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里的孩子

你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她的丈夫。-弗 5:33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作者:蓉逸


在教会的这十年里,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孩子,见到他们长大,看到他们成长。每个孩子都有他(她)自己的故事,每个孩子又都在谱写同一首歌:基督里的孩子。珍妮就是其中一个很普通的孩子。

珍妮三岁开始上教堂。那是很小的年龄,没有人特别提醒她,每天晚上上床前她都会跪在地上,头趴在床沿,两只小光脚板向外翻着,妈妈在旁看了心醉。那是她童年的秘密花园。

每个星期日,珍妮跟最小班的孩子们一起,坐在主日学的第一排,大声唱着赞美耶稣的歌曲,还跳舞、做动作。随后又是听讲故事,做游戏等等。她还参加了每周六的“撒母耳儿童团契”。这样每周两次的熏陶,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种下的是耶稣。

上到小学二年级,同学中也有顽皮的,不免受些伤害。有次珍妮很伤心,课间跑到操场的木柱下祷告。她的好朋友AMY来找她,以异样的眼光望着她。珍妮想:这正是传福音的好机会。于是珍妮就跟她讲耶稣,讲了好多次,也问过妈妈怎样跟她讲。为这事她很上心,连做梦都梦到:她梦到一个城,她在上面,下面很黑暗,见到AMY在下面很痛苦,她就用力喊,叫AMY上来,用手去拉她......,她醒来后激动地告诉妈妈:“我一定要告诉AMY这个梦,告诉她不信耶稣下地狱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珍妮时刻不忘自己有天父,天父在看顾她。有次班里去CAMPING,晚上在篝火旁老师讲了一个很可怕的故事。回营地的路上,天完全黑了,路两旁的大怪石头看起来都像是极恐怖的面孔。珍妮心里很害怕,也不想对同学说。于是她开始祷告,祷告后即时就不怕了。她很兴奋地与同学分享了这个经历。

珍妮渐渐长大,父母亲开始觉得潮流与世俗把他们心目中的小天使的翅膀渐渐磨去了。他们开始忧虑:为什么她没有象我们想象的那样成长?是不是应该把她送到别的学校去唸书?神感动她母亲读到了史珍尼师母介绍的安妮.柯木尼的一首诗《给你,孩子!》:

在我未怀你前,我总想:

那在我里面,被爱、被抚育、被教导的孩子,

会亲如自己的手掌,

是我声音的回音,是我自己的延续.......我知道,

最后,你与我想象的截然不同,

你会有你自己的外表、言行和举止,

你的一举一动,你的思想,都是无与伦比的。

你不是我所想象、所熟悉的调子,

却是奇妙的旋律,

我能倾听,且欣然赏之。

我所想的是错的,而这,才是对的!

父母亲的心在这里得到了全然的安慰:是的主,不是按照我们的意念,而是按照您的旨意。我们已为孩子选择了上好的福份,有了您,无需再挂虑。从那一刻起,父母亲的祷告里只有一个主题:天父,求你让孩子按照您的旨意去成长。

天使的翅膀带着上帝的爱又飘扬在珍妮的天空。除了对人的爱,她对上帝创造的大自然也充满感情。她写了好些散文来表达她的爱,特别是有一篇“漫步在丛林里”很感人,被选登在学校的网页上。

天父未曾应许天色常蓝,珍妮的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小学六,七年级,也就是比一般说来的“叛逆期”还早一点。她开始怀疑“上帝真的存在吗?”,“他与我有什么关系?”这种对神的怀疑自然也表现在她的言行里:去教会她脸上没有喜乐,开始不愿意听父母的话,也不愿与父母交流。有次因为练琴与父亲发生争吵,居然骑着脚踏车出去了就不回来。那天天已经黑了,父亲开着车找遍了附近所有的公园,母亲打电话给珍妮所有的朋友,回答都是今天没有见过她。母亲的心开始流泪,毕竟这是她唯一的孩子:天父,求你看顾珍妮,求你让她平安地回来。父亲仍在外面找着,母亲含着泪站在街口望眼欲穿,盼望珍妮会出现。大约10点半,那个熟悉的影子推着脚踏车出现了。感谢主!母亲上去抱着珍妮,珍妮什么也没说,她们一起站在那里等父亲回来.....,第二天,伴随珍妮整个夏天,带给她欢乐的心爱的脚踏车很奇怪地在朋友家失踪了。就象天父管教大人们一样,他也在孩子们做错事时让他们记忆深刻。

