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腿走路
沈泽玮 (2009-02-21)
出口找不到出口,包括台湾在内的几个亚洲开放式经济体,一张张脸都变绿了。
说来也够反讽,靠出口起家的亚洲,现在就被出口所累。不只要担心失业率直上、GDP直落,还要担心国际间贸易保护主义重燃。各个政府一起比赛撒钱,扩大内需、制造就业机会,但经济产业和结构不是说改就能改,能不能翻身最后恐怕还得看大国的气色和脸色才行。
长期依靠的那条腿突然不动了,要怎么办?
人也一样。
只靠一条腿单跳很吃力,两条腿走路才安稳。当失业变成一种潮流、当放无薪假变成一种习惯,我们是否懊恼,一生人就只掌握一种技能,手上的饭碗一不保,还能找到下一个碗吗?
日前,在台北书展一个位置显著的书摊上,看到一本书叫《π型人——职场必胜成功术》觉得颇有趣。
那个π字让人好奇,它明明就是中学上数学课时学的圆周率,念“拍”,等于3.14159……。π+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翻了一下书,搞懂了。
人和经济体一样,只靠一条腿走路,走得不踏实,两条腿走路才稳当。
作者台大化工系教授吕宗昕对比了π型人和I型人。π型人,就像是π那样,左右两腿,站得稳稳的,他有两种专长,可以两条腿走路,经济风暴吹袭时,不会轻易被吹倒。I型人则只靠一条腿,他只有一种专长,风暴来袭时,容易倒下。
因为π型人有两种专长,他可以拥有跨专长、跨领域、跨视野、跨技能、跨文凭、跨语文的能力及思维;可将两种能力相互结合,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换句话说,他比别人多了一把刷子。
作者在书中举例说,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就是个π型人,他当年在工作之余,自修苦读半导体相关书籍,所以才能向半导体领域跨出第二只脚。
其实,π型人这个概念最早由日本著名趋势专家大前研一提出。他认为在瞬息万变的数位时代,只拥有单一专长者已无法满足顾客或主管的要求,且容易被其他同事所取代。不过,要完全符合专家所指的π型人,条件相当苛刻,不只要拥有别人难以拥有的特殊能力,还要能开创别人难以构思的美丽世界。
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两条腿让你可以在原有的岗位屹立不倒,两条腿也可以让你更快找到下一个饭碗。
台湾的职业配对中心104人力银行就表示,在这波金融海啸影响下,企业裁员对象包括许多45岁上下的中壮年上班族。因为担心自己成为下波裁员对象,有三成中壮年上班族已经开始寻找第二专长进修课程。
笔者认为,第二专长不一定非得和第一专长有关联,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不妨去追逐。认识的朋友当中,就有做账的,去学按摩;做公关的,去学瑜伽;打稿的,去学做蛋糕。在金融界服务的朋友,已经有人在盘算,裁员风潮说来就来,是不是也要开始东张西望?或者趁周末时,把家里的旧东西拿去跳蚤市场卖?创业听起来很高调,但往往就从摆地摊开始。
其实,一辈子只打同一性质的工,也真够单调。人生之旅就那么一次,我们不可能三天两头换份工,但如果同个时候拥有两种身份,或是可以有两个工作循环也不错。前20年,一个循环,后20年,一个循环。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裁掉,但可以为找寻出路做准备。经济动不了,需要振兴修补,人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