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 – 仙巢烟霞




《圣经》上说,先知在本地没有受尊敬的;有人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我说,在一个地方久了就不会去那个地方的名胜古迹。(好像思惟太发散了……)


我以前从未去过三清山。有人说三清山是很秀丽的地方,年轻气盛的我,嗤之以鼻。


——吴头楚尾的赣文化,能有什么好的?读《江西通史》,能把人无聊死,可怜巴巴地从史籍啊笔记小说啊摘抄一点东西出来,最多的是“为稳定作出了贡献”,“基本与中原地区保持一致”,“还是有一定的特色”……


后来觉得,江西的美,是在细微之处。比如三清山,这次去,感觉就很赞。


三清不大,一天半足以转完(我只用了一天时间暴走),然景色秀美,它唯一缺少的,是水,水不够。


当时父母畏惧爬山,住在缆车下道的宾馆里,中午吃了饭我独自上山,下午两三点开始爬,下山的人都很惊讶:“姑娘你这么晚,一个人上去,要回不来的!”


我也觉得很惊讶——难道山里有虎豹?还是色狼?


三清的爬山是这样的:你需要向上爬大概20分钟左右,很累。一旦你爬到了顶峰,剩下的,就是环山栈道。可以慢慢欣赏景观。综合下来,其实并不难爬,是一座微山。


然,其间的烟霞云雾,山脉隐现,婆娑藤萝,无不让人起幽思。特别是,三清人不多,当你晚点上去,早点出来,那一整座大山,都是你的。只有你的脚步,脚下悬空的玻璃,又有时,忽然风来雾散,夕照静林,便恨不能食茯苓松柏,变作不挽烟霞的处女,升仙而去。


当晚栖宿在缆车上道的“梯云岭宾馆”,很差的宾馆——不过便宜。水管里没热水,只得要了五瓶开水,汗落净,窗外是山,走到天台上,极黑,极静,闻着宾馆里飘出的柴火味,风来,吹竹如丝。


不说了,照片。







这便是环山栈道。我没见过世面,觉得极险峻。据父亲说做栈道的工程队因为这个工程出了名,现在估计是有钱大大的。






在三清山的头一天,起雾,下雨,能见度很低,碰到一对父子,无奈说:都好几天了。他们下山,我上山。除了雾,基本什么都看不见,但偶尔雾散,远处的栈道便显现出来。







一看到吊桥,就忍不住想击节而歌:“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其实好像没什么联系。









走着走着,便到了山顶,云开雾散,下午四点多,阳光撒下来。山顶有涵星池,一对年轻人在垂钓,芦苇与鸟鸣。太上老君像,砾岩的感觉很斑驳 。再走不久,便到了三清宫。










据说现在的三清宫是明代以来就有的。门前一个极大广场,年轻道士在打太极拳。走近,另有几个男女道士在烧画纸。见到我便热情地问:你烧不烧香?我摇摇头,他们马上对我失去了兴趣:“你想看就赶快进去,我们马上要关门了。”


是东北口音,在柔软的赣风赣雨中。他们或像苍耳被吹来。但是在没有和他们交谈之前,仅凭粗鄙的外貌(无贬义,表揪住不放,没劲),我的可惜就显得可笑。


其实我想住在这里,夜读《老残游记》,是一种享受。







喜欢这张,纸灰像雪像灰色的蝴蝶,吃力地拍着翅膀。山很静,人纵寂绝,烧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三清宫台阶旁的魁星像。













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






继续往下走,天气便愈发的好。






我十几岁的时候去农村——当时学校旁边还有农村,稻田和荷塘,粪臭。旁边就有一个极小的龛,供着穿红着绿的不知什么神仙。三清山上也有。江西境内的这一组组小玩偶一般的神仙像总是能深深吸引住我,似乎月华之夜,便会成精。



然后便到了第二日,早上5点爬起来拍照,可惜,梯云岭宾馆,不是正对着日出之所。一直往上爬到女神宾馆的地方,碰到一gg得意洋洋地晃着五弟下来,对我说:“木拍到日出吧?我拍到了!真漂亮啊!”郁闷!







第二天,出太阳了。天河间静,环山如卵。
















好了,我又开始想,天地如此交合,不知道会生出什么精怪……
圈外闲人 发表评论于
Beautiful!
一棵柳 发表评论于
是很美。上次去三清山,据说是应该封山的天气。晴天,但是夜里刚下了雪,地上有冰凌,很滑。叶子上反射的太阳光,油亮油亮的。空气很清冷,很新鲜。没在山里住。没你逛的地方多。但是从照片看,好像没我那次去天气好。楼主的文笔真好,知道那么多古文。以后还想带家人再去一次。
ljin 发表评论于
好词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