这桩最令父母心痛的经历是练琴引起的。钢琴确实给珍妮和父母都带来了痛苦。原以为孩子学好了琴可以在教会司琴,而且听说考过钢琴10级进好的大学就容易些。没想到这两方面都不能说服珍妮。她认为可以在别的方面事奉主,不一定要司琴;学习好就可以进好的大学,也不需要钢琴。所以,她每天练琴都很痛苦。本来阳光灿烂的脸往琴凳上一坐就下沉了,甚至完全黑了。一边练还一边发牢骚,甚至还诅咒发明钢琴的人。不仅仅哭,还尖叫,有时还用头撞钢琴。这一切,父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他们祷告,请教牧者,得到了帮助和启发:孩子,你学琴学习的是顺服的功课。不管是为什么原因而学,你要顺服父母,这样长大了你才会顺服神;另一方面,从小到大,你要做的事情都很容易,不用努力就得到了,父母也不勉强你做不愿做的事。这样你就会认为人生很容易。而事实是,人生中很多神要你做的事情并不容易,你必须完全顺服、克服困难去努力才能做好.....,就这样,神在珍妮心里动了工,她练琴的态度明显改变了,她在学习顺服。

人一开始顺服,就讨神的喜悦。珍妮周围好象突然出现了那么多帮助她的人。她加入了教会的“基督青少年”组。一群相仿年龄的孩子们一起成长,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代祷,无比地温暖。大学生苏珊姐姐是小组的组长,她给予珍妮很多影响。她帮助这些弟弟妹妹们,不辞劳苦,花了很多精力,总是充满爱心。珍妮经常与她谈心,讲述自己对信仰的问题或是学校里遇到的事。苏珊就总是用圣经或是自己的经历来启发珍妮,帮助她。孩子的心被耶稣站据了,别的世俗的、叛逆的思想就没有位置了。

珍妮的朋友中有读私校的“乖女孩”,也有刚升中学就不上课的“坏男孩”,她不认为有什么不同:“乖女孩”是因为生长在幸运的家庭,也许有些被宠坏了,而“坏男孩”却生长在从小无父母教育的家庭,与哥哥一同生活,而他身上也有许多优点。就象圣经里说的,在上帝眼里世人都一样犯了罪。有的单亲的孩子性情不稳定,有时是很好的朋友,有时又很“恶毒”,使得珍妮很伤心。“基督青少年”就帮助她,一起为她祷告,给她很大的鼓励。在学校里去忍耐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多了,而且被忍耐的孩子也慢慢变好了。

孩子的心在基督里成长,珍妮决定接受洗礼。第一天上完牧师的“基要真理班”回来,她简直是兴高采烈,欢呼雀跃:我终于完全弄明白了为什么上帝是自有永有,是主宰我生命的。我感觉到自己的亏欠,而这我无法偿还,只能把这种生命也传讲给别人。她每次上课回来都兴奋不已,时间再晚,也要与妈妈分享她做的笔记。就这样,复活节那天13岁的珍妮受洗成为了基督徒。

《受难曲》(PASSION OF THE CHRIST)一上映珍妮就去看了,整场都在哭。她写道:那天夜里我躺在床上,感到自己很弱,甚至很痛。我完全不能入睡,翻开“四福音”书读了全部耶稣受难的章节,那种感受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那是铭心刻骨的。这部影片完完全全改变了我。

依然是那个虔诚的身影,不再幼小,几乎已是成人的身量。依然是跪在地上,头趴在床沿,两只光脚板向外翻着,母亲看了仍然心醉,如今更多的是欣慰。幼时的秘密花园已是硕果累累:她和她的伙伴们,那群基督里的孩子。(本文首刊于《追求》第55期,2004年9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