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上国务院总理书' (存档)

收获了一种恬静的生活, 像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 流过春夏 流过秋冬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据说该文作者系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由国务院参事冯学者传出。说是给温总理写的信,副题是“倡建立国家信仰、人文道德新秩序及国体革新议”。主信近两千字,毛笔手书。附录三部分近十万字,为打印版。据说,一次非公开的、有关金庸的上书研讨会8月在北京召开。

以下是金庸上书温家宝总理的全文:

 上国务院总理书

——倡建立国家信仰、人文道德新秩序及国体革新议


温公阁下大鉴:

岁在辛卯元月。物换星移,日月沧桑;回首辛亥,百年悠悠。数千年往事,兴亡过手;秦皇汉武舞春秋,将成骨枯乱封侯,罢言龙争虎斗,功罪往千秋。人心思和,芸芸自奋,却把权杖收。

如今君我已步古稀耄耋,人间万事都会过去!肆星河环宇,千古之后看如今,灰飞烟灭;挥戈披靡、霸主风流,不过青史几行名姓,人命危浅,只愿得烟火人间太平美满!窃观当今中国之事势,国粹丧失,教化陵夷,人心危急,腐败不廉;官民交征利,左右互掣肘,共识已茫然;上下离心,内外失德,背理伤道者难以遍举,国体庞大而机构臃弱,犹厝火于积薪之下而寝其上,未焚及而谓之安;悲民生多艰,孤愤无忍,兀自痛哭、涕零、长叹息,忧患于心,倾心吐胆,乃奋于书。

繁不及叙,但将济危之道并陈。

一、“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益将左右成共识,妥协和解,“有求一俱所往,思之大同,何患不化?”建立国家共识、建立思想认同。建立国家文化、建立国家学术、建立国家信仰、建立人文道德新秩序,革新国家体制,以学术治国、文化立世。

二、一人之未来,在于其文化整合能力;一国之强盛,在于其社会资源整合配置能力;一人之管理或一国之治理,主旨即在整合有限资源,做出有效利用;其能力标准体现于低成本、高价值发展。“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项,曰: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治事不外四端,曰:经分,纶合,详思,守约。操此八术以往,其无所失矣”。政体不通,人心不和。不和则不能得人而后治事。哀公问孔子:“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曰:“人道,政为大”。政者正也。为政大义在于公正平等而已,当前中国之根本,在于修正国体、改革党义。国体与党义,无非出发于良知。良知,——乃是人和之根本、乃是最大之党性。

三、废兴之道,不在兵强地广、人殷国富,而在得贤之用。古书云:“一人之智,不如众人之愚;一目之察,不如众目之明。”广开言谏之路,集天下民众之智,要旨在用。所谓能用天下人之心为己心,其想无所不及矣;能用天下人之心为一心,其难无有不克矣。若良言善策束之不用,则天下文章、我等努力,又有何意义?

四、恢复优质传统,立人新民。“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国家之治乱,系于社会之隆污,社会之隆污,系于人心之振靡。又知往古圣人诚正修齐治平之一贯大道,与修身为本之唯一至德,为救国救民救济全世界人类之无上要义。

因此“自立为立人之基,自救为救人之始。”建立公民教育学科,放开社会科学领域。

五、“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治心于未萌之时,扶危于未乱之先,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革旧维新,重整国体,备善制度,人来往去而民不假色,时局进退与规矩并行。却道:千古江山靠谁守?——莫把权杖贪留,但将万责归万心,我自揖去逍遥游。

六、国运巨务当用千万人之心为一心去设想,而不可以一人之心智统亿万之民生。天下事无不由决策而成就之,取天下良善智士,务必民主和议、良知得达。汇聚大行贤德,搜集天下明智 ,发展战略知识分子,网络民意,建构国家学术委员会,造成为一个掌握全国资讯之大型中央情报机构,辅助国务院国家治理。县域建立地方学术委员会,归人大监督,直属于中央学术委员会。解散作协、文联诸机构,并轨于学术,以文化布局中国。会通良善,回归原初;国有依托、民有期待。

七、县政治理提升为国家战略。“县域治天下安”。地方上逐步突破人大民主、司法独立,以学术委员会建制辅佐地方政府,以知识分子趋人大代表进制,行善政图仁治。硬件技术设施:以物联网完善城市基础互联互动,以互联网推动区域治理和产业平衡。软件文化设施:以国家智库统筹全国性产业结构升级,以地方智库行专业化治理,改善地方政府执政能力,实现地方自治。

八、为政者乃高行贤德之业,务必以良善知识泽备民生。遥想尧禅舜禹,公者千古心,私者一时欲。及及于民,当思人生在世,年华易去,离却愁苦辛劳,便那幸福能有几时?“切不可以浮生之微利,误却永久之荣华。”如是政经大事,益用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吾辈不出如苍生何!”有道是关山重重终须越,莫待岁驰无所为。一切意义只在行动!

九、愿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少有所教;愿生有所依、劳有所得、居有其所、学有其用、病有所医,愿城乡均衡、国民平等;愿农民不苦、农村不穷、愿人们生活不再艰辛,愿生存成本低下来,愿生命慢下来,不再遗憾。愿特权消除、垄断放开,愿财政公开、公务公平,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透明,愿政府敬畏自然,经济做可持续发展,愿大众选择健康、生态、科学、环保、绿色、低碳、节制、德性之生活。

观苍黄大地,百代俱悲苦,恳切温公诸位,体念民生维艰,勿忘初始之心!

zWiserman 发表评论于
大致上非常好!

先顶再说.
wuli98 发表评论于
不是说好一国两制吗,他要一国一制吗?
杨子 发表评论于
谢谢颜素的消息。金庸也该否认了,以后会少很多事。

老毛和陈迫达当年在延安都听过李达的社会学大纲系列讲座,这是历史的真实记载。后来陈和毛写成了矛盾论和实践论,有没有李达的话,那当然有,但人家毕竟自成了章系。现在这么多人就想否认老毛和陈迫达的工作,否认人家的“伟大”。

这篇应当不是金庸所做 ---,第一条的“党义”,第四条的“放开...领域”,第六条的“委员会”,第七条的“硬件”“软件”,第八条的“一切意义只在行动”,....这些词汇语句,显然是大陆用语。几十年后会有一帮人出来考证是不是王五的杰作,会有一番热闹,那是后话。

对我来讲,其实谁写的不大重要只是觉得文章击中了中国时病的某些要害,拿来存档而已。
颜素 发表评论于
金庸否认是他写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