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缺爱的人
明月清凉地,佳茗在握时。 淡淡微风起,停杯欲语迟。
忙活了这么久,总算是轻松了一天。到植物园漫步了一下午,在阳光绿荫里徜徉,比起在阴冷的办公室里争论,自然是舒服多了。
回来冲个澡,顺手洗了衣服,忽然想起前几天同住朋友的话:你还自己洗衣服啊?
我愣了一下:嗯?
我都是直接送干洗店,自己洗,多麻烦。
不由默然,回想一下,自己还真是没有把衣服送干洗店的习惯。
继续回想。
打小就习惯了自己洗衣服,早就当成了天经地义,丝毫没觉得是个事儿。
小时候爸爸妈妈两地分居,家里孩子又多,当然忙不过来,只能学会自己动手。那时候还没有洗衣粉更别谈洗衣液,都是那种黄色的肥皂加上搓衣板,不过很可惜,笨手笨脚的本人,一直没学会怎么用那玩意儿,只会加水摁啊揉啊淘啊,就是不知道怎么搓衣服。幸好那时候的人也不讲究,衣服不怎么干净也没人在意,咱穷人家的孩子脸皮也厚实,对这些事儿也不在乎——注意力都在玩儿上,那衣服还能有干净的时候?如果都照干干净净的标准,还不得玩儿的时间都搭上?得不偿失!
高中开始住校,当然是自己洗,看别人都是把脏衣服打包带回家,心里其实还是很羡慕的,但无可奈何,人比人气死人,咱家不是没那条件吗,能自己干就自己干,不能帮父母忙,就少添点儿乱吧。
还好,洗衣服的地方,靠近女生宿舍,边洗还能边想入非非,倒也有诸多乐趣。
所以算起来除了初中时过了几年天堂般的日子,可以扔给妈妈一概不管,基本上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呵呵,人生有些事情不能想啊,你看这么一想,就开始自怨自艾了,觉得自己似乎也挺惨的,好像就没怎么被关心过嘛。。。
——君子慎独,果其然哉。这不,就胡思乱想兴风作浪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人你伤不起啊,有没有啊有没有啊:)
常常被人称作老师,于己每有心惊胆战之感,于人的感觉更多:世界上,没有一个不缺爱的人。
与朋友聊天儿,在他们谈及种种伟大梦想未来计划等等之时,偶尔会提醒他们:你知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有没有真正的静下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要什么?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需要的是声名、地位、金钱、合乎心意的异性等等。。。其实,种种不同的外在,多半儿都是同样的内核:缺爱。
有时候会这样说:你有没有发现,你在街上走的时候,看到的无数张脸,没有几张是快乐的!
——有没有一张?
如果有,我们常常会觉得:这人是不是有病?怎么没心没肺的啊?
或许在孩子脸上,才能看到真正的快乐。
我们常常喜欢孩子,是真心的喜欢孩子,还是喜欢孩子身上具有的,我们已经失去的,却梦寐以求,想再次寻得的东西?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孩子,是不是我们梦想的折射?
我们做的很多事,到底是在追寻自己的梦想,还是在逃避生命的真相?
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爱,就找一个东西来替代,告诉自己那就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或者用来占据时间与空间,让自己不会去思索那个自己无法面对的问题?
我们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从父母,到恋人,到亲人,到路人。
我们总是不满足,觉得别人不够爱我们,给我们的不够多。
我们却永远不肯给别人,不肯给别人足够多。
我们不肯满足别人对爱的需求,却总是希望别人满足我们对爱的需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我们做到了吗?
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做到,我们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做到?
如果我们没有给别人,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给我们?
记得有次聊天儿,朋友说到:我很讨厌有些人对恋爱的一种态度,就是觉得自己只要爱了,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不爱了,做什么也理所当然的。爱了,就追,不爱了,就跑。那不就是跟动物吃东西一样,跟孩子饿了吃奶一样,饿了,就要,饱了,就不管了——问题在于:我不是你的父母!你凭什么那样对我,又凭什么要我那样对你?
我只能默然。
有位朋友手机的彩铃,是一句“我们都是爱浪漫的人”,我挺喜欢。
她用了很多年。
后来。。。后来。。。
或者,她换了彩铃,或者,我太久没打那个号码,忘记是谁了。
其实,爱浪漫的背后,还是缺爱。
我们似乎不太敢直说:我们都是缺爱的人。
有不缺爱的人吗?
当然是有的,只是,继续说,容易成了说教,不如留白,有兴趣的,自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