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后,我转到门诊部了。住院部大楼(18层)在医院大院的后面(东北角),门诊部大楼(12层)在医院大院的大门口(南面),相距百来米。当时,这两栋大楼之间还没有封闭式通道。几年后,封闭式通道连接起来,大家就方便多了。
在住院部时,有时候也往门诊部跑。虽说给检验科送样品(比如血样、尿样、脊髓等),一般都是护士的工作,有时候是检验科来人取(在护士站样品间),但有时候诊断结果要得急,那就自己拿去检验科,等化验结果,才能做下一步诊断,并进行处置。还有很多与工资、工会、保健、保险、人事等等相关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各个职能部门。
门诊部一楼大厅的挂号处和取药处,总是人满为患;导医护士们身着粉色的护士服站在大厅护士站,为前来看病的病人及家属们服务。导医护士是护理部统一安排轮流站岗的,丹丹有时候也会在那儿。一天站下来也会很累,与售货员差不多。有时候,导医护士们还会受到病人或家属们的辱骂,甚至伤害。这个社会,很多人心里充满仇恨、不满,总是要找人发泄,而弱小无助的护士们就成为他们发泄的对象。
儿科门诊部也在2楼,可能也是为了方便小病人及家属吧,因为电梯人多,也不是很方便。有时候,家属们拿药之后,还会上楼来再询问很多有关吃药的问题。所以,多数人还是愿意走楼梯。这2楼与其它科室完全不同,整个布局有点像幼儿园,地板、墙壁、天花板,都是各种卡通人物或动物,色彩艳丽,很能吸引小孩子,让孩子们在安静、开心、愉快的环境中接受医生们的诊断。
给小家伙们诊断病情,开始是不习惯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国家规定14岁以下的都是儿童,要看儿科,因为儿童用药的剂量与成人不同,很多检查也是不一样的;但要给3岁以下的儿童诊断病情,那就是看医生的水平了。中医要拿脉搏,但这里是西医。最难的有两个,一个是用压舌板检查儿童的咽喉,我小时候就是最怕这个了。开始用的是木制或竹制的,反复消毒,但不一定卫生,后来改用金属的,冰冰凉。再后来改用(一次性)棉签,体积和面积都小很多,但是动作一定要快。在小家伙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时,你就得检查完毕,而且还不能马虎,整个动作时间大约1-2秒钟。否则,一旦小家伙拒绝“合作”,哭叫起来,那就麻烦了。另一个就是用听诊器听心率、心律、心音。夏天还好,但冬天,即使室内有暖气,那个金属的东东也是冰冰凉的。那就先给小家伙们看看“家伙”,“给叔叔打电话”,或者“给哥哥打电话”什么的,一般都可以“蒙混过关”。有一次,一个家长居然说“给伯伯打电话”,我有那么老吗?倒是没人说“给爷爷打电话的”。不过,如果遇到重病的小家伙,身体不舒服,又不会说话,那就比较麻烦,但还是得仔细听,全凭自己的医术和经验,自己要有耐心,这就是责任。
在2楼另一侧,是儿科专家门诊。一般都是主任、副主任他们几个,还有科室的几个三线老医生。有时候病人少,也过去聊聊天。不知道猴年马月,我也可以做三线。如果病人来了,值班护士就叫我。不过,丹丹当班的时候,我是“绝对不能”到处瞎逛的。值班护士的主要职责是给需要查体温的小家伙们查体温,并进行简单的前期处理。值班护士的桌子上,有一台低速离心机,专门用来给体温计离心。如果按照原来的做法,每次都是用手拿着甩,那一天下来,胳膊一定会肿。
不久,儿科有了自己的门诊注射室。医院为了“搞活经济”,鼓励各个科室自己创收。住院部给病人及病人家属提供住院期间使用的脸盆、毛巾、浴巾、香皂、洗发水、沐浴露、儿童尿布等等,收入都是可以划入科室“小金库”的。门诊部就只能搞门诊注射室了。因为很多单位的公费医疗费用减免之后,病人们要自己掏钱,这样就不会去住院了。为了给病人们节省开支,也是为科室增加收入,门诊部专门开设了两个吊瓶注射室;没有床位,只有凳子,但护士们仍旧还是与住院部一样的专业精神。
这个“门诊注射室”,的确是中国特色。因为中国人多,如果都住院,病床不够,所以就打点滴,节约时间空间,当然费用也低很多。相比之下,国外人少,要打针就住院,反正都是公费,不存在门诊打点滴的情况。如果有一天,中国取消了“门诊注射室”,可以说,中国的医疗水平与国际接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