那五》, 对大八件印象极深。老了的旧丫头紫云替那五做了那么多,那五买了一盒大八件,紫云感动的嘴巴一瘪一瘪地哭。就是那时记住了大八件这名字。大八件却是八块描红画绿的精致米糕。
那些酱菜的名字, 温暖而富有诗意,一个一个读过去, 再一个一个读过去,竟有了雨夜读唐诗的安适。
熟食处生意最好。细细的看,跟这些要回家的人挤一挤。感觉价格不便宜。可是生意真好呢。知道北方人有买熟食的习惯。 听到一个顾客跟营业员说“要两块钱海带。”这是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真的很佩服她,两块钱海带,称下来一小碟,够母子两人的一道菜了,省了多少时间。
出了稻香村,门口一个小贩生意正好。他在卖胖嘟嘟的姜,一斤四元,顾客不断。他只有一小箱姜,摆在地下。他是我这次见到的生意最好的一个小贩。地点选得好,因为稻香村不卖菜。街上许多卖草莓的, 推着大车, 却没有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