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突破分球 于 2011-05-20 13:35:08
http://bbs.wenxuecity.com/znjy/1470264.html
前几天看到两位网友“想做好父亲”和“古谜”有关如何引导孩子从游戏里学东西的贴子,当时就眼睛一亮:这不正是寓教于乐的具体实践嘛!当然,要能做到象这两位网友那样,父母时间上的付出是很大的。下面顺着这个再扯几句,信马由缰,到哪算哪,套句HOBO网友的话,“只在分享,不是推广,请随意借鉴”,也欢迎讨论。
寓教于乐这个理念算不得新,很多时候只要教者换个角度/态度/方式而已,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
前一阵这里讨论过的孩子日常生活里的礼节礼貌教育,daycare和K里老师都有教,家里父母除了提醒要求孩子,完全可以换个角度来做。比如,让孩子来监督看家里哪个在礼貌上没做好,这事孩子一般都会做得很开心,孩子在提醒他人的同时,自己在意识和行动上都会先做好。还可以定期开开家庭会,把孩子们招集来挑错,说说父母哪里没做好,当然,这只是欲擒故纵的引子,孩子们说完了,接着就是你来谈他们哪里没做好,应该如何做,这是父母让孩子知道自己底线的好时机。再比如,鼓励孩子邀请老美家的孩子来家sleepover,当然,人家也会邀请孩子去sleepover,这里孩子们玩得开心快乐是一方面,从父母的角度看,更主要的是让孩子接触一些不同的家庭环境,学些自己家没有的新东西。"Thank you for the ride! Thank you for inviting me! Thanks for the food!"在小美孩子是自然而然顺口而出的,我们自己由于种种原因要教孩子这些收效很慢,可孩子在sleepover交往中看到同龄其他孩子做了后,自己学得就很快,一来二往之后,孩子在不同的场合也把这些说得贼溜。
孩子眼里的乐跟大人眼里的乐是很不相同的。任何东西,孩子只要能玩得不也乐乎在他们就是乐,所以在孩子眼里乐和玩是等同的。如果能让孩子把你想要他们做得当成玩来做,那就做到了寓教于乐。如果孩子把读书,做数学,弹琴,打游戏,打球等都看成是玩,那父母就轻松了。在孩子很小时这些是没有区别的,比如,跟妈妈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做数字游戏,拼图学字。。。在孩子眼里都是玩,只是后来父母自己硬让孩子对它们有了区分,把有些放到了玩的对立面。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不把XX做好就不许玩”,在孩子心里,XX马上就被踢出了玩的范畴,以后再做XX,就不再会有玩之乐。这里对孩子心理上还有另一个影响,在潜意识里,以后父母不许做得事就跟玩的地位等同起来,总有一种偏要想去做做的好奇和快感期待。所以,当孩子小时,父母要尽量让孩子把每样活动都当成玩的一种,不要搞成玩得对立面;当孩子上学后,可以把作业树成玩的对立面(孩子在学校就会体会到,作业绝对不是玩),比如,“不把作业做好就不许读其他书”“不要老在这儿看书,也玩点其他的,去打会儿球”,在孩子心理上自己就会觉得,读课外书就是在玩,由于是自己乐意做得,也容易享受其中之乐。
今天看到这里又在讨论虎妈,不禁想起上周在ABC上看到的一个节目"What would you do?",里面表演一位虎妈因为女儿得了A-,做错了题,在大庭广众之下讻女儿时,看旁边其他人的反应。节目影响的好坏咱不谈,这里想提得一个问题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孩子能更健康地成长,是寓教于乐(表扬)的环境,还是受教于批评声中?大道理不用咱多饶舌,我自己的观察是:在表扬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更自信快乐,看问题多正面,很少抱怨,容易赢得别人好感,出头做事组织活动也比较积极。
是表扬,还是批评,很多时候就看父母的着眼点在哪里:是看到孩子的进步,还是就盯着成绩和错处。只盯着孩子错处一味批评的父母不妨照照镜子想想自己,这么多年来到底做过几件十全十美的事?如果镜子里的另一个自己也如此批评自己的不足之处,会是什么感受?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只要注意一下说话方式,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和效果会截然不同。比如,孩子刚参加完数学竞赛,因为粗心错了一点,拿了第二名。比较一下两个场景:
场景一:一见面就对孩子吼“怎么搞得,才拿了个第二,那么简单的题还会做错,下次还怎么去州里比赛?说你多次了还是粗心,粗心,看你以后怎么好!”
场景二:见面了先祝贺孩子“不错,不错,那几道难题你都做出来了,真不容易!要是那个简单的题不粗心,那就更好了,下次州里比赛是什么时候?”
哪个更能让孩子自己暗下决心改掉粗心,同时打起信心准备下次比赛,咱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